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样带领孩子接触传统文化?

家长怎样带领孩子接触传统文化?

2016-02-23



我想,我们之所以对这个方面感到棘手,是因为,我们自己已经是文化断层的一代人。我们对传统经典,所学不多。生活中,传统习俗的痕迹也所剩不多。很多跟我一样,在文化贫瘠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然后接触了很多西方文化,受到很大影响。现在,当我们在思考如何培养孩子时,其实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自己多学习,把自己的功课补上来,这样,我们才真的有能力和资本,去选择取舍。

            

我自己,在接受了很多西方教育之后,回过头来再学习传统经典,我的体会是:中国传统文化里,蕴藏着人类最宝贵的智慧。说它都是糟粕的,多半情况是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多、学习的深度不够,只凭字面意思来理解。传统文化于我们每个人的意义,不在于谋生,而在于帮我们学到,如何从细微之处去实现个人成长,如何以更明智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各种遭遇,如何与周围世界灵活和谐地共处。

简言之,它教会我们,怎样做心的修炼,提升人生智慧,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安宁的人。

学得多了,你会发现,西方的宗教、灵修、自助成功学,以及各种人生教练、心灵导师等等所讲授的内容,跟中国古人在传统经典里所述的东西,常常是大同小异、殊途同归的。



所以,这或许是比其他各种具体技能更重要的一个学习内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重要的是学做人,其次才是学知识和学问。“有余力,则学文”。核心的东西,决定通往成功与幸福的方向。表面的各种技能,只决定行进的速度,而不是方向。

传统文化于我们的价值,还在于,它代表了一种文化密码。其实家长完全不必纠结是否该让孩子接触,因为传统的东西深植于我们的文化基因中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根基。通过接触传统文化、传统习俗,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跟古人相连接、相沟通。这种连接不仅仅是为了文化的传承,而是我们每个个体的心灵都会由此受益。对祖先的了解、接纳以及连接,会让我们的心更加安顿、沉静。这个根基,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做自己、更好地成长。

 


 家长怎样带领孩子接触传统文化?

比如,我们去各地旅游时,都要看看名胜古迹。站在寒山寺,我们知道一千多年前一个叫张继的诗人曾经夜宿于此,听着这里的钟声,写了一首诗……那么,我们来到这里、感受这些,究竟有什么意义?这个意义不是实用的、谋生层面的,是精神和心灵层面的。感怀古人、追终慎远,这些,都是在做心灵层面上的工作。

现代人每天都很忙碌,一切都快速便捷即时地发生,这似乎很发达,但我们实际好比生活在二维的平面国。每日的生活,只有物质和谋生这一个维度。平日的放松娱乐,也常常至多只是心情、情绪的层面,无关心灵。这方面,或许我们的日子没有古人过得细致。

这样去看,或许我们对于接触传统文化,就不会再有那么多纠结、那么多无视和忽略。接下来,我们需要研究的,就是怎样去做。


家长怎样带领孩子接触传统文化?

孩子接触传统文化,家长要考虑两个因素

带领孩子接触传统文化,家长要讲究方法,这需要我们考虑两个因素:1,儿童的成长发育规律;2,您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天性和特质。

 关于传统经典的学习

儿童好动,注意力能集中的时间比较短。那么,我们要注意的就是:不要用过多的时间要求孩子静止地在那里诵读对他来说没有意义的书。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适合他的兴趣点和注意力持续时间的读物。举例说:

1  一两岁的宝宝

对于一两岁的小宝宝来说,您给他听一些儿歌、民谣,他会很喜欢,因为他正处于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他的大脑对语音很敏感。任何有韵律有节奏的语音,都会让他专注去听。



2  四五岁的孩子

对于4、5岁的孩子,他正在开始学习行为规范,他需要在主动探索和练习自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时,可以偶尔带他读一读《弟子规》,结合现实生活事例,简要地讲解一下,这对于他学习行为规范、礼仪、交往技能,会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框架。(很多家长对于《弟子规》特别反感,认为里面全都是约束和限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我想,我们完全可以超越字面意思,多多领会它所要讲的深层道理。我觉得,里面的道理,不是要约束和限制谁,而是要我们从细小之处练习,在个人修为方面有个起点,以后逐渐做到更好。如果说它的不足,或许只是有些文字的美感不那么够。)

 3  五岁以上的孩子

5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带他读一些唐诗。读唐诗的意义,不只是在他日后遇到相关情境时脑子里有诗句,显得很有文化。其实我倒希望孩子们遇到个景致,脑子里不是只有某句唐诗,而是有他们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我想,读唐诗的意义是,让孩子感受到汉语字词的简洁与美感,并且,通过体验时空的穿越、想象古人的情感情境,拓展自己感受与情感的深度。

 


对于学前幼儿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我们还可以给他讲的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成语故事、历史故事、字谜、对联,等等。这些内容多数以故事的形式出现,让孩子在故事情节里,接触到历史和文化的点滴浸润。

 4  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孩子

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孩子,他们的头脑有了更多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增强,他们也刚好在这个时期,开始更深入地思考人生、世界、生死等有哲理的内容。这时,可以带他学学《论语》、《千字文》、《道德经》、《庄子》,以及《大学》、《中庸》等经典。具体何时学哪个,取决于孩子的具体情况,需要家长多观察、多尝试。



孩子在幼儿期,短期记忆力强,这时我们可以抽空带他读读经典,有个初步的熟识。但家长不必因为孩子记忆力好,就过多地带孩子大量诵读,想要给他脑子里多装一些好东西。因为,孩子要在他有限的时间里,全面地发展。在幼儿期,自由玩、探索、体能锻炼、接触大自然等等,这些才是他们主要的课题。做得太过,就会失衡、就有代价。

我想,对此我们要有长线的规划,在孩子的整个成长历程中,有步骤地持续去做。

多角度、全方位地接触传统文化

儿童是在用多种感官来学习和感受世界,而不像成人,更多地依赖思维和语言。所以,接触传统文化,我们也要用多种途径来做,不要仅限于对传统经典的学习。


  


具体有哪些方式和途径呢?

比如——

1 在孩子喜欢做手工的阶段,您可以带他一起做剪纸、窗花,编中国结,观摩并尝试各种传统手工艺制作。

2 我们在带孩子去各地旅游时,带他去看看各种古迹、参观当地的博物馆,让他对历史有个感性认识。家长们自然也会带孩子品尝各地的小吃,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3 平时,我们在每个传统节日,可以跟孩子聊聊节日的习俗和来历;在每个节气,给孩子介绍一些自然常识和相关的民俗。在家里,带领孩子一起做粽子、元宵。传统文化不只在书本上,更在这些生活细节处代代相传。

4 在孩子上小学前后,开始对于学习识字有兴趣时,我们可以跟他一起看看讲解汉字演变的书、猜猜字谜。如果孩子不反感,那么引导他学写毛笔字,一起看看字帖、参观碑林,这都是感受汉字之美的好办法。


 


5 对于好动的孩子,学习武术等体育项目也是让他既接触传统文化、又可以通过身体锻炼自控的好方法。

6 其它途径,还有中医、民族乐器、各地戏曲……

多角度、多种途径去感受传统文化,这也因为文化,本来就是这样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呈现的。每个领域,无论是中医还是太极拳,都是整个文化的一个缩影,体现的都是同一种世界观、同一种哲学。




小    结

对于学习传统文化,具体学多少、学到什么程度,我想,这跟我们教养孩子的其他方面一样,每位家长要有自己的个性化的目标。教养孩子有大的规律,但是具体做起来,每个家庭都会根据孩子的性格、天赋和兴趣、家长的观念和喜好,而有自己的方案。如此,我们的孩子们才不是千人一面的。

对此比较有兴趣的家长,不要仅仅把力气放在孩子身上,而是要自己多学习。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应对方法,我们对某样事物的细腻感受和热情,都在以深远的方式影响着孩子。我们的生活方式,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养。

我们也不必困惑,究竟是该养育一个中式还是西式的小孩。未来需要的人才,是既有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特传承和视角,又有与全球相沟通融合的能力。这两者不矛盾。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统的文化,会让孩子在更大的舞台上有自己的竞争力。有时,也只有当你跳出小局域,有更广阔的视野时,你才真的懂得欣赏自己文化的好。

 

来源:微信 罗玲的空间
    来源: 网络 责编: Su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