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化
-
古玩收藏
《鉴定速成》形形色色的古瓷底足真伪(十三) 宋龙泉底足六鉴口诀
文/钟华
宋瓷除五大名窑外,还有八大民窑系,南北各四个,南方是龙泉窑、 建窑、吉州窑,饶州窑即是景德镇窑。 北方是磁州窑、耀州窑、钧窑、定窑。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不少藏家青睐的龙泉窑。
龙泉窑是举世闻名的历史名窑,其烧造时间之长,窑场分布之广,产量之大,在历史上绝无仅有。可视为中国历代青瓷中发展的历史总成。在上世纪30年代初曾先后8次到龙泉大窑等地考察古窑址的“中国陶瓷之父”陈万里说:“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 龙泉窑的窑址在浙江省龙泉县。已发现烧窑遗址数百处,以大窑、金村两地窑址遗存最多,烧瓷质量最精。龙泉始烧于北宋早期(也有说始烧于五代),南宋中期以后窑业极盛,明中期后渐衰,清康熙后停烧。
宋龙泉
龙泉产自龙泉县,南宋工艺达顶峰。
粉青釉美丽至极,梅子青釉扬美名。
一看造型
北宋盘碗钵为主, 加上盆罐瓶执壶。
南宋渣斗瓶和炉, 文房四宝鬲琮觚。
器型规正象注模,丝毫不见点瑕疵。
浑圆精巧器形美, 赞龙泉鬼斧神功。
注解
北宋器物以盘、碗、壶为主,罐、盆等少见。南宋 除继续生产北宋原有器物,出现了八卦炉、鼎式炉、奁式炉、盆、塑象、渣斗、胆式瓶、五管瓶、龙虎纹瓶等等,五管瓶腹部呈多节葫芦状,瓶上部的竖管, 三至七管都有,以五管多见。南宋也模仿古铜器和玉器造型的青瓷鬲、觚、觯、投壶、琮等古雅之品。
二看胎骨。
北宋龙泉胎灰白,早期产品胎体薄。
南宋胎色分白黑, 胎骨细腻出铮声。
三看胎釉
北宋时施石灰釉,釉薄透明光泽强。
南宋龙泉灰碱釉,胎白生出翠青釉。
高温不流灰碱釉,胎中加入紫金土,
釉胎边沿有红迹,梅子青为最佳色。
注解
龙泉窑精品都是多次施釉,让釉中微小气泡所造成的折光反射形成润厚沉郁的特殊质感和韵味。北宋时施石灰釉,釉层薄而透明,光泽较强。北宋南宋的龙泉瓷不一样:北宋的器底灰黑,南宋的底赭红,这是制胎用料和精细度造成的。在龙泉窑的发展过程中,要识别早、中、晚期的产品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同是宋代的龙泉窑制品,但其价值和珍藏要求是不一样的。名噪瓷坛的"南青北白"里所说的南青,就是指景德镇湖田窑的影青和龙泉窑的梅子青粉青!而从釉色的温润和肥厚论,龙泉窑的梅子青和粉靑更胜影青一筹!梅子青大部分生产在南宋时期,而这一时期的器形又是制瓷最好的,大小适中,纹饰美。釉色纯青,莹碧温润,格外养眼!南宋龙泉黑胎青瓷胎薄釉厚,胎色灰黑,俗称铁骨。釉色青,多纹片,部分器物的口沿隐露胎色,呈紫褐,圈足底端则呈铁黑色,俗称紫口铁足。与南宋郊坛下官窑瓷器有许多共同之处。
四看纹饰。
龙泉纹饰三种类, 划花刻花和贴花。
划花刻花多双鱼 ,莲瓣弦纹和龙纹。
南宋堆贴浮雕多,贴花牡丹为最多。
凸起折枝缠枝花,植物变型图案多。
注解
北宋龙泉青瓷多以刻、划花为饰。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龙泉窑青釉刻花牡丹纹瓶,在匀称的瓶体上,刻划枝茎缠绕的牡丹花,以篾划的细密线表现花筋叶脉,肩、颈部以覆莲瓣纹作衬饰,整器上花纹满布,层次分明,主题纹样丰满鲜明,是北宋龙泉青瓷的代表作。宋中期以后胎呈灰或浅灰色,釉色青黄;装饰普遍使用刻花,辅以篦点或篦划纹,此外还有团花、波浪、蕉叶纹等纹饰。盘、碗内常刻团花和波浪纹,内填篦纹,外壁常划篦纹和直条纹。瓶、执壶腹部常见刻牡丹纹。图案花纹一般对称。 南宋时以白胎青瓷的莲瓣、弦纹、双鱼、龙纹、贴花牡丹为多。这时的花纹明显的显得笔画精巧、画工细腻。南宋龙泉青瓷多用堆贴、浮雕装饰。
五看汽泡
泡聚层层叠叠立,均密泡中石英粒。
好似冰糖碎釉下,恰似云团滚滚遇。
新假釉亮半透明,胎釉泡足要注意。
深层用镜仔细看,能够看出料色粒。
注解
泡像层层云雾从左右向一处集聚一样,在很多泡中可见石英粒状物,看釉层下像压碎的冰糖一样裂隙泡。泡像层层云朵滚滚来,胎是灰白,有的是白脂,胎粗,因没有景德镇的麻仓土,但灰有深的有很浅的,胎和釉边沿红色。胎釉接触处有彩红带酱色的印迹。老的釉透彻,釉层泡儿千姿百态,新的半透明釉胎的面层都新,假的表面贼亮,过于透彻。真的用三四十倍放大镜看,釉层有色料没熔化的颗粒。深层用镜仔细看能够看出 釉料的色粒。
六看工艺。
龙泉器造型端庄,制作工整底旋削。
刻划为主云水动, 标志青瓷技成熟。
注解
南宋时期,窑工出现南北技艺结合,在龙泉窑出现高温的灰碱釉高温釉不易流淌,温度好控,不但给烧制带来了成功率,而且对掺入金属釉也有好处,由于高温烧瓷的效果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又加入紫金土,使得龙泉釉出现了翠青色。南宋梅子青为珍品,刀工也很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