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擅画坛山水有清晖
2019-11-09

文︱宋紫凤

明末清初的画坛,江山虽然易主,画坛却承前启后。当时著名于世的有:四大高僧、金陵八家、江左二家、清初六家等等,仅看这些称谓,便已觉兵尘过后,并非元气萧索,而文明的生机却是处处可见。

这其中,清初六家祖述宋、元,而被视为主流,分别是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及恽格。六家中,又以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于当时影响最大,并称“四王”。

王时敏,字逊之,号烟客,江南太仓人,是一位前朝遗老。明朝时,他以荫官入仕,后因淡泊名利,无意仕途,于是辞官在家,潜心绘事,特于元朝黄公望墨法,深契要领。满人入主中原后,王时敏作为前朝遗民,继续他的丹青生涯,开创有清山水画之娄东派。他爱才若渴,来拜访他的四方学画者踵接于门,经其指授,皆知名于当时。在清初画坛上,王时敏堪称一代画苑之领袖。

王鉴,字圆照,是名人王世贞的曾孙。他与王时敏同族,两人辈分不同,年纪相仿。王鉴在明崇祯年间做过廉州知府,故而世称“王廉州”。王鉴与王时敏都师事董其昌,两人都祖述南唐董源、元朝黄公望,其人画风沉雄古逸。同为明朝遗民的著名诗人吴梅村,曾写〈画中九友歌〉,称赞当时的九位画坛名家,其中就包括王时敏和王鉴。

王原祁,字茂京,号麓台,是王时敏之孙。幼年时,王原祁曾画山水,悬于书房壁上。王时敏看到后,大奇之,并说:“此子必出我右!”王原祁在康熙朝出仕为官,官声很好。当时,海内清晏,康熙皇帝留心翰墨,召王原祁在内府鉴定名家画迹,总领书画谱的整理与编定。康熙帝时的煌煌巨著《佩文斋书画谱》,正是由王原祁总裁编撰而成。王原祁还参与大型长卷〈万寿盛典图〉的绘制。

王原祁作画时,必用“宣德纸、重毫笔、顶烟墨”,认为三者缺一,则不足以发古隽浑逸之趣。说起来,“宣德纸”是明清贡物,“重毫笔”、“顶烟墨”,虽不得详知,当也是稀有上品。王原祁出身旺族,供职内廷,一切必然精致考究,不足为怪,但这也只是表面,而其中的精妙之处,却都氤氤氲氲的写入山水之中,以待识者会之。所以,清代画家张庚见其〈秋山晴爽图〉,但觉“笔力沉贯纸背,而光气发越于上”,而王原祁也于此作自题“笔端金刚杵”,想来这“笔端金刚杵”,非有文房三宝(宣德纸、重毫笔、顶烟墨),不能尽得发挥,必要三者皆备,才能相得益彰,意之所到,游刃有余。

王翚,字石谷,号耕烟,江南常熟人,是一位画坛奇才。第一个发现王翚的人是王鉴,王鉴游虞山时,见到王翚的画,大奇之,更惊讶于作画者竟是一位年方弱冠的青年。古人爱才与鼓励后学的热忱,真是令人感动。王鉴带著王翚,一起去见王时敏。王时敏不仅将王翚安置在西田住所,还将他所珍藏的自唐以后的名家手迹,拿给王翚观摩。王时敏又带著王翚游于江南、江北,去拜访当时藏家,从而得见大量古画真迹。如此二十年,王翚学业遂成。后来康熙帝征召画手,王翚以出色的画技得以布衣,供奉内廷。康熙帝南巡归来,命画南巡图,海内能手云集,皆逡巡不敢下笔。王翚不仅有过人的画技,他的构图能力也是天赋,于是指挥众人,如何布局,咫尺千里,众画家分别绘制,最后总其成而为著名长卷〈康熙南巡图〉,总长213米。图成,康熙帝很满意,要授官给王翚。不知是何原因,王翚没有留下来当官,而是辞归故里。

清初“四王”中,以王翚天赋最高,王翚论画 ——“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虽然,清人之画到底无复宋、元高意,但王翚师从王时敏,遍游江南、江北的经历,加之在内廷供职的机会,于古今名迹无不学习,最终合南、北二宗为一家,集清初画坛之大成。康熙皇帝赐匾给王翚,上书“山水清晖”四字,总让人想到“四王”笔下点染出的千里江山,清秀而苍润。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文史漫谈】国画大师张大千为何说自己是小人?

    下一篇: 《幼学琼林》笔谈:虞舜制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