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民爱戴的韩琦
2016-05-19

自古以来,人们将勤劳视为一种美德。士大夫为官,以勤政自勉而不敢逸豫者,皆被称为名臣。北宋时期的韩琦,就是一位著名的勤于政事的历史人物。

韩琦,字稚圭,河南安阳人。少年举进士,以第二名中第。历任数职后,被擢为枢密副使,与范仲淹、富弼等人,共同倡行“庆历新政”。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召为枢密使。三年后,升任宰相。英宗时,继续执政。宋神宗即位后,辞去相位,以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后来移判大名府。

当时,大名府是北宋的陪都,又称为“北京”。当时人口众多,主、客户共十四万有余,约七、八十万人,在北宋四京当中仅次于东京开封府,位居第二。因此,大名府的政务,也就极为繁重。尤其是有关民事纠纷、狱讼的牒诉文书,比一般府郡多出数倍。

韩琦坐镇大名府时,已经年过六十,但对府中政务,无论事体大小,全都亲自审理。有时虽因患病而难以升堂视事,也要令属吏将公事送至住所,在卧室内听决。周围的人怕他操劳过度,有人劝他不必过于认真,可以疏略一点,将某些政务委托佐属处理,以安心养病。每当遇到这种情况,韩琦总是回答说:刑狱诉讼,往往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或生或死,或予或夺,至此一言而决,吾何敢略也?吾恐有所不尽,而未尝辄敢有以略也。况其可以委之人乎?”坚持带病视事,不肯稍有懈怠,不致错判一人、一事。

韩琦这种鞠躬尽瘁的精神,多次得到朝廷的褒奖,宋神宗也几度御赐汤药,加以抚问。史书所载《抚问判大名府韩琦兼赐诏书汤药口宣》所说:“顾藩事之多勤,缅念忠劳,特中蜷抚。”就是其中一例。

他镇守大名府数年,深得民心,当地百姓为他立生祠,岁时拜扫,为他(向上苍)祈福、增寿。后来,韩琦又移判相州,也深受当地民众爱戴。史书载:相州“人爱之如父母,有斗讼,传相劝止,曰:‘勿扰吾侍中也。’”

韩琦自弱冠入仕,一生为官,近五十年。曾历三朝宰相,两为顾命大臣。处于危疑之际,而能知无不为。有人告诫他说:“公所为诚善,万一蹉跌,岂惟身不自保,恐家无处所。”韩琦回答说:“是何言也?人臣尽力事君,死生以之。至于成败,天也,岂可豫忧其不济,遂辍不为哉。”令闻者愧服。

韩琦因一生忠勤,逝世后,获谥号为“忠献”。欧阳修称赞他:“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

【附言】

食君之禄,就要忠国之事,这是天经地义的,也是为官者的美德。北宋时期的韩琦,一生为官近五十年,曾历三朝宰相,两为顾命大臣。处于危难之际,而能知无不为,完全置自身利益于度外,尽力国事,不计成败荣辱,他的这种忠君为国的精神,多次得到宋神宗褒奖,也获得朝野上下一致的好评。

朝琦作为一代名臣,始终以勤政自励,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犹豫。在他看来,关乎百姓民生的事,再小的事都是大事。因此,他执政大名府时,已六十高龄,还对普通的民事纠纷,亲自过问,甚至在疾病缠身时,仍然坚持带病视事,不肯稍有懈怠。正是韩琦这种为了百姓而不顾自身的品行,感动了当地百姓,深受当地民众爱戴,“人爱之如父母”!

韩琦为后世树立起了为国爱民的典范,确实无愧于“社稷之臣”的光荣称号。做官就应该像韩琦那样,为国爱民,成为“社稷之臣”。百姓们明礼义、知感恩,他们能为好官“立生祠,”向上苍为其“乞福增寿”!何其荣贵,盛哉!做官人,都应如此啊!(事据《宋史》)@*
    来源: 秦如初 责编: Sarah

    上一篇: 妒嫉害人不浅

    下一篇: 如果时间能倒流 文革中父亲的身影


    相关新闻

    一周点击排行
    过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