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尊师的故事 (六)

古人尊师的故事 (六)

2017-10-20
尊师重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师授学生以“德”、“才”,教学生做人之道及学业技能和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也是道德的表率,使其一生受益。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他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他给几位皇子选择的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之人,如:李纲、张玄素、魏征、王圭等,而且一再教导子女一定要尊敬老师。有一次,李纲因患脚疾,行走不便,当时皇宫内制度森严,官员不要说坐轿,就是出入也是诚惶诚恐的。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许李纲坐轿进宫讲学,并诏令皇子迎接老师。还有一次,唐太宗听到有人反映皇四子李泰对老师王圭不尊敬,他当著王圭的面批评李泰说:“以后你每次见到老师,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从此,李泰见到王圭,总是毕恭毕敬,听课也认真了。由于唐太宗家教很严,他的几位皇子对老师都很尊敬。

唐太宗一方面强调尊师重道,专门下诏书规定了对待老师的礼遇,并教诫皇子们见师如见父;另一方面鼓励老师对皇子的过失极言切谏,每位老师都能够坚定的履行职责,与唐太宗的理解、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九皇子李治被立为太子后,唐太宗对他更加严格要求,李治每次听了父亲和老师的教导,都是毕恭毕敬的肃立,然后感激赐教,表示一定铭记在心、永志不忘。

正是由于古人的这种尊师重道的精神,使得后世人将神传文化、道德理念,得以代代相传,造就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保障,也是我们绝不可丢失的瑰宝。追求高尚的道德,树立崇高的信仰,敬师德、学师德、永铭师恩,正是我们后人需要向先贤学习继承之处。(完)
    来源: 看中国

    一周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