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自白:孩子,我真的不忍心折腾你!

儿科医生自白:孩子,我真的不忍心折腾你!

2016-01-19

在他们眼里,患儿就是机器,医生就是修理师,他们是顾客,只要把机器送来,修理师就必须立刻把它修好如初。而“医学是科学,不是手艺”,“医生对病人只能做到有时治愈,更多是帮助,常常是安慰”。我很困惑:家长为什么不接受医生的忠告?
         
“医生,你必须给他输液才行!”“我不干,就是不干!”一边是父亲坚决要求,一边是孩子强烈抗议。这父子俩已在诊室僵持不少时间了。父亲是不到黄河不罢休,我已对他费尽口舌,晓以利弊,他仍然坚持己见,我实在是黔驴技穷、无言以对。望一望门外躁动不安的候诊队伍,再看一看眼前趴在地上不起来的孩子,我只得在心里说声“委屈你了!”

唉,可怜的孩子!我真的不忍心折腾你!谁让你没成年呢!你的病你不能做主,我也不能做主。我只能向你的监护人提出建议。但他不接受,他要按他的方式治疗你,我能怎么办?

我不明白:如今的父母怎么啦?

也许是爱子心切,不愿让孩子经受自身与疾病搏斗的痛苦,只想走捷径,完全由医药代劳?还是生活节奏太快,生活压力太大,没有时间陪伴生病的孩子?什么事都要求速成,什么病都要求药到病除,立竿见影,“按见效最快的治”,这几乎是所有家长对儿科医生的第一要求。孩子发烧了,“输液吧,退烧快!”;孩子咳嗽了,“雾化吧,不耽搁!”;孩子腹痛了,“打针吧,快止痛!”;孩子流涕了,“消消炎,快点好!”孩子吐、泻了,“输营养,别拉垮!”……

在他们眼里,患儿就是机器,医生就是修理师,他们是顾客,只要把机器送来,修理师就必须立刻把它修好如初。而“医学是科学,不是手艺”;“医生对病人只能做到有时治愈,更多是帮助,常常是安慰”;“能不吃药尽量不吃药,能不雾化尽量不雾化,能不打针、输液,尽量不打针、输液”;这些解释,都被他们视为“扯蛋、缺少医德”。因为经常要求输液、使用消炎药,孩子可能会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因为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雾化,造成霉菌、细菌定植,孩子反复就诊,难以康复;因为随意服用感冒药,孩子体弱、多汗、贫血;因为盲目补充钙剂,孩子纳差、便秘;……

我很困惑:家长为什么不接受医生的忠告?

孩子是在与疾病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各器官、各组织只有经过锻炼才能逐渐发育、成熟。轻微不适,是可以自身调适的,勿需用药;偶尔咳嗽、发烧是肌体的正常防御反应,盲目止咳、退烧,只能是向疾病缴械投降、不战而败。过度治疗的后果是形成了人体对药物、对器械的依赖,药物规格越来越高,剂量越来越大,孩子那弱小的肝肾怎能担当起解除药物副作用的重任?孩子的生长能不受影响?

独生子女受关注度高,是一个大家庭的聚焦点。除了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七大姑、八大姨,孩子只要异常,哪怕是蛛丝马迹,也难逃他们的火眼金睛。于是,没病上医院,小病上大医院就成了孩子们的家常便饭。有多少孩子因为在医院交叉感染,结果没病找病,小病成大病,一种病成多种病。有位1岁小孩,本来偶尔流涕,不烧不咳,不吐不泻,能吃能睡能玩,就因为在大医院候诊时间过长,接触病人太多,不幸染上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肠炎、病毒性心肌炎,反复住了一个多月的院。有的孩子因为胃口稍差,就被家长要求查微量元素、肝肾功、心电图、彩超、放射线检查,折腾了一整天,结果一切正常,第二天却因高烧就诊;有一位父亲,因为曾经在外生活不检点,陷于愧疚中不能自拔,老是疑心3岁的女儿染上了性病,成天观察孩子的外阴是否异常,带着孩子穿梭往返于各大综合和专科医院,逼着医生让孩子接受各种检查,各种治疗,直到孩子小学住校。真不知这段痛苦的经历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留下多深的阴影!

孩子,我真的不忍心折腾你!

看到你一见医生、护士就像见了灰太狼,嚎啕大哭,拼命躲藏,我真舍不得让你受皮肉之苦;看到你因滥用激素雾化,造成的鹅口疮、反复呼吸道感染甚至乳房早发育,我就心痛;想到你的童年与药相伴,我就迟迟下不了处方。可是,孩子,不能啊,我不能不给你检查,不能不给你治疗。因为你是你父母的孩子,他们才有权为你做出决定。谁知道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曾经有一位父亲因为2岁的孩子打了两个喷嚏,就要求雾化大剂量激素,遭医生拒绝后,竟然破口大骂:“啥子x医生,老子有钱,为啥不让我儿雾化?”再说,孩子病情变化快,谁知此时和彼时变化有多大,能否出意外?只要家长投来不信任的目光,连问几次:“医生,现在不查血、不输液、不雾化,会不会延误病情,造成危险?”我们就会被逼无奈。谁能保证一旦孩子病情变化,家长不怪罪当初医生处置过简、“玩忽职守”?6月龄的患儿发烧半天就诊,精神、食欲很好,查体仅是中度发烧、咽部充血,谁知2天后复诊,发现是肺炎,家长就责怪初诊的医生没为孩子拍胸片,差点没向医生打上身来。

孩子,我们真的不忍心折腾你!

可是,我们怕啊,怕对你有疏漏,怕有闪失;我们怕自己遭遇不测,怕我们的爸妈失去孩子,怕我们的孩子失去爸妈!在此,我们向你深深的说声“孩子,实在对不起!”
    来源: 四川省公路局医院儿科 责编: Ki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