回顾此次纽约春拍季中的众多精彩片段,继续盘点其间出现的令人难忘的重要文物拍品,有一件十分罕见的西汉鎏金三鱼纹银羽觞,构思巧妙,生趣盎然,匠心独具,值得在此介绍分享。
银羽觞长11厘米,宽9厘米,高3厘米,重191.5克。银质,据元素分析仪测定,此杯含金35.78%,银49.24%,铜14.33%,微量锌、铟、钯。整器为分铸焊接成型,通体鎏金,平錾纹饰。杯呈椭圆形,敞口,双耳。杯腹壁下收至杯底,矮直圈足。杯耳及圈足为分铸后焊接于杯体,其接缝处留有焊痕残迹。杯耳略呈新月形,正面饰多种几何图案及线条,直折沿,折沿外侧向下延伸略呈弧形,亦饰有平錾几何图案。内口沿饰变形鸟纹,杯中平錾三条相追逐的游鱼,口吐气泡,首尾相连,中心錾似典型汉代柿蒂纹之四叶纹,象征水草,圆圈似水泡。鱼纹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羽觞又称羽杯,耳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因杯的双耳颇似鸟之双翼,故名“羽觞”。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一直延续使用至魏晋。东晋书圣王羲之所书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就是创作于一次“曲水流觞”的文人雅士聚会之时。所谓曲水流觞,就是晋代时根据古习俗阴历三月初三修禊时在水边宴饮,为了增加情趣而设置的娱乐活动。士人们临水而坐,以羽觞漂在弯曲流动的水面上,杯子流到面前,即需吟诗作句,否则罚酒。估计这时所用耳杯,应该是漆木材质的羽觞,否则不会飘浮流动。两晋南北朝以后,羽觞的名称也渐俗化为耳杯,之后便逐渐消失。汉代时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耳杯多为漆木质或铜质,高档玉质耳杯也颇为常见,此时陶制或釉陶耳杯多用作冥器。迄今汉代金银质耳杯尚未见报导。荆州博物馆藏有一件彩绘三鱼纹漆耳杯,为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出土,耳杯的形制、三鱼、四叶纹及变形鸟纹均同本文所述三鱼纹银耳杯非常相似,如出一辙,证明这两件耳杯虽材质不同,应属同期同源,也就是西汉楚国区域之器。
值得注意的是,这件耳杯造型并不复杂,以传统青铜浇铸工艺中模铸或失蜡法均可轻而易举的整体铸造,但本器却将杯体、双耳及圈足分铸后焊接成型,与传统工艺大异其趣。再加上纹饰平錾技法的使用,说明此时中土的金银工匠在制作这只耳杯时已经受到西域金银加工工艺的影响,引进并使用了西方技法。因此,此器为一件早期中西文化交融的实证,虽在拍场出现时无早年的相关资料,我们仍能从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及相关金银制作工艺中管中窥豹,释出珍贵的史料价值。这件西汉鎏金三鱼纹银羽觞,工艺精湛,金光灿灿,是一件世所罕见的中华艺术珍品,经识宝藏家拂去历史尘埃后而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