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字药师,隋末唐初(公元571年∼649年)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他是隋朝名将韩擒虎的外甥,相貌魁伟,志向高远,有文武才略。李靖经常与其舅讨论兵法战策,韩擒虎曾称赞说:「可与我讨论孙吴兵法的人,只有李靖一人了。」隋朝炀帝末年,李靖出任马邑郡丞。当时天下大乱,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反隋,李靖在长安被唐军俘获,李渊曾欲处死他,幸而为李世民所救。此后李靖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屡建大功。他曾协助李孝恭经营巴蜀、灭萧铣、辅公佑,后入李世民幕府,深得信任。
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李靖东击突厥大胜,封代国公,拜尚书仆射。贞观九年,吐谷浑入寇,李靖不顾年高,率师逾积石山,一举将其荡平。唐太宗赞为:「南平吴会,北清沙漠,西定慕容。」唐高祖李渊评价他:「古代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与李靖相比,皆望尘莫及矣。」贞观十一年,李靖改封卫国公。贞观十四年,李靖的妻子去世,唐太宗降诏哀悼。此后李靖的身体状况不佳,他又闭门不出,唐太宗竟然写信给李靖,要李靖的老护士亲自到唐太宗处,汇报李靖的病情和饮食起居。后世的权德舆从李靖后人那里读到了唐太宗的手诏,忍不住痛哭流涕,「君臣之间竟然可以如此融洽」。
李靖一生为国东征西讨,威震北方、平岭南、定江南,功盖当世。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其图像置于凌烟阁,被尊奉为功臣,并进位开府仪同三司。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皇历五月十八日,大唐军神李靖薨于家,享年七十九岁,册赠司徒、并州都督,给班剑四十人、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谥为「景武」,备极哀荣。为了表彰李靖平灭东突厥、扫荡吐谷浑的战功,李世民让李靖的陵墓筑成突厥的铁山和吐谷浑的积石山形状,与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一样,名垂千古,光耀后世。短短数日之后的皇历五月二十六日,太宗皇帝天可汗李世民也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这一对中国历史上君臣知遇的典范,先后撒手人寰。
大唐一统,定中原是李世民之功,平江南则是李靖之力。上元元年(760年),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李靖写有《李卫公兵法》、《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大都已经失传,后人编辑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家学渊源深厚名师传绝技
文武双修大成神庙得真机
李靖的武艺与兵法颇有家学渊源。他祖籍雍州三原,属于陇西李氏,其祖父李崇义曾任西魏殷州刺史,晋封永康公;他的父亲李诠是隋朝赵郡郡守。李靖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文武双修。他的舅舅就是捉住过陈后主的隋将韩擒虎,名震天下。这位隋朝名将对外甥的天资赞不绝口,他认定了其外甥前途远大,对李靖进行了极为严格的训练,用苦肉计逼迫外甥勤练弓马。
他对李靖说:「给你三个月的时间好好练习,三个月后我站在校场上,两只耳朵各挂一个小铁环,光头上放一枚铜钱。你骑马跑过来,用枪把铁环挑下来,再来一招回马枪,挑掉我头上的铜钱,如果你枪法不准,很可能要了我的性命。」李靖当然不敢怠慢,昼夜练习,以求考试过关。踏踏实实苦练了三个月,李靖完全达到了舅舅的要求,他操枪跃马,两招就挑飞了舅舅耳朵上的铁环,回马一枪又把铜钱挑落,几次三番,无一失手,令韩擒虎非常满意,孺子可教,后继有人,这让韩擒虎十分欣慰。
李靖早年仗义疏财,也曾为贫所困。有一次他路过华山的一座庙宇,便入庙向神明历诉穷苦,并请神明告知自己将来的官位所至。李靖在神像前伫立良久才转身离去。李靖刚走出庙门一百多步,就听后面有人高声喊道:「李仆射好去。」李靖闻声,回头看了半天,也没见人影。后来李靖在唐太宗年间果然出将入相,做了仆射。
真金总会闪光,李靖的文才武略很快得到了隋朝大臣们的夸奖。吏部尚书牛弘称赞李靖,「此人有王佐之才」﹔宰相杨素指著自己的座位告诉李靖:「阁下将来一定能坐在这个位子上」。后来李靖的确都做到了,不过他做的不是大隋帝国的宰相,而是大唐帝国的尚书左仆射。
兴大唐李靖得遇明主
伏击战军神平定江淮
李靖在隋朝初年做过长安县功曹、兵部驾部员外郎等小官,隋炀帝大业十二年,他当上了马邑(今山西朔县)郡丞,成为太原留守李渊的下属。大业末年,李靖被派往北方前线,在李渊帐下和突厥作战。与李渊相处之后,李靖发现他有拥兵自立的意图,于是李靖把自己伪装成囚徒,前往江都,准备向隋炀帝告密。然而,他走到长安的时候,因兵荒马乱不能前行,滞留在那里。李渊自太原起兵后,迅速攻下长安,李靖被俘。临斩前,李靖大叫:「公为天下苍生而起义,为甚么要以个人恩怨,杀害忠臣义士呢?」李渊很欣赏他的勇气,同时李世民爱其才,力劝其父赦免李靖。后被李世民召入幕府,充做三卫。李靖得遇明主,其卓越的军事才华得以展现。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靖向唐高祖李渊献上平灭梁国萧铣的十条计策,唐高祖当即采纳,任命李孝恭为夔州总管,李靖为行军总管。同年九月,江水猛涨,波涛险恶,李靖偏挑这个时候顺江而下。诸将建议水势减缓后再行进兵,李靖老谋深算,他对众将说:「兵贵神速,现在我军集结,萧铣还未察觉,我们出其不意,萧铣猝不及防,一定会被我们抓住」。唐军二千多艘战船出发了,一路顺利,很快攻克了荆门,而荆门正是梁国首都江陵的门户。萧铣脑袋发昏,在此之前竟把主力部队解散,送到各地去屯田,现在唐军进攻,别无他法,他只有临时拼凑了几万军队,全部交给名将文士弘,让文士弘驻防清江,与唐军决一死战。
梁国的救兵纷纷赶往都城,时间紧迫,李孝恭决定马上出战。他亲自带兵攻击文士弘,却被打得大败。文士弘的部队趁机抢夺战利品,阵势混乱。李靖眼看机不可失,马上投入了驻守大营的全部兵力,奋力杀敌,李孝恭也率部回身再战,唐军反败为胜,直抵江陵城下。
萧铣手中无兵,只能收缩战线,放弃了江陵的外城和水城,唐军一下子缴获了水城中的大批舰船,兴高采烈。此时,李靖要求大家把梁军舰船统统放进长江里,令所有的人大吃一惊。李靖告诉大家,「江陵一时半刻难以攻下,而梁国的救兵马上就要赶到,那时唐军腹背受敌,处境就十分危险,想逃走都不容易。我们让梁军的战船在长江里顺流而下,下游来的梁国援兵看见这么多无人的空船,一定以为江陵已被攻下,萧铣已经完蛋,马上就会丧失斗志,这时招降他们,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众人击节赞叹,马上依计而行。萧铣的援军看见大批的无人舰船后果然上当,放慢了急驰如飞的脚步,唐军加紧围攻江陵,江陵的求援使者没能冲出唐军的包围圈,无法向外界传递消息,萧铣盼不来援军,终于绝望了,开城向唐军投降,他被送到长安斩首示众。胜利之后的唐军将士渴望大肆劫掠,想要没收梁军将士的家产,被李靖和李孝恭坚决阻止,「王者之师,是仁义之师,双方各为其主,梁军将士不是罪人,不能这样对待他们。现在还有很多地区尚未归附,我们如果不能宽大为怀,梁军就会放下投降的念头,与我们死战到底,这可不是甚么好事」。在李靖的严格约束下,唐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梁军余部纷纷归降,唐军在很短的时间内,控制了梁国的全部领地。李靖成就大功,被封为上柱国和永康郡公,任命为岭南抚慰大使,拥有「承制拜封」的特权。他采用怀柔政策,尽力招抚,共得岭南九十六州,六十余万户,岭南地区归入了大唐帝国的版图。李靖成为检校桂州(今广西桂林)总管,为朝廷镇守岭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