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读书笔谈 ( 四 )
2019-12-16

文|刘如

我国古代经典著作众多,《三字经》可说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有学者把它比喻为通俗的《论语》。《三字经》文词精简,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十分有趣,能迅速启迪心智,将人导向正途,让人胸怀大志。学会《三字经》等于开启了传统国学的大门,不仅懂得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所以《三字经》广为流传、历久不衰,一直以来都是儿童启蒙教育的首选教本。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字词义解释】
(1)玉:材质坚硬,表面平滑有光泽,呈半透明状,摸起来很柔细的一种美石,通常用来作为装饰品或雕刻的材料。(2)琢:以雕刻或磨的方式来加工玉石。如:雕琢。(3)成器:制作成可使用或精巧美好的器物,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成材、可造就。(4)义:合宜的事情或正道、正理。(5)为:担任。(6)方:当、处在。(7)少时:年幼的、年少的时候。(8)亲:接近。(9)师:能够提醒或教导我们做人处世道理的人。(10)友:在这里是指能够促进我们在品德上有所提升的朋友。(11)礼仪:礼节的规范与仪式。

【译文参考】
一块玉石,如果不经过仔细的雕琢,就不能成为精美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样,即使先天有很好的资质,但是如果不努力学习,就无法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

做子女的人,要趁著年少的时候多亲近良师、结交益友,虚心接受教导和规劝,并学习待人、处事、应对、进退的礼仪。

【课文讲解】
因语言浅白,这几句话的含义几乎一读就懂,头四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也是直接对孩子的劝导,是在前三课阐明教育以德育为本,父母和老师要重视教育的基础上,开始正式进入具体的面对孩子的教导,用玉石需要工匠的精心雕琢方能成为有用之器物,来比喻人的成长需要精心的培育和教导,否则无法成为有用的人才。其核心依旧在于告诉孩子,学习和受教的重要性,而学习就是为了懂得做人的正确道理,也就是说,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懂得“义”理。

传统的学问,核心在于明理,而非在于懂得多少知识和见闻,拥有多少本事,并以此来傲视于人。所以《三字经》反复强调这一点,如果这一点无法理清,就会失去做学问的意义,变成酸腐文人、心胸狭隘,所学的一切知识和拥有的才华本事,甚至可能变成危害社会的利器。这就是为何传统学问,始终把“仁义”二字摆在首位的主要原因。

“仁、义、礼”一直是国学的核心、儒学的核心,也就是传统中国人做人的核心,这里以一个“义”字,代表了具体的德育。孔子强调“仁义”二字,而“礼”是“仁义”的外在表现和具体规范,民族不同具体的礼仪不同,但都是为了表达对人的敬意、尊重、感恩、问候、关怀等人对人的善意。

举个例子,路上碰到行人,如果是认识的人,对方对你视而不见,把视线错开,你一定会感觉不舒服,有种被人忽视的感受,自然会在感情上受到伤害而生气,相反对方打个招呼、问你近况,你就会感到被人关心重视,所以重视传统礼仪的人,即使是陌生人,也视为有缘人,会相互问候。问候的礼仪,会根据场合、对象、长幼亲疏等关系的不同,具体形式不同,但是归根结底是为了表达人对人的善意。

所以懂得了“仁义”的重要,懂得了学习是为了明白做人的正理,以此善待他人,那么必然第一步就是做到后四句的要求,作为人的子弟,从小要打好做人的基础,就要亲近良师益友,学习基本的待人礼仪,为的是言行举止能合情合理地表达各种善意。否则,就会因伤害了别人而引发各种矛盾、误会和争端,人生必然受挫。

“玉不琢……习礼仪”这段话讲的是学习的第一步:从小首先跟良师益友学礼仪,学习礼仪是日常生活与人交往应对时具体践行义理的方式。否则,即使想要做到仁义,却没有具体行为方式,就会在不经意中产生误会或伤及他人,甚至结下恶缘,遭人非议和排斥,对人对己都没有半点益处。而从小养成以礼待人的习惯,会让人一生受益,非常重要,否则,形成恶习想要再改,就很难了。(待续)
    来源: 看中国

    上一篇: 【张老师看世界】莫内的故居 - 吉维尼

    下一篇: 小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