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义
中国传统的养生之道,注重顺应四时的自然变化,配合气候更替来养生,强化人体适应大自然的能力,达到增加免疫力、预防疾病的目的。
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黄帝内经·素问·四时调神大论》也指出:“故四时养生者,万物之终始也,生之本也,逆之则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就是告诉我们,顺应四季气候的变化来养生就不会生病,反之,违反自然规律就会招致灾害。
冬天气候寒冷,草木凋敝,是万物闭藏的季节,人体阳气亦应潜藏于内,故冬季养生要以“藏”为本,养“肾”防寒。保证肾(泌尿生殖系统)机能的正常,方可调节身体适应冬季的变化,否则容易产生疾病。
冬季养生之道
1.起居有常:冬季寒冷,生活起居作息应“早睡晚起”,早睡能保护人体阳气,晚起则有助于保养人体阴气,待日出后再起床,避开严寒。
室内温度大约保持16℃~20℃,即使天冷,也要尽量维持空气流通,勿紧闭门窗,或者是将棉被盖著头睡觉,以免造成缺氧。
2.衣著保暖:冬天特重保暖,尤其人体头部、背部、双手、双脚,都有许多重要的经络穴位,保暖可以很好的维护经络运行,保全阳气,但仍应随气候变化而增减。尤其老年人调节体温的机制较差,衣著应选择保暖、防寒的质料,外出更要适时添加围巾、帽子、手套等。睡前可用温水洗脚、泡脚,并搓脚心100~200次,可收补肾、健脑的功效。
3.饮食方面:冬季肾经旺盛,而肾主咸,心主苦,如果咸味吃过多,会使原本就偏亢的肾水更亢,减弱心阳的力量,故应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进食;并切忌生冷食物,否则易使脾胃的阳气受损;此外,冬天干燥,适宜多吃含水分多的甘润食物。
冬天可多吃些羊肉、牛肉、鹅肉、鸭肉、瘦肉、去皮鸡肉、虾、青背鱼、南瓜、莲藕、木耳、芝麻、大蒜、莴苣、甘蓝菜、胡萝葡、白萝葡、土豆、甘薯、各种豆类、香菇、海藻类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常吃羊肉炉、羊肉粥亦能温补阳气,防病强身。
适时进补有益健康,如:姜母鸭、麻油鸡、羊肉炉、十全大补汤等都不错,但需视个人体质进补,才有效果。建议先请教中医师,了解进补宜忌再补,以免不利健康。
4.预防宿疾:许多慢性病患在寒冷多变的冬天,容易宿疾复发,例如: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风湿症、十二指肠溃疡、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寒冷还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引起心肌梗塞、中风的发生,因此,防寒保暖、节欲保精,非常重要。
5.坚持运动:冬天虽冷,但仍应根据自己的体能状态,衡量外部环境进行运动,可以增加摄氧量,净化血液,增强免疫力。研究指出,坚持冬季运动者很少罹患感冒、肺炎、哮喘、扁桃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冬天晨运不宜太早,也要避开大寒、大风、大雨、大雪等不良气候,在此等不良环境下运动,不利健康。
6.穴位按摩:穴位按摩是中医强身保健良方,平时可以加强合谷、太溪、太冲、涌泉、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有助于提升全身阳气,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