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的了解,我把他们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他们的市场规模和结局大致如下:
看看网贷的那些崩盘的骗局,e租宝、大大集团,每个都有数百亿规模,这些崩盘,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实我理解后面三种的规模,都比这个理财崩盘的规模要大。
为什么骗了还能洗白?因为这些贪婪的受害者不觉得是被骗,以为是赌输了认栽。炒币输了,互助倒了,他们都把原因归结为运气不好,殊不知,背后实质上是被骗了。只要受害者不闹事,就没有受害者。【不信你去举报传销试试就知道了,公安说你找工商,工商问你你是受害者吗,不是就不要瞎忙活,组织传销罪可没有这么容易定罪】
这些每个都是有备而来,而且,都有成型的产业链和模式套路支撑。对中国的整个金融秩序,是莫大的伤害。这些每个都利用了投资人逐利和追求暴利的心态。不可否认,欲求不满和贪婪是每个人的本能,冷静节制才是后天培养的技能。
且截至目前,并没有看到政府拿出切实可行的策略来应对。甚至在去中心化传销等领域的法律基本都还是空白。即使被你抓到,你都没法用现有的法律来进行裁定。没看到MMM都是公开的搞的吗,没看到套着“区块链、数字货币”外衣的伪币骗局都公开拉人开大会吗,因为按照现有法律,人家可能根本没有违法。
我们能够制定政策的央行和部委,处在高位,身边聚集的学者说客,忙着两眼盯着技术创新国外发展标榜自己,并不一定看得到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规模可怕的底层骗局怪相。出台的政策方针可能并不能很好的应对这些事情。
理财、网贷骗局
由于P2P网贷在前两年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这类公司。年底开始出现大量的跑路崩盘。
这种技术含量低,实施门槛低,易学易用,金朝阳,e租宝,大大集团都是典型,倒闭跑路的网贷平台基本属于这一类。设立资金池,吸纳大量的公众资金进行投资,给投资人高额回报作为诱惑。基本上一两年就会爆掉。
他们常见的策略就是上央视广告、和领导合影、交更多的税、拿更多的奖、租高大上写字楼、给优厚的待遇、招大量的员工,拼命扩大规模。以快和大来应对一切出现的问题。
面向对象基本是大妈大爷。稍微有点互联网使用习惯的都不大会上当。
这些公司在爆掉之前,都是地方政府的香饽饽,因为税多啊。这些公司一而再再而三的倒闭,让投资人知道,任何广告都不附带信用,央视做着骗子广告也可以免责。只要骗子还没被法律界定,央视接他们的广告,忽悠全中国人民,他们是不用承担责任的,高铁广告同理。
这种跑路的理财公司,最后的结局都是爆掉,疯狂扩张民间借贷的互联网加强版。
原始股、股权众筹骗局
你们有没有朋友圈看到过这样的广告,一般都是鲜红的图配着亢奋的字,告诉你,暴富机会在眼前,再不抓住就没有了,再不投资就错过下一个马云了。
“股权投资是未来投资的一个很大的趋势,股权投资造富效应明显,可能创造百倍千倍收益。软银投资淘宝赚了几百亿,王刚投资滴滴赚了5000倍,投出下一个马云你就是孙正义。”
“投资二级市场是做接盘侠,投资未上市公司原始股,才能享受上市后的红利。”
“我们是上市挂牌公司,正规公司,我们的代码是1000**,正规可查询,发定增,包底年化收益30%承诺回购,转板后股价更是会翻好几倍,转板前最后一轮融资。”
看上去这些话都好对的样子,看上去真是满满的机会不容错过,不容质疑。可能还有线下的分享会和路演,讲师的头衔动不动就是“股权投资之父”、“众筹第一人”、“股权第一人”。现场情绪亢奋,他们自诩资本市场老手资本运作高手,张口闭口都是几亿的生意,都是百倍的收益。
课程上完,一般都是让你去投资“马上要上市”或者“已经上市挂牌”的上市公司,公司保底收益,号称上市后一年回报会有几倍。你要弄明白这种担保的效力。这种地方股交中心挂牌成本也就是十万块,不代表什么政府背书的。
某某众筹平台不是公开宣传,被某香港上市公司注资50亿,要香港上市了,然后开放众筹又是几千万。然后他们的众筹股东、合作伙伴各种亢奋宣传,为了上市套现巨大投资回报而亢奋。但为什么大家不查询下这家香港上市公司的背景呢。
这个中字头的投资基金,竟然是15年半年营业收入仅为2.75万港币、却有3000多万港币管理费用、市值不足3亿港币的一个奇葩的上市公司。奇葩的香港上市制度。
“好吧,让年收入不足5万的公司投50亿人民币给你,真心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