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是中华文明中宗教、祭祀文化的重要器物,型式繁多,材质不一,体积悬殊。大若巨鼎,矗立庙宇大殿之前,享信徒顶礼膜拜;小不盈尺,置于案头台上,供文人雅士欣赏把玩。香炉初始于商周,盛行于两汉魏晋,到了隋唐时期,已然成为社会各阶层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礼佛敬道、拜神祭祖、修心养性的重要用具。历代流传下来的香炉,多为陶瓷与铜质,其他材质的较为少见。现介绍一座唐代银鎏金狮纽龙凤纹三龙足香薰,作工精美,式样独特,富丽堂皇,特与同好分享。
香薰炉高24cm,宽13.5cm,口径8.3cm,重462.5g。银质,捶揲成型,纹饰鎏金。整器由炉盖与炉体两部分组成。炉盖呈穹顶形,上设鎏金瑞兽盖纽,瑞兽似狮似犬,昂首挺胸,尾上卷,四肢踡曲,坐于鎏金圆台。兽纽中空,铆接与炉盖上。炉盖缕空雕四朵花卉,间以枝叶,衬以鱼子地。盖下端起鎏金台阶,以子母口扣于炉体。炉体为扁球形,短颈丰肩鼓腹,腹下接鼎立三足,底足呈龙首吐舌形。颈肩部錾一圈草叶纹,两侧各置衔环兽面铺首,铺首为圆形捶揲凸雕狮面,双目圆睁,眉上扬,围一圈卷鬃毛发。炉腹正中平錾两组龙凤纹。龙凤相向对视而立。龙披鳞带鬃,瞪目张口,凤昂首振翅,尾羽上扬。背景满饰唐草纹与鱼子地。炉腹底部平錾卷云纹,间以三朵花卉。底足中空,近端捶揲为向下的龙首形,上披鳞甲,双目圆睁,张口露齿,吐长舌为炉足,足末端上卷。炉足颇高,为香炉整体的三分之一,整个香炉显得雍容华贵,格外大气。
唐代香炉与汉代相比,造型出现了相当大的变化。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由于宗教信仰方面的转变,社会上佛教渐盛,传统道教不再是一家独大。汉代常见的颇具道教色彩的博山炉,顶部演变成穹窿式圆顶,炉顶常设瑞兽纽。炉盖多透雕各种花草图案,且常出现具有西域风格或者佛教因素的纹饰。博山炉的圆形底座消失,变成三足或多足,下多无承盘。由于金银细工工艺的发展及制作规模的扩大,高档的金银质香炉也开始出现,但多限于皇家贵胄之用。
本文介绍的这座银鎏金龙凤纹香炉具有典型的唐代金银工艺及纹饰特征,其美学设计颇具匠心。从香炉各部分比例上来看,炉盖、炉体及炉足的高度基本相等,视觉效果平衡匀称。鼎立的炉足以龙首装饰,坚实稳重,炉腹高置,重心上移,使得香炉整体感觉挺拔雄伟,气势非凡。盖纽上的瑞兽高居于穹顶,仰望天际,为常见的唐代香炉装饰特征。炉身镌刻的錾工精美,线条流畅的龙凤纹是皇家身分的明证,表明其为宫廷御用之物。此炉工艺精湛,金水厚重,高端大气,是一件完美的唐代金银器艺术珍品,中华文化的璀灿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