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速成》形形色色的古瓷底足真伪(八) 宋哥窑底足八鉴口诀
2015-07-19
  哥窑属中国宋代名扬四海的五大名窑之一。据说有人曾统计过宋哥窑传世品的存世量大约在300件以上,比汝窑器的存世量大约要多3倍左右。

对于窑址一说在浙江龙泉县大窑、溪口两地(即文献中琉田哥窑);明朝嘉靖辛酉年(1151年)<<浙江通史>>记载:“处州县城南七十里曰琉华山,山下即琉田,居民多以陶为业。相传旧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二人,未知何许人。主琉田窑造青瓷,精美冠绝当世。兄曰哥窑,弟曰生二窑,即龙泉窑”。 由于哥窑瓷器的胎体大多呈黑灰、深灰之色,而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于1956—1961年在龙泉县的大窑、溪口等窑址发现黑胎的开片青瓷,它们的特征与傅世的哥窑作品有一定的相似,因而认为“大窑、溪口窑址中出土的黑胎青瓷应当是哥窑的产品无疑”。对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有不同的看法,他们通过对龙泉县黑胎青瓷和傅世哥釉胎、釉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测试的结果,发现有一定的区别,故认为:“傅世哥窑不在龙泉烧造之说可以接受的”,据此,他们进而提出:“傅世哥窑在好多方面都和景德镇的同类作品比较接近。”因而“很可能是宋以后景德镇所烧造”。哥窑是否为景德镇所烧造,没有窑址出土物为证,难以使人信服。

二说在杭州凤凰山哥窑。哥窑在南宋开创了以纹片为装饰手段的新工艺。 明代高濂<<燕闲清赏笺>>说:“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二者均取土于杭州之凤凰山。烧于修内司者,为官家造也;烧于私家者为哥窑”。 因此有人认为“修内司官窑就是傅世哥窑”。这种见解,本身就否定傅世哥窑的存在,对此当前难以取得一致意见。

三说宋哥窑的窑址,至今还没有被人们发现,专家只有从传世作品上去解读哥窑的历史。

对哥窑的时代也有不同的看法,就当今收藏最多的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博世哥窑作品来看,形制多属瓶、炉、洗、眢一类器皿,造型富有宋瓷的时代风格。因此,哥窑还是宋代所烧造的一种青瓷器物。至于窑址究属在哪里?只能寄希望于日后的窑址调查和考古发掘。

下面言归正传,具体谈谈 宋哥窑底足八鉴口诀。

说宋哥窑
哥窑窑址有三说,一说浙江龙泉县,
二说杭州凤凰山,三说窑址没发现。
特征紫口与铁足,宋型金丝和铁线。
鱼籽蟹爪百圾碎,胎体厚薄都可见。


一看器型
宋哥器型仿青铜,壶瓶洗眢和香炉
宋哥小件比较多,碗盘杯碟确都有。
注一:宋代哥窑的器型 ,很多具有宋代仿古青铜器的特点, 具体的器型:   贯耳弦纹壶、贯耳八方壶、胆瓶、贯耳瓶、莲辨瓶、三足炉、鱼耳炉、绳耳炉、五足洗、三足洗、花口洗及各式碗、盘杯、碟等。

二看胎质
紫口铁足哥窑现,釉细润厚超胎限。
胎黑或灰土黄色,胎质坚密不是吹。

注二
宋代哥窑器的胎色呈灰黑色或深灰色(紫灰),均色深,故称“黑胎”,其著名的“紫口铁足”特征的形成,完全是由于胎色所致。宋哥有瓷胎、砂胎二种;胎骨:有厚有薄;胎色有:黑色、深灰、灰色、土黄色等几种。 胎质: 深灰、浅灰、土黄等胎色  。除土黄胎者外,均有“紫口铁足”特征。

三看釉色

哥釉如皮肤出汗,粉青月白炒米黄。
口釉外沿有凸感,无光釉色如酥油。
哥窑水渍支钉有,水渍顺着口沿走。
还要观察线走向,假的釉子过于厚。

注三:
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釉面有肤出汗的感观。釉质分三类。第一类为失透润泽型。即釉层透明已很弱或消失,釉呈玉质态似凝脂或堆腊,有一层较明显的酥油光闪烁或呈腊光,显得十分温润玉泽。第二类为失透晶莹型,是指在第一类基础上一些器物在失透的釉层外含一层极薄莹亮的釉水,在玉态的外表上,有如酥光浸润,呈现出玻质般的晶莹华贵感,或用行话说,就是釉好。第三类为莹润型。这类釉层清明玉润,有光泽感,略显些微透明,釉层薄厚均有。在第一、二类失透润泽型或晶莹型中,釉层趋厚者多,也有趋薄的;有的光泽稍多一些,有的光泽稍弱一些。特别是部分真品器物釉表面还带有类似芝麻花弥漫形态的点点发白或带黄闪蓝的土沁花斑点,擦不掉,紫口铁足胎坚哥窑厚,外口的釉有凸起不平感。

哥窑釉 色调丰富多彩,有 1. 灰青; 2. 月白; 3. 粉青 ;4. 炒米黄 。
    来源: 网络 责编: Lisa

    上一篇: 《鉴定速成》形形色色的古瓷底足真伪(九)宋哥窑底足八鉴口诀(下)

    下一篇: 《鉴定速成》形形色色的古瓷底足真伪(七) 宋官窑底足八鉴口诀(下)


    相关新闻

    一周点击排行
    过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