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脑筋!出国留学外语还是一塌糊涂

伤脑筋!出国留学外语还是一塌糊涂

2017-01-07


今天,留学已然成为一种常态。多数家长或学生都相信,留学至少能带来一个好处,即「外语水平的提高」。但通过与周边的留学生交流,不难发现,不少留学生出国若干年后,在语言应用方面依然未能达到熟练水平。

留学潮伴随着私人财富的迅速积累以及新富阶层的崛起。获得奖学金和机构资助不再成为留学的必要条件,不少家庭仅凭私人财富就能将子女送出国。新富阶层的崛起迅速且庞大,作为子女的留学生群体也相应地迅速扩充。出国留学不再是一种零散的个体行为,更像一种群体的迁移现象。

但当个体被抛入陌生环境后,为了生存,必须进行调整。我们称这个过程为适应。适应周期往往和个体对环境的认识度成反比。为了降低这个周期,个体有两种选择:一是让自己快速了解新群体,掌握新规则,养成新的行为习惯;二是在新群体中寻找身分接近或相似的个体,与其组成一个小群体,在不用将自身调整至与大群体相契合的程度时,就率先让自己适应。这就是所谓的抱团现象或小文化的形成机制。小文化不同于亚文化,后者衍生自主流文化,且与主流文化一脉相承,前者往往与主流文化相对抗,其形成与发展以保全自身为目的。

留学生基数庞大,所以无论进入哪所大学,我们都能发现同类群体的大量存在。为了适应留学生活,不少留学生会主动加入说母语的小文化群体。他们一起购物、就餐、玩耍。大多数留学生出国后进入的新环境并不那么「新」。不参与主流群体的公共生活,使留学生在日常环境中不需要频繁使用外语。外语的使用场景被缩小至课堂及其延伸范围,然而这一方面的作用也非常有限。如前所述,语言技能的提高和语言使用的频率有关,但是不同课程对语言使用的要求大不同。人文社科类课程要求高,理工类课程要求低,因为前者要求学生完成大量阅读、写作及演讲等任务,而后者虽也有阅读要求,但内容多为技术文献,词汇量少且重复度高,学习过程多是通过参与各种操作类项目完成,并不需要过硬的语言技能。

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在决定专业方向时,恰恰会选择一些经济学和理工类等对语言要求不高的学科。原因很多:一是相对较低的语言要求容易毕业;二是留学生从未养成自由选择的习惯,随大流选择了这些专业;三是这些学科比较实用,而一些语言要求较高的课程,比如历史、哲学、文学等,因被认作没用不受青睐。

学生的课堂交集往往会延伸至课堂外的生活。大部分留学生所选课程比较单一,所以在一些课堂上——比如数学,总会遇见同类学生,而在另一些课堂上则相反,比如哲学。因为「小文化形成机制」的作用,大部分留学生不会通过课堂和本土学生形成过多交集,所以课堂外的外语使用机会也被大大降低。

留学生提升外语技能的另一条途径就是打工。因为政府提供的保障机制和自小养成的打工文化,大部分本土大学生多会过一种半工半读的生活,他们通过贷款缴学费,通过打工凑生活费。

但中国留学生极少过这样的生活。一是当地法律多半会限制留学生打工;二是中国父母并不鼓励尚处学生阶段的子女打工,因为在他们看来,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三是没有必要,因为自费留学生大多来自新富阶层家庭,物质条件优渥,无须为生计打工。

以上所谈及的语言问题只是这一隔离现象的某种表现,不仅关乎中国留学生,还关乎日本、韩国、印度乃至欧洲留学生。通过反思这一机制,我们或许能反思更宏观的社会问题。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一周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