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如
【原文】
大学首重夫明新,小子莫先于应对。其容固宜有度,出言尤贵有章。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字词义解释】
(1)《大学》:书名。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宋・朱熹将其与《论语》等书合称为“四书”。(2)首:首先。(3)重:重视、著重。(4)明:即明明德,发扬原有光明的德性。第一个“明”作动词,发扬、彰显。《大学》首句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5)新:日新,天天更新。《大学》又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6)小子:小孩子。(7)应对:语言的对答。(8)容:容貌仪态。(9)固:固然。(11)有度:适中合度。(12)出言:说话。(13)尤贵:特别重视。尤,特别。贵,重视。(14)章:条理。(15)智:智慧。(16)欲:要。(17)圆:圆融。(18)行:行为。(19)方:方正。
【译文参考】
《大学》这一本书首先重视的是,每个人应当发扬自己原有的美德,日日更新,每天都有进步;小孩子首先要学应对进退的语言和礼节。人的仪态举止固然应该适中合宜,说话尤其重视有条理。智慧要圆融而行为要端正,胆量要大而心思却要细密。
【读书笔谈】
《大学》为曾子所著,讲的是以弘扬仁德为本,方能做到从修身齐家一直到实现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小学》讲的重点在于日常生活中与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如何相处,目的在于学会最基本的言语应对和进退的礼节,成为一种生活常识和良好习惯。那么下一步《大学》,就要重点学习和懂得为何要这样待人的根本道理了。
这个根本道理是一切礼、一切人与人接触时的进退、应对行为的原则或者说宗旨。这个原则就是仁德、就是道义,合起来就是人们常说的道德。也就是曾子著述的《大学》所要讲述的明德、治国的根本。人长大了要懂得人生最大的目标和志向就是以德治理天下、教化天下,让所有人都懂得活著的意义就是达到至善的境界,做人做事的出发点和目标都是至善。
而《小学》就是孩子们的启蒙教育,最著名的是《三字经》、《弟子规》,本系列和其他童蒙典籍,首先讲的是孩子们能理解的善,以此为根本,但是还无法深入讲大道理,所以主要重点讲的是日常人伦关系,如何待人、如何言语、如何进退、如何守住礼仪规范,然后就是打下将来读古典书籍的基本知识,学会文字和句法,以及了解许多做人的历史典故,以备将来进一步系统学习道德。
本课在讲明大学首重明新,也就是讲明首先看重让人明白德性,并日日修正自己,天天有新的领悟进步后,很快回到孩子需要如何做的教导,小孩子首先要学应对进退的语言和礼节。人的仪态举止应该适中有度,说话要有条理。
智慧要圆融但是不忘行为要端正,才智始终要围绕正道起作用,胆量要大而心思却要细密周全。不能鲁莽,也就是胆大心细,有勇有谋才行。看起来讲中庸,实际上是围绕道德这个根本在讲如何正确学习,和应用这些通用的礼仪和言语,善用才智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