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榜样、没有标兵,德国学校竟这样教育学生

没有榜样、没有标兵,德国学校竟这样教育学生

2016-04-04

对比中国的学校,德国学校事挺少的,比如德国学校从不树榜样,立典型,德国的学校里不会给学生贴上各种“标签”,比如好学生、差学生;也没有“标兵、模范、优秀学生、三好学生”等评选,甚至连个“班干部”也没有,如果中国也这样,会不会有很多家长感到失落?
 
在中国,很多父母常常会把某些名人、大人物作为孩子的榜样,希望借助这些成功人士来激励自己的孩子同样迈向成功和辉煌。大人物在中国一直都被人所推崇,民众甚至把这些大人物“神”化。而在在德国的教育中,每个人都是生命,是生命就值得被尊重,无论大人物、小人物都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根据自身的特点给社会做出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贡献。只要是正当的劳动,就对社会都有同等的价值。无论评价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是要从很多方面看,而不能简单的“一刀切”式的评价一个人。

在德国课堂上,学习某些“名人”,是在学生和老师对名人褒贬不一的讨论中进行的。例如在介绍莫扎特的时候,老师不但介绍了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以及作品的特点,也会顺便说说莫扎特调皮捣蛋的事,他还乱爱花钱,还有他的脸并不好看,现在人们看到莫扎特的画像都是为了美化他的,这类有点八卦的事情。

德国人不会给孩子树立“榜样”,但他们会用行动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比如说大多数德国孩子都比较有教养,有礼貌,这些不是学标兵,学模范学出来的,而是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人们都是这样做的。如果你在德国生活,带孩子去看医生、去博物馆、去图书馆、去任何公共的场所,绝大多数和孩子打交道的人,都对孩子和蔼可亲,夸奖鼓励孩子,从不训斥、贬低他们。这些人就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不用特意学,自然就会了。 德国学校给学生的教育也是“每个人都不一样,重要的是做自己”。老师不会号召学生向“某某学生”学习,更不会让某个学生起带头作用。德国学生脑子里也没有要把谁当作目标,向他学习的概念。按照这个思路,德国学校里也就没有三好学生、学习标兵等评选。

德国人教育认为,对学生很难有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合理的评判,既然评判不了,那就干脆不评了,省得把学生贴上各种以成人的眼光判断的标签,学生烦,家长老师也累,何必呢。没有这些评比又能怎么样呢?在中国,如果学生获得了“三好学生”,那么可能会得到考试加分的好处,德国的分数就是分数,不会和其他事情联系起来。所以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纠纷”就少了很多。

曾经有位在德国教汉语的老师给德国学生讲中国学校的时候谈到了“三好学生”,德国学生对此很不能理解,因为体育成绩和学习成绩是看得见的硬指标,可以根据分数评判,但是“徳”如果评判呢?在德国学生看来,一个人的道德是无法评判的,比如一个杀人犯有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父亲,一个慈善家也可能偷税漏税,一个把国家治理得很好的政治家可能会批准发动战争。

德国人想不明白怎么可以给一个人的道德打分。在德国人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观,有的人天生就喜欢热心助人,有的人就喜欢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不能去评判这两种人谁好谁坏,只要一个人不违反法律,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道德观生活。道德不能强求一致,道德对人的行为约束也是有限的,不必向某个“人”看齐,而是大家都向“法律、规章制度”看齐。德国人相信只有严格的执行法律法规才有可能约束人的行为。
    来源: 《德国教育的美丽与哀愁》 责编: Kitt

    一周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