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钱都去哪儿啦?
我大中国的国产经济学家们,在宣称中国有高储蓄率的同时,还总喜欢声称中国的收入被低估了,还有很多灰色收入未被纳入统计之中。然而这直接就是一个悖论。作为分子的新增储蓄额是我大央行公布的数据,直接用每年的储蓄余额减出来就行,这个数据基本上是可信的。但是居民总收入是计算储蓄率的分母啊!收入低估了,分母数值更高的话,那储蓄率可就更低了。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无论是阳光收入还是灰色收入,中国人的钱,到底去了哪里?作为一枚关心宏观经济的中国人,我们对一个说法其实耳熟能详:中国是一个高税负国家,并且税负比例越来越高。然而对于税负的增长幅度到底如何,我们往往缺乏一个直观的,基于官方数据的计算。现在的种种说辞,往往都是基于猜测,基于推理,基于大众的心理感受罢了。老蛮我既然要开始谈钱去了哪里的问题,我当然不会像普通人那样,随随便便的发几句牢骚就算了,我怎么也能给出一组具有强大说明力的数据,来论证这个众所周知的观点:钱,都被国家拿走了。
从上表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从2008年到2015年,居民储蓄占全部存款的比值,从46%直线下降到38%,而政府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值,则从10%直线上升到19%。这种此消彼长真是让人无言以对。在经济学上,我们大致上可以把“各项存款余额”,也就是全社会的全部存款,视为社会的总财富。而各种社会主体在这个总财富中所占的比值,也就是一个国家的财富分配比例。老百姓的储蓄存款所占的比值越低,就说明老百姓在这个国家的地位越弱。
从数据上看,2008年是我大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值的峰值年,高达46%,这刚好与第一章中我们给出的居民储蓄率数据表中的情况相对应,均以2008年为峰值年。08年之后,在居民储蓄率直线下跌的同时,居民储蓄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值同样直线下跌,到2015年,比值已经下跌到了38%,较峰值的46%下跌了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政府的存款余额所占的比值持续暴涨,从2008年的10%直线上升到2015年的19%,升幅为9个百分点。这一下根本不用再考虑其他因素了。居民储蓄占比下降的点数,刚好与政府存款占比上升的点数基本对应。结论非常很明显:老百姓手里的钱,跑到政府手里去了。
这个数据实在是一目了然,让人印象深刻。从2008年到2015年,7年过去了,老百姓在这个国家的整体财富里的分配比例越来越低,而我大中国政府所占有的财富比值则越来越高。两者刚好呈现完美的对应关系。就这种横征暴敛的现状,我都懒得做出任何批判了。我就只有一个问题:就这么个现状,怎么可能指望中国的老百姓还能有什么储蓄?可怜的农民就不说了,写字楼的年轻月光族白领们,凭什么存钱?至于国产经济学家们,你们到底是基于什么理由,认为中国的老百姓有着超高的储蓄,并信口雌黄的大肆批判老百姓不消费?你们瞎扯这种淡的时候,到底亏心不亏心啊?
当然了,仅仅只是指出国家拿走了更大比例的钱,这还是不够的。不足以论证为啥居民储蓄率居然就雪崩了。毕竟老百姓这么多年积累下来,手里的产业也还是有了,民企的经营状况怎么说都还比国企好,在每个月国家统计局兴高采烈公布的企业经营月报里都会体现出来的。中国人也一贯勤劳,有点挣钱机会就抓住了拼命挣,累死累活那都在所不惜,根本不是东南亚和非洲南美的那帮懒惰的土猴子能比的。所以,在储蓄率雪崩的问题上,一定还有另一个原因。好在,这个原因不难找: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房地产罢了。
在上表里,我们给出了中国从2000年至今的城镇居民购房支出数据与城镇居民收入数据的比值。对于购房支出数据,作为数据狂的老蛮我建了一个简单的数据模型(其实就是在EXCEL表里埋公式罢了,咳咳),一点都不复杂,无非是按照备注里说的,将购房款的首付部分设置为50%,按揭期限20年,按揭利率6%罢了。对于建模和EXCEL表格有研究的朋友可以尝试玩一把,整个弄下来20分钟都不用,但是得出的结论非常的有意思:从2009年开始,中国人的购房支出占总收入的比值,达到了30%以上。这意味着中国人已经连续七年,将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买房了。这真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据。
要知道一个人要活在世界上,要花钱的地方多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吃喝拉撒衣行睡,每一件事情,都要花钱。将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花在买房上,这只能意味着压缩其他方面的开支。在第一章我们所说的将三成的收入储蓄起来以备养老医疗和失业风险,这根本就不现实,只能是优先满足生存的需要,吃饱穿暖,把眼前的这点子现实需求解决了,才能考虑其他。然而支付房款的压力持续存在着,从2009年到现在,根本就没缓解过,所以我大中国的国民们就长年处于疲于奔命的状态,累死累活挣了点钱,还了房贷,根本就不剩下多少了。正因为此,我国的居民储蓄率自08年之后,一年比一年低,一年比一年低。一直到2014年之后,终于跌到了13%。
然而,我们必须看明白的是,购房支出占全体城镇居民收入三分之一的事,已经持续了七年。这几乎就是极限。指望全国的房地产市场再出现普遍性的大涨,这根本就不可能。所以近两年来,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清晰的两级分化态势。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同时,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就剧烈萎缩。这意味着城镇居民将资金转移到了一二线城市,而三四线城市的地产市场就被老百姓给抛弃了。一鸡死一鸡鸣,这个大城市涨起来,地方政府笑呵呵的收多点土地出让金,另外必然就有好几个小城市就要跌下去,地方政府面对连续流拍的土地市场痛哭流涕。要知道中国661个城市,具有资金聚集能力的一二线城市算齐也就是60来个,其它600个城市的老百姓,看着你一二线城市的酷烈的吸血效应,那可真是晚上睡觉都要做噩梦的。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明白,酷烈的税负和飙升的房价,就是压在了大国人头顶上的两座大山,也是吞噬了国人储蓄的关键原因。唯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回过头来,阐述北京的经济。在北京令人难以置信的高房价背后,隐藏着的,都是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