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琴棋纹银贮盐器
2016-08-14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史称「茶兴于唐」,是因为唐代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交通发达,为茶叶的生产与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由于国家统一,南北文化的密切交流,使饮茶风俗的地域性消失,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比屋之饮"。佛教的繁荣发展,寺院饮茶之风盛行,为唐代茶文化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而文人对饮茶的嗜好则对茶文化进一步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著名诗人刘禹锡、白居易、温庭筠皆为茶道中人。而陆羽《茶经》问世,则标志着中国茶道文化的正式诞生。茶具作为茶文化的载体,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茶经》中把茶具定为二十四事,并对各种茶具的制作及用途作了详细说明。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一套金银茶具,为唐僖宗供奉的的御用珍品,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等级最高的茶具,反映了唐代茶文化的最高境界。这套茶具不仅是唐代宫廷奢华的饮茶风尚的历史印证,也是珍贵的唐代金银器艺术精品。

今得见一件唐代鎏金琴棋纹银贮盐器,与法门寺茶具中的人物纹银贮盐器十分相似,设计精美,式样独特,实为难得一见的珍品,特作介绍。

整器通高26cm,由器盖及器身两部分组成。盖为官帽状,宝珠纽,纽顶端鎏金,饰螺旋纹。盖面隆起,盖沿略内收,以母口扣于器身子口。盖面以锤揲工鎏金草叶纹分为四区,内各錾有金狮及卷草及鱼子底纹。盖外沿亦饰有连续卷草纹及鱼子地。器身呈坛状,深腹,腹底起棱后弧形内收至盘珠状的底茎,下接覆钟形器座,直圈足,玉璧底,中心錾有宝相花及七个圆孔。坛身饰四个壶门开光,内錾刻鎏金高士抚琴图及奕棋图。开光之外为细密的卷草鱼子地纹。腹底弧形部捶揲凸雕状莲瓣及阴线叶脉,盘珠状底茎则为四个椭圆形小开光,内各饰凤鸟一对及唐草底。莲瓣、椭圆开光及凤鸟均鎏金。底座饰稀疏的鎏金山石花草。纵观整件器物从上到下分为几段,富有节奏感。器皿造型端庄,纹饰疏密有致,构图张弛有度,色彩金银相间,令人赏心悦目。

根据法门寺茶具的研究判定,此类器皿是用以贮存饮茶时所需的盐花的,故名贮盐器。唐代时饮茶是要加盐的,茶经曰:「芽茶得盐,不苦而甜」。故高档茶具中专门设有贮盐罐。好的茶具一定有精神层面上的升华,正如这件贮盐器上描绘的高士抚琴奕棋,自在潇洒,意境高远。一杯好茶,配以精美的茶具,对于文人墨客,可以激发文思,吟诗作赋,挥洒唱和;对于佛门弟子,得道高僧,则有益清修,醒脑提神,领悟佛理,远离凡尘。只是我们眼前的这件金花银器,制作精美,身价不菲,当为宫廷之物,曾否有幸为文人高僧所享用,又有谁人知晓?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国之瑰宝----西汉力士驭龙座错金银三足托盘铜香薰炉

    下一篇: 玉辟邪


    相关新闻

    一周点击排行
    过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