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中国新闻
当局推习新称号背后有内幕
【看中国记者林中宇综合报导】中共喉舌《人民日报》客户端2月11日推出与央视联合制作的微视频《人民领袖》,讲述习近平的从政道路。此前地方当局对习使用“伟大领袖”遭北京封杀。这次“人民领袖”由中央级媒体高调抛出,当中动机,以及其背后的推手王沪宁,引起外界关注。
官推“人民领袖”
中共官方首次正式以“领袖”称呼习近平,是在十九大后的首次政治局会议。会议称,习近平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领袖”。这是继毛泽东、华国锋后,再有中共领导人被冠以“领袖”的称号。
不过,贵州地方党媒《黔西南日报》先后于去年11月10日和14日,两度在涉及习近平的报导中,对习冠以“伟大领袖习近平总书记”的称谓,由于让人联想到“文革”年代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疯狂,在引起争议之后,这种“过火”做法遭到叫停。
其后,官媒新华社发文给习近平定位8个称号,包括“战略家”、“统帅”、“总设计师”、“掌舵者”等。外界认为这是对习的宣传“划出大框架”,防止再度出现“过分鼓吹”。
但仍有人“犯规”。中共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少工委主任傅振邦去年12月在北京市丰台区第五小学科丰校区对少先队员说,习近平是“伟大的领袖”,要热爱“伟大的领袖”。
对于这次官方通过新媒体推出“人民领袖”的称谓,《联合早报》援引时评人陈杰人认为,这次又是一次“试水”,“官方先放出这个声音,如果外界、民间有什么不一样的意见,也便于它收回。”
《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解释为何“领袖”前边要用“人民”,他指出,中共的权力当然不是来自人民,因为它完全省略了选举投票这类人民决定权力的程序,所以人民已经成为谎言。这样一来,中共才有必要把人民二字举得更高,喊得更响。记得六四事件时,很多民众走上街头表示抗议,要求结束一党专政。其中一条简单的标语一语中的:“我们才是人民”。仅仅这句话就否定了中共统治的合法性。
习形象包装推手
美国之音2月13日节目中,大陆历史学者章立凡表示,“领袖”称谓这个时刻出现,就是十九大结束、人大即将换届之时,不同寻常。王沪宁、慎海雄等习的智囊人物在打造头衔方面应该扮演了重要角色。
章立凡指,对于王沪宁来说,无论哪位主子上台,他都能为之做最好的包装。
《纽约时报中文网》去年11月14日曾报导,在入常掌管文宣之前,王沪宁早就管理著习近平的形象。王沪宁不但像服务前两代中共领导人一样,为习策划了理论口号,作为习随行必备人员,他还有特殊许可权,可以管制习的照片在官媒的发布。
另据自由亚洲电台去年11月20日披露,有消息说,新上任掌文宣的政治局常委王沪宁,下达了不要对习近平称“伟大的领袖”,但可以称“领袖和统帅”。据称,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中共十九大召开期间用“英明领袖”称呼习近平,也被王沪宁以“不妥”二字否定。
号称中共“三代国师”的王沪宁,在十九大上意外以“笔杆子”身份进入政治局常委会。
王沪宁最初在复旦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5年被时任中共总书记江泽民收编,步入政坛。王被调到北京的第一个职位是中共党内智库机构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组组长,后任多年的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王沪宁是炮制中共理论的“高手”,先是为江包装推出所谓的“三个代表”,后来是胡的“科学发展观”。而习近平的“中国梦”、以及上个月被加入党章的那句口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出自王沪宁。
时评家横河表示,王沪宁的价值在于中共的理论需要。因为中共作为政教合一的政权,需要指导思想。如果没有王沪宁的存在,三个代表、和谐社会以及当红的习近平某某思想这三个理论体系都不会存在,因为这些所谓的理论体系都是无中生有的杜撰,更不是这些领导人自己的独创。它们仅仅是通过王的手笔把零星的理论片段通过配件组装式的功夫打包而成,最后冠在最高领导人名下。
时评人士文武撰写的〈王沪宁为什么能三朝不倒〉一文指出,王沪宁最善长的就是对错不论、好坏不分,黑白不辩。在政治立场上,王沪宁也不站队,只看跟著谁,跟著谁他就给谁出力。
文章认为,中共政权本身就是中国社会的毒瘤。一旦政权失衡,王沪宁为中共策划的理论就一钱不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