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词人辛弃疾的豪情叹问
2019-01-16

文︱高天韵

辛弃疾的长短句,翻卷百般情怀:

挑灯看剑,沙场点兵的骁勇;
遥望长安,壮志难酬的悲愤;
华发苍颜,登楼怀古的苍凉。

还有那灯火阑珊处的冷峻高洁、凄风冷雨时的沉吟梦回等等。甚至在飞花的春日,或是在星耀的秋夜之间,仍也散布著词人的点点忧愁。

将军词人“横绝六合,扫空万古”,挥洒激越雄浑、宛转浪漫,留下一声声旷古叩问——问月、问己、问青山。

送月“天问”
夜深月落。词人浮想联翩,模仿屈原的〈天问〉,连续发问,创作出“咏月”极品——〈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词人写道:可爱的月亮,今夜悠悠荡荡地,要向哪里去?是不是还有一个人间,此时,月亮的光影刚刚在那里的东方浮现?广阔的宇宙浩渺无边,难道是浩荡的长风吹走了中秋明月?月如明镜,是谁用无形的绳索把它系在天上?嫦娥未嫁,又是谁将她留下?

听说月亮运行的时候要穿过海底,无处查考这种说法的根由,令人忧愁。海里的长鲸横冲直撞的,怕是会撞破月宫吧。虾蟆本来就能游泳,可是玉兔怎么也懂水性?如果一切都安然无恙,为何圆月会渐渐残缺,变成弯钩?

此篇集合了嫦娥、玉兔、蟾蜍、广寒宫等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再加上连环提问,尽展玄妙幽深。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点评说:“词人想像,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

古人讲究“天人合一”,以敬畏之心欣赏自然、探索自然。辛幼安胆魄、才学皆过人,蒙上天赐其超越的思绪,因而才有了“神性”的灵动。

北固亭三问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此篇约作于宋宁宗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或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辛弃疾新任镇江知府。当时南宋与金以淮河为界,词人站在北固楼上,遥望江北金兵所占领土,连发三问,慨叹千古兴亡事。巧妙的自问自答,以激昂文辞烘托满怀爱国情,历来为后人激赏。

第一问:“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从哪里可以看到中原故土呢?眼前,北固楼上风光虽好,但是,失地尚未收复,山河残缺,令人抱憾。

第二问:“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抚今追昔,世间风云变幻,如滔滔江水般长流不绝。“悠悠”二字,以虚见实,传神地表现了岁月沧桑,平添悲切。

第三问:“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此处写史写实,通过赞赏年少英勇的孙权以及曹操、刘备两位英杰,反衬苟安的当朝文武官员。词人点评古今,层层推进,收放自如。

“谁共我,醉明月”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贺新郎〉乃词人为送别堂弟而作。甫一开篇,鹈鴂、鹧鸪、杜鹃,三种鸟鸣皆出悲音,渲染凄切的基调。继而,词人不表当下的离别,列举了昭君出塞、李陵送别苏武归汉、荆轲与燕太子丹易水话别等典故,加深幽恨伤感。最后一句落回现实:“谁共我,醉明月”——今后,谁还能与我同醉,共赏明月呢?深深的孤寂设问,道出了英雄壮志不得酬的愤懑。

对于此词,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评曰:“沉郁苍凉,跳跃动荡,古今无此笔力。”

“问何物,能令公喜”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
二三子。

此词是辛弃疾在信州铅山(今属江西)新居的“停云堂”所写,约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公元1198年)。当时词人年近六十,隐居数年,仍然心系国事,义愤难平。

开篇起句引孔子之言表衰老意,再写曾一同出游的朋友零落四方,心中惆怅。之后,“白发三千丈”出典于李白诗,作者以淡然一笑应对纷繁万事,夸张笔法尽显豪气。
命运多舛,词人自问:“问何物,能令公喜?”——什么事才能让你欢喜呢?答案朦胧而飘逸:“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山水总关情。青山秀色令我动容,想必,青山对我也有同感。于此,年华老去、知音难寻的哀感忽然消散。作者寄情于自然,以山水之秀丽自喻,不禁生出一番爽意洒脱。

结语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居士,是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

辛弃疾留下六百多首词作,成就斐然。他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善于虚实结合、今古对应,或直抒胸臆,或委婉寄寓。

词人对生命的省思、对大自然的倾情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探求,均展示出宽广、深远、不同凡响的境界,“词中之龙”乃实至名归。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Founder of Tai Chi: Zhang Sanfeng

    下一篇: 连美国副总统彭斯也引用的中国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