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成为教育流水线的牺牲品
2015-11-20
我有一个亲戚,孩子在重点小学念书,假期我去看他,看到了他丢在书桌上的考试卷子,好奇的拿过来一看,有这么一道题:
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天上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家乡,于是吟出一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亲戚的孩子写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可是后面是一个大大的叉。
正确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看完之后觉得自己被雷的外焦里嫩,我想不通为什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错的,怀念家乡寄托思念之情,这句诗作为回答有哪里不对吗?还是说,因为题目中有“春天的夜晚”这种关键字?那么我在想,如果跟我一样是东北人望不到江南呢,还一定要写这句诗吗?如果这个诗人不是江南人就不可能写出春风又绿江南岸,那是不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加准确呢。换而言之,一千个诗人眼中有一千个故乡的样子,也就理所当然可以吟出一千首不同的诗,这个也要必须有标准答案吗?
再往后一看,我就更奇怪了。
题目还是默写,《匆匆》这篇课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很多同学都非常喜欢这篇文章,你能把你最喜欢的、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写下来吗?
我亲戚的孩子写的是: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后面仍然是一个力度几乎快要穿透纸背的叉。
正确答案是: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我整个人都凌乱了,难道一篇文章,喜欢哪一句也必须要有标准答案吗?一篇好的文章,你喜欢这句我喜欢别的句子,不是再正常不过了吗?
如此要求整齐划一,那6年后,孩子们不就成了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
如今很多家长发现,千方百计的把孩子塞进所谓的名校,却发现学校的管理和教育理念和我们上小学时其实相差无几,对孩子的要求严厉而刻板,过于强调纪律性,束缚孩子的创造力。
我身边有朋友在一所外资的私立学校当老师,他说跟这些私立学校的孩子接触你会发现,国外模式的小学和我们的小学比起来,表面上看,他们是管理相对松散,孩子们比较自由散漫,但是每个小朋友又都非常有礼貌,尊重他人,我想,首先,中西方对规矩的认知就有差异,我们以为只有标准化,统一化才是讲规矩,然而过于标准化会扼杀孩子的个性,没有个性的孩子,很难有创造力!
小学教育更需要“小而精”的细作
“名校”是家长心中永远的情结。而由于种种制度原因,名校学生爆棚,也是不争的事实。但当一个老师不得不面对40、50个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时,他们的精力有限,确实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而低龄小学生是需要更细致的引导,家校互动在这一时期也显得尤为关键。但由于教育意识和体制的原因,不少老师习惯于把学生当作一个整体对待,和家长的沟通,更多类似传达指令,这样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就像一个只有‘下达’没有‘上传’的渠道,老师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没有“商讨”只有“服从”的方式。”
老师应该认真对待每个一个学生,去发现他们的特质,挖掘他们的优点和潜力,去引导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势,这样的精耕细作才能促进孩子更健康向上的成长。
回归教育本质:引导孩子快乐成长
教育的本质在孩子,可是很多学校把教育的本质片面定位在“成绩”,这是非常可悲的一种方式。如何考察孩子的成长,我觉得应该是“量化而多元化”。
我曾经以为我们的教育量化做得很好,而欧美的开放式教育不注重量化,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当我们研究了大量欧美小学的教学目标,发现其实他们比我们做得更细致和人性化。他们会要求孩子在某一学期,掌握某些技能。比如二年级的上学期,要了解中国文化,他们会要求孩子围绕“熊猫”这个主题,展开各种学习,甚至包括诗歌,绘画创作。从中国文化这个主题切入,然后去培养孩子艺术,文学能力,这是非常巧妙,也符合儿童发展心理学特点。而这些功课完成都是考核要求。而在中国,更多体现在期末考试上。
考试往往代表压力,而国外融入到课堂的量化教学,更有利于发挥孩子的创造力和天赋,完成的过程中也充满乐趣和快乐。
当把一群白纸一样的孩子交给前人的时代和时代的前人信笔涂鸦,当这群白纸一样的孩子或被限制,或被溺爱,或被愚弄,或被捧杀之时,又有谁会为这些标准化的孩子而痛心疾首呢?
中国教育的一种痛,就是觉得应该对孩子予以控制和保护,而不是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并人生做出选择。
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天上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家乡,于是吟出一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亲戚的孩子写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可是后面是一个大大的叉。
正确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看完之后觉得自己被雷的外焦里嫩,我想不通为什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错的,怀念家乡寄托思念之情,这句诗作为回答有哪里不对吗?还是说,因为题目中有“春天的夜晚”这种关键字?那么我在想,如果跟我一样是东北人望不到江南呢,还一定要写这句诗吗?如果这个诗人不是江南人就不可能写出春风又绿江南岸,那是不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加准确呢。换而言之,一千个诗人眼中有一千个故乡的样子,也就理所当然可以吟出一千首不同的诗,这个也要必须有标准答案吗?
再往后一看,我就更奇怪了。
题目还是默写,《匆匆》这篇课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很多同学都非常喜欢这篇文章,你能把你最喜欢的、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写下来吗?
我亲戚的孩子写的是: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后面仍然是一个力度几乎快要穿透纸背的叉。
正确答案是: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我整个人都凌乱了,难道一篇文章,喜欢哪一句也必须要有标准答案吗?一篇好的文章,你喜欢这句我喜欢别的句子,不是再正常不过了吗?
如此要求整齐划一,那6年后,孩子们不就成了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
如今很多家长发现,千方百计的把孩子塞进所谓的名校,却发现学校的管理和教育理念和我们上小学时其实相差无几,对孩子的要求严厉而刻板,过于强调纪律性,束缚孩子的创造力。
我身边有朋友在一所外资的私立学校当老师,他说跟这些私立学校的孩子接触你会发现,国外模式的小学和我们的小学比起来,表面上看,他们是管理相对松散,孩子们比较自由散漫,但是每个小朋友又都非常有礼貌,尊重他人,我想,首先,中西方对规矩的认知就有差异,我们以为只有标准化,统一化才是讲规矩,然而过于标准化会扼杀孩子的个性,没有个性的孩子,很难有创造力!
小学教育更需要“小而精”的细作
“名校”是家长心中永远的情结。而由于种种制度原因,名校学生爆棚,也是不争的事实。但当一个老师不得不面对40、50个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时,他们的精力有限,确实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而低龄小学生是需要更细致的引导,家校互动在这一时期也显得尤为关键。但由于教育意识和体制的原因,不少老师习惯于把学生当作一个整体对待,和家长的沟通,更多类似传达指令,这样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就像一个只有‘下达’没有‘上传’的渠道,老师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没有“商讨”只有“服从”的方式。”
老师应该认真对待每个一个学生,去发现他们的特质,挖掘他们的优点和潜力,去引导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势,这样的精耕细作才能促进孩子更健康向上的成长。
回归教育本质:引导孩子快乐成长
教育的本质在孩子,可是很多学校把教育的本质片面定位在“成绩”,这是非常可悲的一种方式。如何考察孩子的成长,我觉得应该是“量化而多元化”。
我曾经以为我们的教育量化做得很好,而欧美的开放式教育不注重量化,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当我们研究了大量欧美小学的教学目标,发现其实他们比我们做得更细致和人性化。他们会要求孩子在某一学期,掌握某些技能。比如二年级的上学期,要了解中国文化,他们会要求孩子围绕“熊猫”这个主题,展开各种学习,甚至包括诗歌,绘画创作。从中国文化这个主题切入,然后去培养孩子艺术,文学能力,这是非常巧妙,也符合儿童发展心理学特点。而这些功课完成都是考核要求。而在中国,更多体现在期末考试上。
考试往往代表压力,而国外融入到课堂的量化教学,更有利于发挥孩子的创造力和天赋,完成的过程中也充满乐趣和快乐。
当把一群白纸一样的孩子交给前人的时代和时代的前人信笔涂鸦,当这群白纸一样的孩子或被限制,或被溺爱,或被愚弄,或被捧杀之时,又有谁会为这些标准化的孩子而痛心疾首呢?
中国教育的一种痛,就是觉得应该对孩子予以控制和保护,而不是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并人生做出选择。
来源: 网络 责编: 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