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秀秀
清雍正年间,南方有位老学究,为人迂拙拘谨,言谈举止是典型的君子。虽刻苦求功名却总不得,生活困顿潦倒。
每次应试,他都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毛病,比如笔划写得不规范等被考官剔出。老学究心中十分愤懑。
有一天,他到文昌祠焚烧了一份状子,诉说一生没有干过坏事,命运为何对他如此苛刻。
是夜,他梦见了一个朱衣吏把他带到一座殿中,殿上端坐一位神灵,对他说道:“你求取功名不顺利,不知因果报应,却来埋怨神灵。
你前生本是部院的一名官吏,狡诈且善于舞文弄墨,所以这一生罚你当个不懂人情世故的书呆子。
前生你好挑剔别人的文章,并通过这种方法来捞钱。所以罚你这辈子因为字的笔划而落选。”
神指著籍册给他看,并说道:“因为『日』字把你剔出榜外的考官,前一辈子是福建驻防官音德布的妻子。
因为表彰她为节妇的呈文里,把『音』写作『殷』,这是借字而且谐声,你却多次驳退,令她往返路费超过所得建牌坊的钱。因『己』字把你剔出榜外的考官,前一辈子任县令时犯了律令被罚三年零一个月的俸禄,你因勒索不成,将文中的『三』改为『五』,『一』改为『十』。等到弄清楚了,他则因原文错误,已在乡下被闲置了一年。
你种种不顺都有前生的孽因在,又有什么冤可告的呢?你当顺从命运,不要再大呼小叫地告状。你要不信,那么和尚、道士也即将为难你。到时候就完全明白了。”
老学究醒后,明白了因果,却不明白和尚道士因何会为难自己。想想自己正寄居在佛寺中,便搬出寺中。
雍正十三年,他参加乡试,已内定录取他为第十三名举人。
谁知在第二场考试中,他的试卷里有关于“僧道拜父母”的论述。
因他的一个论据被考官认为多余,竟把他刷掉了。他这才知道神说的话没错。
他自此不再求功名,在一家学馆做馆师,并把自己的事对主人讲了。主人将此事记录下来以警示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