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传文化造敦煌(一)序
2016-11-21

伊罗逊 / 大纪元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的交汇点,南枕祁连山,西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北塞山,东峙三危山。敦煌曾是古丝绸路上的一个咽喉要地,在河西走廊的西端,为一面积不大的绿洲,四面戈壁、沙漠环绕。

魏书《释老志》说,“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旧式,村坞相属,多有塔寺。” 可见西域的文化对敦煌的影响很大。一千多年前,佛教在西域诸国很盛行,建塔造寺、开窟筑像的佛教艺术也随之传入敦煌,与中原古老的半神文化交汇、融合,产生出辉煌的敦煌石窟艺术。

敦煌石窟,是一个石窟群,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东千佛洞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五个庙石窟。其中位于敦煌东南25公里处的莫高窟,是面积尚不及1平方公里的一小绿洲。

莫高窟开凿在鸣沙山麓东段的断岩上,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80米,是开凿最早,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据记载,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唐代达到顶盛,历经了前秦、北凉、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等十几个朝代,共1,600余年。

莫高窟分北区、南区,北区主要是僧房和禅房,是过去的修行者打坐修炼、饮食起居的场所。南区保留了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造像2,400余身。是一处汇集了绘画、雕塑、建筑,及东西方文化的各种因素的人类文化艺术宝库。

敦煌的莫高窟原来是个大寺院,在隋唐佛教鼎盛时期曾经聚集了上千的修行者和信众。在中国古代,许多人是信神信佛的,包括敦煌历代的统治者。

莫高窟开窟的供养人(出资者)主要是当地的达官贵人、僧人、普通老百姓和来往的商人。石窟的开窟者主要是佚名的僧人和民间石匠画工,最早的开窟者就是一个和尚。

由于皇家没有直接开窟,所以敦煌石窟在正史中很少有记载,莫高窟藏经洞的文献中,保留下来的历史资料也是很不完整和规范的。致使敦煌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石窟艺术,充满了神秘色彩和遥远边陲的乡土气息,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迷和无数的传奇。

辉煌的石窟艺术展现给人的真实,却是那些开窟者和供养人从心底流露出的对神佛的无限崇敬,是真正佛性的体现,及由此而产生的深邃内涵的信仰文化。所以,佛像画是敦煌莫高窟永恒的主题。

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原盛行,莫高窟出现了大型佛经壁画,把整个一部佛经以连环画形式首尾相连搬上墙壁,其中有西方净土世界,东方药师佛世界,未来佛弥勒佛的弥勒世界…等等。场面之宏大,气势之雄伟无不令观者惊叹。

壁画中还有一些神怪、花鸟、动物、山水画、建筑画、开窟造像出资人的肖像,工匠画像,及各朝代从平民百姓到帝王将相的衣冠服饰和社会生活画面。林林总总,包罗万象。无论是单幅画还是巨幅画,都是精美绝伦,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不愧是人类历史上最完整的佛教艺术。

这样的一部艺术史,凝聚了人对神永久的向往,已经超越了人对艺术的审美感受,对人心灵的震撼是巨大的。人看了之后思想中会增添善念,心胸会开阔,会得到心灵的净化。

丰富的内容与深邃的内涵,博大精深,遥远的佛国世界与现实的人类空间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到渺小与不足。一千多年来,置身于此的朝拜者,似走进神话中的真实,跨入遥远神秘的宇宙时空,流连忘返。又仿佛是真实中的神话,玄秘奥妙,美丽超然。

在这里,强烈的心灵撞击,天、地、人汇聚一堂,使人忘却了尘世的喧哗,丢弃自我,物质与精神融为一体,神人交融,天人合一。佛光普照,礼仪圆明。神的造化、天国的感召,或许能使现实中的人们领悟生命存在的伟大意义。
    来源: 林洁心 责编: Sarah

    上一篇: 晋代佛经译师──竺法护

    下一篇: 【中国历史正述】五帝之二:黄帝讨伐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