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受教育?耶鲁校长说教育(上)
2016-01-30
前言:
教育作为一种思想和想像,零星记载于当时的思想家、哲学家的言论和著作中,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中国战国时期的《学记》、《论语》和《孟子》、韩愈的《师说》。也常见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思想家们的哲学、社会学论著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取得成功?赢得尊重?还是,享受乐趣?……以下三位不同领域的名家对教育的本质有着惊人一致的认知,也许,这就是教育的答案和目的……
人为什么要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耶鲁大学校长:这才是判断一个人受过教育的铁证。
一 教育不教知识和技能却能让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
理查德·莱文(Richard Charles Levin)是享誉全球的教育家,曾在1993至2013年任耶鲁大学校长,上一位任满20年耶鲁校长的还是1899年就任的亚瑟·哈德利(Arthur Twining Hadley)。
理查德·莱文曾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因为,他认为,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大学毕业后才需要去学习和掌握的东西,那不是耶鲁大学教育的任务。
那大学教育有什么用呢?
理查德·莱文在他的演讲集《大学的工作》(The Work of the University)中这样提到:耶鲁致力于领袖人物的培养。在莱文看来,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正如《大学的观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的作者纽曼(John Henry Newman)所说:“只有教育,才能使一个人 对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有清醒和自觉的认识,只有教育,才能令他阐明 观点时有道理,表达时有说服力,鼓动时有力量。教育令他看世界的 本来面目,切中要害,解开思绪的乱麻,识破似是而非的诡辩,撇开 无关的细节。教育能让人信服地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 学科。”纽曼的一番话道破了为什么通识教育必须先于专业教育的道 理。莱文认为,在现代这个信息时代,通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个 时代给予人们获取知识以极大的方便,单纯的传授知识显然不够,更 为关键的问题是要使这些极为丰富的信息转换为切实成果的能力。这 就要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开发独立判断的能力,并从繁杂的信息中筛 选出有用的部分。所以,这里的“通识性”,我们理解为是对人自身 的一种培养。通识教育培养的是才智,发展的是思考和理解的能力, 成长出来的是一流的头脑。莱文“相信通识教育的本质就是发扬批判 性独立思考的自由,充分培育人的心智,使人从偏见、迷信和教条中 解放出来。” 与狭隘的强化技能的教学方式相比,文理兼顾、内 容广泛的通识教育更有利于培养一个具有真正思考能力和终生学习 能力的人。
二 liberal education,即自由教育,是对心灵的自由滋养,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
自由地发挥个人潜质,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向,不为功利所累,为生命的成长确定方向,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这,才是莱文心目中耶鲁教育的目的。
通识教育的核心: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 那么“通识教育”的“通识性”又在哪里呢?这里的“通识性” 针对的是现代大学中的专业性。在耶鲁的使命中,本科生培养的目标 并不是具体学科的人才,不是培养从事某项具体工作的高级职员,而 是进行自由教育,自由地发挥学生的潜质,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方向, 不为功利所累,为生命的成长确定方向,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 贡献。在莱文看来,通识教育的“通识性”正在于完成教育的一般目 标:“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获取特定的或 书评 ‘有用’的知识。”
“通识教育”对人的培养不仅是在才智上得到发挥,更重要的是 “通识教育能引导我们去质疑和界定我们的价值”。不仅如此,“为了完全理解我们价值观的意义,我们还必须通过由此生活而对它们进行 检验”。换而言之,“通识教育”的“通识性”更着重如何培养一个 健全的人,一颗健全的心灵。正如一个耶鲁的校友所说的:“耶鲁给 予我的最重要的东西与具体的学术和文化知识无关,却与价值、与道 德、与一种存在的方式、思考的习惯有关。”这正是通识教育的成 果,培养和运用批判性的独立思考能力,就是为了要用这宝贵的能力 来确立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他认为,在耶鲁的生活就是要认真对待各种思想,培养批 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发现自己浓厚兴趣和强烈爱好所在,确定自己 的人生目标,服务社会、贡献人类。 在莱文笔下,通识教育的目标对于个人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个体 自我,二是承担公共利益的公民。通识教育对学生才智上的培养,为 的是更进一步地培养一个健全的人。这不单单是一个才智的问题,还 要求学生树立志向和信心,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独立地走自己的 路;同时培养具有承担公共利益和责任能力的公民意识。
教育作为一种思想和想像,零星记载于当时的思想家、哲学家的言论和著作中,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中国战国时期的《学记》、《论语》和《孟子》、韩愈的《师说》。也常见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思想家们的哲学、社会学论著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取得成功?赢得尊重?还是,享受乐趣?……以下三位不同领域的名家对教育的本质有着惊人一致的认知,也许,这就是教育的答案和目的……
人为什么要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耶鲁大学校长:这才是判断一个人受过教育的铁证。
一 教育不教知识和技能却能让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
理查德·莱文(Richard Charles Levin)是享誉全球的教育家,曾在1993至2013年任耶鲁大学校长,上一位任满20年耶鲁校长的还是1899年就任的亚瑟·哈德利(Arthur Twining Hadley)。
理查德·莱文曾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因为,他认为,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大学毕业后才需要去学习和掌握的东西,那不是耶鲁大学教育的任务。
那大学教育有什么用呢?
理查德·莱文在他的演讲集《大学的工作》(The Work of the University)中这样提到:耶鲁致力于领袖人物的培养。在莱文看来,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正如《大学的观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的作者纽曼(John Henry Newman)所说:“只有教育,才能使一个人 对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有清醒和自觉的认识,只有教育,才能令他阐明 观点时有道理,表达时有说服力,鼓动时有力量。教育令他看世界的 本来面目,切中要害,解开思绪的乱麻,识破似是而非的诡辩,撇开 无关的细节。教育能让人信服地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 学科。”纽曼的一番话道破了为什么通识教育必须先于专业教育的道 理。莱文认为,在现代这个信息时代,通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个 时代给予人们获取知识以极大的方便,单纯的传授知识显然不够,更 为关键的问题是要使这些极为丰富的信息转换为切实成果的能力。这 就要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开发独立判断的能力,并从繁杂的信息中筛 选出有用的部分。所以,这里的“通识性”,我们理解为是对人自身 的一种培养。通识教育培养的是才智,发展的是思考和理解的能力, 成长出来的是一流的头脑。莱文“相信通识教育的本质就是发扬批判 性独立思考的自由,充分培育人的心智,使人从偏见、迷信和教条中 解放出来。” 与狭隘的强化技能的教学方式相比,文理兼顾、内 容广泛的通识教育更有利于培养一个具有真正思考能力和终生学习 能力的人。
二 liberal education,即自由教育,是对心灵的自由滋养,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
自由地发挥个人潜质,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向,不为功利所累,为生命的成长确定方向,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这,才是莱文心目中耶鲁教育的目的。
通识教育的核心: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 那么“通识教育”的“通识性”又在哪里呢?这里的“通识性” 针对的是现代大学中的专业性。在耶鲁的使命中,本科生培养的目标 并不是具体学科的人才,不是培养从事某项具体工作的高级职员,而 是进行自由教育,自由地发挥学生的潜质,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方向, 不为功利所累,为生命的成长确定方向,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 贡献。在莱文看来,通识教育的“通识性”正在于完成教育的一般目 标:“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获取特定的或 书评 ‘有用’的知识。”
“通识教育”对人的培养不仅是在才智上得到发挥,更重要的是 “通识教育能引导我们去质疑和界定我们的价值”。不仅如此,“为了完全理解我们价值观的意义,我们还必须通过由此生活而对它们进行 检验”。换而言之,“通识教育”的“通识性”更着重如何培养一个 健全的人,一颗健全的心灵。正如一个耶鲁的校友所说的:“耶鲁给 予我的最重要的东西与具体的学术和文化知识无关,却与价值、与道 德、与一种存在的方式、思考的习惯有关。”这正是通识教育的成 果,培养和运用批判性的独立思考能力,就是为了要用这宝贵的能力 来确立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他认为,在耶鲁的生活就是要认真对待各种思想,培养批 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发现自己浓厚兴趣和强烈爱好所在,确定自己 的人生目标,服务社会、贡献人类。 在莱文笔下,通识教育的目标对于个人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个体 自我,二是承担公共利益的公民。通识教育对学生才智上的培养,为 的是更进一步地培养一个健全的人。这不单单是一个才智的问题,还 要求学生树立志向和信心,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独立地走自己的 路;同时培养具有承担公共利益和责任能力的公民意识。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