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速成》形形色色的古瓷底足真伪(六) 宋官窑底足八鉴口诀(上)
2015-07-19
文/钟华

“官窑” 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由官府直接营建。分有新官、旧官之称,前者为南宋官窑,后者为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窑场,专烧宫廷用瓷器,当时的京师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下,至今日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官窑遗址。对于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的资料和充足的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时至今日,关于北宋官窑遗址在何处,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说北宋官窑即为汝窑;二说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三说为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目前支持第三种说法的人较多。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形质与工艺与汝窑有共同处。官窑瓷器虽然在宋代瓷器中只占极少数,但是由于其所处地位和具备的优越条件,使它在当时烧造了一批宫廷所需的高档瓷器,因而,古朴沧桑,珍稀古美,弥足珍贵,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瓷器鉴定有一句行话叫“看瓷不看底,断代没道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有关官窑的底足鉴定口诀。

宋官有旧官新官,   窑址汴京和杭州。
五大名窑排榜眼 ,  鉴定底足八要点。


一看器型
北宋官瓷礼器多,文房四宝型无穷。
官器端庄大堂用,小巧秀薄庙供威。
两宋官器多仿古 ,丰富古朴神韵来。
碗洗瓶尊簋盘觚 , 鼎式炉等型上扬。


注一 :宋代官窑瓷仿商代青铜器的器形多。 造型古朴端庄,显得上扬,一般用来祭祀或陈设,常用在殿堂礼祭当供器。也有部分日用品。特别是北宋官瓷当时作为国家礼器的创制,其造型通常以仿青铜器为主,是当年宋徽宗“新成礼器” 的一部分,以徽宗诏敕编纂的《宣和博古图》为造型蓝本,也即依“名古器”为造型依据,作品件件有典,禀赋深义,加上徽宗本人艺术王者的身份和爱好,故北宋官瓷作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礼器,主要为朝廷所用,代表作品有瓶、尊、鼎、炉、觚、盘等器形;二是文房用具,此与徽宗个人的喜爱密切相关,也主要供徽宗个人使用,代表作品主要为“文房四宝”,其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系列,主要在于北宋官瓷笔洗的造型千变万化,计有直口、荷口、葵口、寿桃、弦纹、兽头、兽耳等多种样式,器形可谓琳琅满目,无有穷尽,充分体现了徽宗的文化智慧和创造。





二看胎骨。
紫口铁足官窑现,釉细润厚超胎限。
胎黑褐紫红或灰,胎质坚密不是吹。

开封修内郊坛下,胎重坯薄产地详。
重超几倍薄如定,北宋胎薄南宋厚。

注二
宋代官窑器的胎色呈灰黑色或深灰色(紫灰),均色深,故称“黑胎”,其著名的“紫口铁足”特征的形成,完全是由于胎色所致。北宋汴京官窑青瓷胎厚胎骨深灰或紫色   南宋早期的青瓷产品,为薄胎 胎薄质细,色黑褐或深灰,“澄泥为范,极其精致”  胎随厚,但口薄挡手,胎密、质坚,胎色灰、灰黑、体重、厚胎厚釉、厚胎薄釉、薄胎薄釉、薄胎厚釉以及胎不太厚(3.5毫米左右)釉也不太厚(0.8毫米左右)适中型等。  官窑胎黑褐、灰、浅灰都有,这是从露胎的足看的情况,胎质坚密,它同哥窑一样重量超过汝窑,但重量比哥窑还要重一些,用手一颠就感到重,釉层有厚薄两种,薄者小于1毫米,厚者大于1毫米,但都比哥窑瓷和汝窑瓷厚。釉质分三类。第一类为失透润泽型。即釉层透明已很弱或消失,釉呈玉质态似凝脂或堆腊,有一层较明显的酥油光闪烁或呈腊光,显得十分温润玉泽。第二类为失透晶莹型,是指在第一类基础上一些器物在失透的釉层外含一层极薄莹亮的釉水,在玉态的外表上,有如酥光浸润,呈现出玻质般的晶莹华贵感,或用行话说,就是釉好。第三类为莹润型。这类釉层清明玉润,有光泽感,略显些微透明,釉层薄厚均有。在第一、二类失透润泽型或晶莹型中,釉层趋厚者多,也有趋薄的;有的光泽稍多一些,有的光泽稍弱一些。特别是部分真品器物釉表面还带有类似芝麻花弥漫形态的点点发白或带黄闪蓝的土沁花斑点,擦不掉,这是由于釉中含有玛瑙缘故,在汝瓷中也有此现象。官窑青瓷一般小巧,胎重器口沿显薄,紫口铁足胎坚而比哥窑薄,外口的釉有凸起不平感。

三看胎釉
官器足部本无釉,烧后紫灰黑都见。
口部釉薄显胎骨,釉如龙泉淌口旁。
釉色纷繁各不同。粉青翠青最贵重。
官窑历史多地烧,胎釉多变不是非。
汴京官釉润莹亮,青瓷釉细晶莹透。
新官早期为薄釉,新官晚期玉石感。


注三:宋代官窑器釉质肥厚,酥光宝晕,有玉质感。北宋汴京官窑青瓷釉色有淡青、粉青、灰青等多种色调,釉质匀润莹亮,宋官窑瓷胎色从传世和窑址出土两种情况看,为黑、黑紫、灰黑、香灰、浅赭、灰(含深灰)、灰白(有的趋白)、土黄(含褐黄红)。黑胎数量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为香灰、灰、灰白等色。色晶莹剔透。  釉色以粉青为主,兼有青灰、青黄和炒米黄等色调,釉层薄而润泽。南宋早期的青瓷产品,为薄釉青瓷  。宋官窑瓷胎色从传世和窑址出土两种情况看,为黑、黑紫、灰黑、香灰、浅赭、灰(含深灰)、灰白(有的趋白)、土黄(含褐黄红)。黑胎数量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为香灰、灰、灰白等色。南宋后期官窑青瓷的烧造追求玉石质感。

制成的宋官窑瓷胎骨有厚薄两种,厚者5毫米左右,薄者3毫米左右。宋官窑瓷胎土细腻温润,特别是一些精品由黑或紫黑土烧成胎后其质如同古代笔砚(端砚石类),有笔砚胎之说。如用砂纸打磨可感十分细腻滑润,绝不含砂,玉质感直追或类似古笔砚的效果。这一点,在南宋叶寘《坦斋笔衡》的书中对宋官窑瓷所用胎土已经说得很明白:“澄泥为范,极其精致”,就是指宋官窑瓷胎是用澄泥所做,特别细腻精致。而澄泥,特别是古澄泥这种极细之物是专门用来制作澄泥砚的,其弥足珍贵至今已无法找到。所以要仿出细腻如笔砚效果的宋官窑瓷胎对于现代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釉色:因两宋窑口多而不同,颜色纷繁复杂,粉青、虾青、米黄、蜜腊黄、翠绿、月白等色居多,其中以粉青、米黄、蜜腊黄、翠绿等色最为引人。以上各色中,都有或深或浅的颜色品种。
    来源: 网络 责编: Lisa

    上一篇: 《鉴定速成》形形色色的古瓷底足真伪(七) 宋官窑底足八鉴口诀(下)

    下一篇: 《鉴定速成》形形色色的古瓷底足真伪(五) 宋汝窑底足鉴定口诀


    相关新闻

    一周点击排行
    过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