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化
-
史海
一舞剑器惊动天地四方〈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将唐代最擅长舞剑的美丽公孙氏给描绘地淋漓尽致。透过「一舞剑气动四方」等诗句,我们可以了解挥舞锐剑的公孙氏,为何会受到众人青睐与赞扬了。
以前读唐诗时,觉得偶尔能接续旁人所背出的几句诗词,即使不懂诗意,仍颇有学问。可是,很多诗句即使尚未透析其中深意,稍稍看懂字面意思,就能不断衍生灵动的画面了,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即是如此。
杜甫在此诗中,除了描述观舞心得,还有回首往事的一己抒怀及深沉感慨。前文已经提及了〈并序〉的部分,接下来就继续欣赏杜甫对于公孙氏那优美、高超剑舞的精妙描述吧!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火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已,感时抚事增惋伤。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舞剑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试译
从前有一位美丽女子,名叫公孙氏。她一挥舞〈剑器〉曲来,即令四方震动。多如山的围观者,面容没有不失色的。连天地也因为公孙氏的剑舞而忽低忽高了许久。
她迅捷闪动的舞姿有如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勇武矫健的有如群帝驾乘着龙在飞翔。来时如雷霆声威收聚了震怒,停歇时如江海凝聚了皎洁明光。如今绛唇珠袖两相寂静冷清,后来幸有承袭舞艺的弟子继续传播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城,神采飞扬地妙舞著〈剑器〉。她与我交谈了一会儿,因为感慨时势变迁,增加了叹惜感伤。先帝的侍女有八千人,初始以公孙氏的〈剑器〉舞为第一。
五十年的光阴快速地彷似反掌般轻易,昏暗无际的兵马纷乱令国家就此衰微。梨园弟子离散如飘渺烟云,歌舞伎的凄清余姿映照在寒日里。金粟山的玄宗帝陵前的树木也已经长大到合围在一起了,瞿塘峡的石城山上也长满了萧瑟冷清的荒草。盛宴弦乐的歌舞止息了,欢乐到了极致,转生悲哀。
如今月亮东升,老夫我不知该往哪儿去,脚已长茧只能在荒山游荡,转生出了苦闷深愁。
公孙大娘舞剑
杜甫描绘深刻
杜甫的这首七言古诗,真的颇令人着迷。公孙氏能被大家认可,端赖她能舞出意境和神韵。在玄宗的众侍女中,公孙氏毫无疑虑,是最杰出的。然而,与公孙氏相隔千年的我们,为何还能够觉察到她的不同凡响?这是因为细致地勾勒出她妙舞特点的杜甫,具备了清高的笔墨、细致的观察力以及观赏舞蹈的感悟力。
此诗的前十句,真的是绝妙的好。杜甫还分层次描述公孙氏剑舞的现场状态,首句就先为公孙氏做出精要介绍,再描述此美丽女子一舞〈剑器〉,即能让四方场域受到撼动,接着再由因之感染扩延的氛围,提拉到外围观舞者纷纷被此女子如此威舞所惊动,连辽阔的天与地都能在公孙氏起舞之间,酿生出升降之气韵。「天地为之久低昂」一句,就足以道出公孙氏的剑舞,实具仿佛能渲染地域、影响天步的强悍气力。接下来,就是杜甫针对公孙氏的剑舞特点传递他观舞后的心得,从此可看出公孙氏因何能驾驭气场的重要理由:火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杜甫将公孙大娘着墨地相当威风动人,他将一名因表演舞剑技艺而显露出「火霍」、「矫」之特色的漂亮女子,与威风逼人的「射落九日的后羿」、「群帝骖龙翔」相提并论。动静之间,情态亦绝不困乏:「来」之势,彷似能收摄镇吓人心魂的轰轰雷霆怒吼;「罢」之势,居然能戛然寂静,彷似凝结了江海广域间的清光。杜甫的殊异描述,让人难忘,只想亲见公孙氏舞剑。
其实,光是想像一名外貌绝丽四射的女子,手舞动着英气锐剑,在挥、劈、刺之间,为娇柔之色添加了武术上的豪壮威武的英雄气概。身为美女,却能凭舞艺展现绝佳绝妙的磅礡风采,怎不教人惊艳地无法言喻,暗自为她喝采?况且,有了杜甫如此背书,孰能否认此女的非凡舞艺?
与公孙弟子交谈
杜甫回首往昔
当杜甫回顾了观赏公孙大娘的舞艺后,自然免不了评论一下公孙大娘的弟子临颍美人的舞姿。不过,或许是公孙大娘实在是太杰出了,杜甫见过如此绝妙精舞后,其弟子纵然高超,想必公孙大娘给予杜甫的印象是更难以抹灭的深刻,也许他内心已暗忖师徒舞艺孰高孰低,答案已了然于胸了,所以他才会以「神扬扬」来摹写临颍美人吧!紧接着,就是杜甫在与临颍美人问答之后,所衍生的无限感慨。
两人的对答,仿佛在为此诗的下半场做崭新的铺垫,预告吟诗者将带来情绪的转折。杜甫在后十二句,再先从身为玄宗时期剑器第一的公孙氏开始提及,当时公孙氏及其时代的繁华多姿是能够想见的,但盛开得再娇艳的花仍敌不过时间的侵袭,王室的欢腾再盛大,终究抵挡不了战争动荡的惨况。人总得面临极致的欢乐奔赴在前,悲怆却如影跟随的无奈。当人生岁月流逝了大半,除了因为个人的青春不再或命运不济,而神伤无奈之外,国破山河动荡是最能引发百姓的无言哀痛。
时局变迁盛况不再
杜甫感慨深沉
「五十年间似反掌」勾勒出一幅难以想像的迅即画面,「风尘澒洞昏王室」、「梨园子弟散如烟」与「女乐余姿映寒日」只留下一片天日俱晦的无边寂寥与萧条,与描摹公孙大娘的赫赫气势相比,简直差如云泥。训练歌舞的教坊盛势已不再,歌舞声势自然无法像以前那样动人心弦了?不知其中,是否隐含杜甫感叹时势,暗喻自身无法受到朝廷的重用?
「金粟堆前木已拱」与「瞿塘石城草萧瑟」则呈现玄宗时期的大唐繁华永不复返的实际情况。
最后两句「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则看出杜甫真是埋藏着深深的愁绪啊!双脚长满了硬茧,却依旧在荒山徘徊。世间如此之大,杜甫之所以游荡,正因为不知自己该往哪里去啊!这难道不是因为处于无人知晓其能,无法施展才华之苦境吗?
当一个人为某人的技艺所着迷,历经时间递嬗,环境变迁,再度见到了承袭了那位让他迷恋之人的技艺的弟子时,内心怎会不萌发感慨呢?
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正是借由师徒二人的差异(个人与大环境),将氛围层次划分开来,并借此阐述自己难解的深愁啊!当然,对关注公孙大娘的高超舞艺者来说,更重要的是描绘出了她那难以攀比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