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卓然堂 赵睿
中国的雕塑艺术可溯源到新石器时代的陶塑及玉雕人物动物形象,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代表了中国雕塑艺术的高峰,汉代的雕塑作品仅可望其项背而无法超越。两晋南北朝以后,随著佛教艺术东渐,西域的开通,五胡乱华时的民族大融合。到了唐代,中土的雕塑艺术糅进诸多外来因素,演变成颇具异域风彩的造像风格。现今仍能欣赏到的隋唐雕塑作品,除了大型陵墓石雕及石窟寺院存留的佛教造像外,主要是从墓葬出土的俑及动物模型。隋唐时期,以俑群随葬的习俗盛行,俑的材质也是多样的,有陶质、木质、泥质、石质、瓷质,最著名的当属陶质三彩俑。近年来,坊间偶见唐代银俑,大小不一,时代特征明显,应为唐俑艺术的滥殇之结果,是当时雕塑艺术的高端作品的代表,反映了盛唐时期的强大国力。今年春拍季出现的一件唐代鎏金银质武士俑,造型别致,神态生动,做工精美,深具大唐风范,特在此介绍分享。
银武士俑高13.5厘米,重244克,银质中空,捶揲焊接成型,平錾纹饰,通体鎏金。根据元素分析仪测定,含银91.4%,金7.5%,铂0.6%,锌0.16,微量铜、铬、铟。银俑为一武士立于半蹲狮兽之上,怒目圆睁,双眉紧锁,右手握拳上举,左手扠腰,右足踏兽首,左足踩兽身。武士肩披战袍,身著铠甲,头戴高屏状冠,冠正中为一引首振翅开屏凤鸟。战袍于胸前挽结,飘逸在背后,錾以点状云纹。胸部铠甲为二片圆形护心镜,间以绳纹、菱形网格纹、羽毛纹,腰系绶带,双腿均佩护甲。兽长鬃昂首,前肢撑地,后肢半蹲,全身錾细毛纹。兽下为一距形实铸平台,台面与四周均錾各种不同纹饰。
武士俑是中华墓葬文化中镇墓俑群常见的人物造型,其时代特征随著时间推移而有变化。南北朝时期的镇墓武士俑多为按楯伫立的姿态,面容呆滞,缺乏生气。到了盛唐,俑群塑造风格为之一变,人体造型准确,姿态生动传神。镇墓武士多为天王状貌,甲胄盛装,体态雄健,足踏猛兽或小鬼,威风凛凛。晚唐时期俑的造型渐失盛唐风采,此前流行的镇墓武士及镇墓兽则逐渐消失。唐代三彩陶俑出土众多,但银质人物及动物俑则极为罕见。这件鎏金银武士俑,人物造型准确生动,服饰华丽,轮廓曲线及纹饰富于变化,制作过程中采用多种金银细工工艺,是难得一见的盛唐金银器珍品,充分展示了唐代人物圆雕所取得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