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瑰宝---西汉铜鎏金兽首三足博山炉
2016-01-24

图一:西汉铜鎏金兽首三足博山炉

香炉是中国香文化的载体。焚香习俗的起始虽已不可考,但应该是肇始于中国先民采用焚烧的方法来驱逐蚊蝇及生活环境中的秽浊气味的风习。早在商周之时,古人在祭祀仪式中就有焚香沐浴的礼节,当时的香炉造型大都简单实用。随着生产力及经济文化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诸侯及贵族对焚香器具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出现了样式各异的香炉。西汉之前,焚香多采用茅香,也就是将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香炉中直接点燃,虽香气浓郁,但烟气较大。汉武帝时,南海的龙脑香、苏合香传入中土后,焚香材料开始特制为香球或香饼。下置炭火将这些树脂类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浓郁,但烟火气不大,这使得焚香的用途日趋扩大,王公贵族争相使用,促生了千姿百态,巧夺天工的各式香炉。其中一大类香炉博山炉的出现,是缘始西汉早期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按照道士描述的三大仙山之一博山而创造的。博山炉盖的造型设计较为统一,‭ ‬一般都是仙山形状,唯其繁简及精致程度有所不同。而炉体及炉座则众彩纷呈,争奇斗艳。

图二:香炉俯视图,三条涡轮形裂隙为出烟口


图三:浮雕状鹿群


图四:攻击与逃命的野兽

现介绍一座西汉铜鎏金兽首三足博山炉(图一),其式样奇特,造型精美,小巧玲珑,匠心独具。在设计上运用了空气动力学原理,与一般的博山炉大相径庭。此炉铜质通体鎏金,呈豆形,三足鼎立,高17cm‭, ‬直径13.5cm。炉盖及炉身两部分铸,以子母口嵌合。半球形的炉身旁铸一兽首,双目圆睁,双耳直立,鼻后翘,须茂密,口微张,与炉腹相通。炉口沿下起一平行棱沿,使炉体为上下两区。炉体以三足支起,轻巧而稳定。炉盖呈博山形,三条弧形裂隙为出烟口,恰似山谷(图二)。山峰层峦迭嶂,分为三区,并铸以浮雕状动物三组。其中一组近景为两只鹿藏于山坡后,抬首远眺。远处一只母鹿飞跃而起,回首顾盼两只紧随其后的小鹿(图三)。另一组为一只猛兽居高临下,躬身欲跃,其下为两只狂奔逃命的小动物(图四)。栩栩如生的画面张力十足,令人爱不释手,叹为观止。

经测试,此炉所具有的独特设计,是为了其形成的烟雾定向往上流动而不是无序弥散。一般的博山炉或香炉置有多个出气孔,烟气溢出后缭绕弥并无固定方向可循,恰似飘飘仙气。设计者别出心裁,将此炉的烟雾出口造成三个狭窄的涡轮片形裂隙(图二),缝口沿山势缓缓上行。每个裂隙底部外侧巧妙的设计了一个片状山峰,起到遮风作用,防止烟气向外弥散,及周边的气流影响烟气向上提抽的作用。当炉内香料点燃时,温度升高,炉外的冷空气经兽口进入炉腹,驱使炉内已产生的烟雾溢出炉盖上的三条弧形出口。三个裂隙状若山谷,两边夹以山峰形成烟道,使烟雾随山谷向上汇集到顶峰。而山顶峰上与三个裂缝相对应的沟壑使散出的烟雾在峰顶汇集而融合为一股烟,笔直向上。随着兽口不断进来的冷空气从下推动,冷热对流,使烟气直冲天际,形成一柱香的效果。笔者惊奇的发现,在燃完一支盘香的功夫,距炉顶正上方四尺有余的天花板上,居然薰出直径约10cm大小的黄色烟迹斑痕。如果没有天花板的阻挡,这柱烟能向上走多高,尚未可知。正如唐代诗人李白‭<‬杨叛儿‭>‬诗中描述的: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在众彩缤纷的博山炉大家庭中,本器可算是一朵奇葩。不独其造型新颖别致,在二千年后的今天,我们焚香的时候仍能欣赏到其与众不同的一柱烟效果。其所运用的科学原理及恰到好处的艺术效果,定是经过反复试验修改才得到的结果,是中国先民智慧的结晶。称其为国之瑰宝,似不为过。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国之瑰宝----西汉铜鎏金盘龙朱雀博山炉

    下一篇: 冬天这么冷,古人怎么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