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常春藤联盟高校偏爱中国精英子女?情况正在变化
2015-02-02
“在海外,人们普遍认为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美国顶尖级大学只对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女敞开大门。而现在,这些名校正加大力度吸引最为优秀的留学生,不论他们经济背景如何。”
1月29日,美联社发表文章称,常春藤联盟高校曾在美国国内努力摆脱仅服务于精英子女的名声。而在全世界,他们也正进行着同样的努力。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前往生源所在国招生,采用全新的招生战略,同时接受美国国务院的帮助。
文章举了一个例子:“郭玉佩(音译)是耶鲁大学二年级学生。她并不符合人们对常春藤联盟高校中国留学生的普遍印象:她的父母都是记者,并不富有,也不属于统治阶层的精英人士。奖学金覆盖了她的大部分学费,但她在纽黑文遇到的许多人依旧认为,她能够走进这座哥特建筑风格的校园,一定拥有着不凡的背景,这和她的真实出身大相径庭。她说:‘许多人问我是否来自远方的名门望族,但我不是。’”
文章称,中国留学生受到的关注远高于别的国家,因为在美国,中国留学生比来自任何其他国家的留学生都要多。根据国际教育协会提供的数据,去年约有27.5万名中国学生来到美国,占留学生总数的31%。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许多美国高校都开始面向中国招生,他们希望学生全额支付学费,好为学校带来经济利益。而一小部分高校,比如耶鲁大学,则承诺为符合录取条件的留学生提供全额财政支持。在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他们需要让自己的招生政策广为人知。
哈佛大学的一个学生组织每年都为中国高中生举办讲座,并为他们提供资金,资助他们从中国各省赶来。而耶鲁大学——1854年,第一位在美国大学取得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即毕业于此——则委任留学生作为“大使”,回乡度假时同当地学生进行交谈。这两所大学的招生负责人均会定期到中国实地招生。
事实上,文章称,耶鲁大学2001年就将不同经济实力挂钩的招生政策推广到留学生当中。耶鲁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人耶利米·昆兰说,从那时起,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留学生组成成分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那时留学生仅占学生总人数的3%,且大都来自高收入家庭,而目前,这一数字已升至11%,家庭经济背景也呈现出更大的多样性。
昆兰说:“我校留学生群体的多样性趋势迅速扩大,坦率地说,扩大速度甚于这些年来美国社会经济多样性的变化。”他说,绝大多数中国留学生都得到了耶鲁大学的资助。在耶鲁大学,一年的学费和食宿大致要花掉6万美元。
文章称,郭玉佩毕业于北京的一所重点高中。她从学长那里了解到,在美国的高校当中,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和艾姆赫斯特学院都采用不同经济实力挂钩的招生政策。高中期间,她参与“模拟联合国”,到耶鲁大学观光。在那里,校园活动的招贴广告激起了她的兴趣。
“在她的家乡,人们对她赴美留学毁誉参半。”文章称,耶鲁大学在中国极富盛名,她被录取后引来了媒体记者的采访。但也有人把赴美求学看做一种耻辱,他们认为离开中国就意味着无法适应中国的教育体系。更令人辛酸的是,由于经济原因,她的一些朋友根本无法进入大学。中国的两位房地产大亨——潘石屹和张欣,通过向美国大学赠款的方式促使其为中国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通过SOHO中国基金会,两人已向哈佛大学捐赠1500万美元,向耶鲁大学捐赠1000万美元。
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的招生办公室负责人说,他们想要鼓励更多的中国学生申请美国高校,SOHO中国基金会的赠款与此目的一致。这些学校要加大同情心,打造多样化的师生群体。
哈佛大学的招生办公室负责人威廉·菲茨西蒙斯说:“我们想从世界的各个角落录取到最优秀的学生,就这么简单。”
文章称,想在中国的精英圈以外寻找生源并非易事。富人才有可能进入最好的学校,这种现象甚至比美国还要严重。招生办公室负责人说,许多学生认为,要被名校录取,还得有政治背景。
语言和后勤方面的障碍也不容忽视:在中国参加SAT考试机会有限,而且必须能够流利地运用英语。郭玉佩的父母曾被他们所在的中国报社派往英国工作3年,因此她自幼开始学习英语。至于SAT,她不得不前往香港应考。
负责教育和文化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埃文·瑞安说,为解决此类难题,美国国务院的“美国教育计划”提供了100万美元的基金,帮助学生支付申请费等费用。“国务院认为,我们正在失去整整一个国家的生源,而这些生源对美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对我们同世界的联系都十分重要。”瑞安说。
“美国教育计划”在北京有8名顾问。他们将会再向成都、广州、上海和沈阳各派出一名顾问,为中国首都以外的学生提供服务。
耶鲁大学的官员说,这家机构对于招生意义重大,因为它使许多学生知道,学校有能力满足学生的经济需求。
郭玉佩说,耶鲁大学没有为她支付飞往美国的机票费用,但学校为假期不能返乡的留学生提供了旅馆。大批中国学生假期回国,机票价格昂贵异常。
尽管针对她家庭背景的某些提问令她不快,但郭玉佩说,她并不觉得自己同耶鲁大学的环境格格不入。一些新生从中国内陆城市来到学校,使这里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她说:“这是个令人惊叹的地方。”
责编: 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