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掌港澳成迷 习再破惯例?
人大委员长或不再是港澳“话事人” 体现“习核心”常委权力缩水
【看中国综合报导】中共政治局常委兼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3月6日现身港区全国人大小组会议,港媒关注他今后是否主管香港及澳门事务。而将接替张德江掌人大的栗战书,此前也没出现在政协港澳委员会议,反而是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赵乐际到会,也引起猜测。
港澳事务架构未定
综合中央社等6日报导,中共全国人大香港代表团全体会议当天早上在北京举行,王沪宁出席了会议并发表讲话。
王沪宁在会上对香港提出五点希望,同时强调对“港独”零容忍,须严厉打击。
香港无线电视台报导称,过去五年,类似会议都是由主管港澳事务的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出席,今年却改由王沪宁参加。
报导引述港区人大代表田北辰说,王沪宁是最接近习近平的中央官员,相信他日后会主管港澳事务。
中共主导港澳事务的是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张德江担任组长,从政治局常委层面主管港澳事务。
在3月4日的中共全国人大预备会议上,栗战书等10人担任主席团常务主席。外界预期,栗战书将在本次中共全国两会上,出任中共全国人大委员长,并将接替张德江的港澳工作协调小组组长职位,掌管港澳工作。
但栗战书并未出现在昨天的中共港区人大小组会议上。
3月4日的中共港澳政协委员联组会议上,栗战书也没有出现,反倒是由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共中纪委书记赵乐际出席。
3月5日,有港媒援引一名熟悉港澳事务的人士表示,赵乐际这次出面,说明未来谁将掌管港澳事务变数很大,情况可能要待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后才趋明朗。
香港《星岛日报》3月6日有评论文章披露,北京当局将会成立一个类似中央外事委员会的机构,统一领导和协调外交、对外经贸和台港澳侨事务。有关机构将由政治局委员杨洁篪掌管。
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在6日的《苹果日报》上称,赵乐际见港区政协委员,王沪宁则晤港区人大委员,全部都显示出习近平在“十九大”后不断打破过往常规,建立起新的“习制”,故人大委员长未必再管理香港事务。现时谁人掌管港澳事务,无法用过往的传统来推断。但不论何人出掌港澳事务,最终都是习近平“话事”(决定)。
高层权力格局有变
此前现身港区人大的王沪宁,在江泽民时期进入中南海,历经江、胡、习三代,因擅长为当局做政治理论包装,被称中共“头号化妆师”。
中共十九大上,王沪宁升任中共政治局常委,排名第五,循例已接管与前任中共常委刘云山类似的领域——中共党建、文宣及意识形态。但习近平打破中共人事任命惯例,刘云山原来中共中央党校校长这一重要职务,就没有交给王沪宁,而是由习近平心腹、中共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接掌。
此外,3月4日的中共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主席团会议,“选出”了10名主席团常务主席。排名第二的不是王沪宁,而是陈希。而此前三届主席团排名第二的常务主席,按惯例都由分管组织、宣传的中央书记处书记担任。
这被视为王沪宁并未按惯例掌控中共组织人事权的重要迹象。
时政评论人士崔士方认为,王沪宁在十九大“入常”,成为最大黑马后,手中的权力却比其前任——前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刘云山还缩了两圈。王沪宁能掌控的,除意识形态这张皮,以及已明确接管的群团工作、暂时还扛在肩的中央政研室,只怕就所剩无几了。
评论人士夏小强此前撰文分析十九大后政治局常委权力格局,认为政治局常委权力弱化,习近平核心地位得到巩固。
如政治局常委中排名第三的人大委员长由习近平亲信栗战书担任,改变此前张德江利用人大掣肘的局面,可以说栗战书只是直接执行习近平的政策,其个人并无显著资历,因此也权力有限。
赵乐际接任王岐山,但他并无王岐山的家族背景以及高层人脉及能力,可能未来在反腐上将会萧规曹随,很多时候承当一个执行者的角色,相比王岐山,其个人的权力也有限。
而李克强和汪洋,虽然他们都属于胡锦涛的团派,但如今成为习近平阵营的合作者,也是习近平政治和经济决策的执行者。江派背景的韩正则被边缘化。
法广去年11月曾引述中国事务评论员潘小涛在一个有关“后十九大”形势座谈会上的观点预计,由于习近平的忠实支持者在7人常委会中只是接近半数,但在政治局内则占6至7成,预计习近平日后会更倚赖政治局来推动其政策,使常委会权力有所下降,变成一个“顾问”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