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拍场四大亮点(二)
2016-02-13

古字画方面,北宋黄庭坚书法〈砥柱铭〉拍出 4.368亿天价。

元代大画家王蒙的〈稚川移居图〉拍出4亿元;由明代画家吴彬创作的〈十八应真图卷〉上海私人藏家刘益谦以 1.691亿元人民币购得这幅稀有的古典画卷。

另一副超过亿元的古典作品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题写的<局事贴>,成交价为1.086亿元,打破了中国书法作品拍卖纪录。

而对于许多初入拍卖市场的中国藏家来说,首先关注的就是明清时期的宫廷御制艺术品,但在欧美拍卖市场上,高古艺术品却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这些被 “边缘化”的高古艺术品在欧美人的眼中,代表了真正的中国文化,体现出了中华传统的审美观,以及品质价值。

2015年在北京故宫“石渠宝笈特展”开幕,万人空巷看〈清明上河图〉。大陆这感人至深、难得一见的文化盛况,或许折射出人们渴望遥接古贤之气、淡泊之心、宁静之思的精神世界。审美观念的改变会加速高古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回归。

尽管目前在香港上拍的高古艺术品依然是凤毛麟角,但市场反映非常明显。业界通过蛛丝马迹已意识到,高古艺术品已经或不久的将来将重新被市场所重视,并且看好香港将成为未来高古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地位。

香港著名收藏家翟建民表示:“高古瓷器,我是永远看好的,它的收藏潜力不可估量。”一旦政策松动或是继续受国际行情的影响,高古瓷的市场上扬空间显然会相当大。

除却巨大的升值空间,收藏的审美趋向也是高古瓷日益受到重视的重要原因。宋代是中国制瓷史上的巅峰时期,宋瓷极具人文气息,质朴简约。随着藏家文化的积淀和审美水平的提升,更具文化和古典内涵的高古瓷受到青睐是必然的结果。

资金方面,业界信心十足的看好两个方面:一是之前做明清艺术品的部分资金开始转投高古艺术品。一位北京的艺术基金操盘手,他手中便有一支正在运作的基金,标的为高古瓷器。以他的观察,很多玩腻了明清官窑的人,开始追逐精细路分的宋瓷。经他推理,当宋瓷再研究清楚了,自然会想到两晋越窑, 再后来会关注原始青瓷,以致更早期的艺术。不仅仅是这位基金经理道出真言,很多拍卖行从业人员或艺术商也有这样的认知,这似乎是一个顺势而上的“藏家升级”法则。毕竟中国艺术市场历经20馀年,一批藏家已经有了原始积淀,开始了他们的“升级”之路。还有一部分携著资金新近进场的藏家,正好感 受到了高古艺术开始被看好的氛围。当明清官窑,近现代名家绘画的价位被捧上天时,高古艺术品就要一显身手了。

中国高古艺术品不仅受西方藏家追捧,高古玉、高古瓷器等高古文化也逐渐开始被国内藏家所关注。

新老收藏家形成强烈的反差。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大陆新起的藏家或商人更喜欢看起来外表光鲜亮丽的明清官制作品,而高古艺术品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审美上都设置了较高的门槛,令新手一时难以接受。另一方面,高古艺术品在内地市场的需求量也不少,但由于受到政策的限制,拍卖公司不能上拍,其它流通渠道要差很多,如此这般,一些投资、投机性的资金便将这类艺术品排除在外。于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这类作品便一直成为以欧美藏家为代表的审美取向,交易中心自然落在纽约和伦敦,包括艾斯肯拉起、蓝捷理、吉赛尔等世界顶级的古董商,也一直主营此类高古类艺术品。2015纽约亚洲艺术周上拍的安思远珍藏,其高古艺术的比例占80%以上。对香港来说,也酝酿着机遇。

佳士得已经接连做了数次宋代瓷器的展览,并计画在不久推出宋瓷的专场拍卖。苏富比日前也才宣布,秋拍会重新设置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此前这个专场一直放在在纽约拍卖。虽然纽约继续保持主战场地位,但开辟香港市场已经水到渠成。 不久前采访苏富比古代书画主管张荣德先生时,他表示会先带一些认知度较高的名头书画去香港,在市场培养得相对成熟之后,再慢慢带一些值得探索的作品。众所周 知,很多品类市场价位的大幅上涨都是由拍卖公司引导的,因为拍卖的公开性,为其价位树立了标杆。国际拍行的推动,必定能为高古艺术品带来繁盛的局面。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2016 拍场四大亮点

    下一篇: 春秋中期错银、错金变形蚕纹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