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立冬
2018-10-30

文︱美慧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四立”的其中一个,在每年阳历的11月7日前后。以天文学而言是指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开始。

中国历法中以“四立”作为四季的开始,即“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等。立冬的到来,意味著今年冬季正式来临。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了。

立冬物候
立冬时节,草木凋零的萧瑟,蛰虫伏藏的寂寥,在历代典籍或文人的笔下,皆有吟咏。

〈逸周书‧时训〉记载立冬三物候,曰:“立冬之日水始冰,后五日地始冻,后五日雉入大水为蜃。”意思是说,立冬时节一到,将呈现水冰地冻的现象,野鸡一类的大鸟也不多见,只在海边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

蜃就是大蚌蛤,到了冬天,野鸡少见了,有如潜到水里变身为大蚌蛤,这应该是一种诗意的说法,并不是说古人认为大蚌蛤是野鸡变成的。

唐代诗人元稹的〈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诗里,则如是描写了立冬景致:“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这首诗更将冬天的萧瑟景致描绘了出来。冬天的水结薄冰,带著冰的河水清漫,寒气逼人;由于天气寒冷,月亮显得特别纤弱,天上的一行行飞行的大雁群也让人觉得残缺;此时,在地冻前人们收藏起田里作物,野鸡(雉的别名)也不得不投进水中,化成了大蜃蚌。

天子迎冬行赏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人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立冬就和其他节气一样,反映气候变化及相应的物候情况,对农业生产有著切实的指导意义,其中,“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因昭示不同季节的到来,因此尤为重要。

古代皇帝号称“天子”,不仅是一国的统帅,同时也身负沟通天、人的使命,所以每当“四立”来临时,天子便须在当天率领满朝文武去郊外迎接,立冬是在北郊迎接,立春、立夏、立秋则分别在东、西、南郊迎接。

在郊外举行迎接仪式回来之后,天子还要对臣下进行赏赐,并对烈士遗属、孤寡老人等困难户给予抚恤。其余,像立春,立夏、立秋,也无不进行封赏,立春是对公卿诸侯大夫行赏,立夏是封诸侯,立秋则是赏赐军帅武人。

立冬习俗
古时特别注重二十四节气,而立冬代表冬天的开始,必须要妥善准备才能度过严寒,因此也特别引起重视。无论是帝王之家还是民间百姓都有特殊的立冬习俗,以下介绍几个立冬的习俗。

贺冬:亦称“拜冬”,是自东汉就有的习俗。东汉崔寔《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

到了宋代每逢立冬,人们便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则“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

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习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冬泳: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有了创新,像是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于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会用冬泳这种方式来迎接冬天的到来。

吃水饺:吃饺子主要是取其谐音——“交子”,因立冬是秋冬之交。闽中俗称“立冬”为“交冬”,也是这个意思。立冬时,包饺子还要蘸醋和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诗仙李白竟是外语高手

    下一篇: 乘风啸月 千古文豪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