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釶鼎 中部胸口与鼎盖的结合处,铸有二十四字铭文(见图一)。
图一
铭文下面铸有蟠蛇纹组合,与鼎盖外缘风貌大致相同。
此段蟠蛇纹下,铸一带状突出装饰,带上布陈突起的变形卷蛇纹。蛇纹极其精致、细密、规整。
带状纹饰下方,铸有八个由蟠蛇组成的兜形纹样“团队”,蟠蛇纹均由精致的卷绳纹及突钉纹、豆纹添光,精美之至。
双耳为吐舌、丰角的大离龙,龙身由鳞纹、乳钉纹、卷云纹、豆纹组成,俊美、神秘(见图一)。
吊环为兽面纹之鼻下垂吊物,正圆形,两面均由绳纹组合而成,兽面纹两目间的鼻梁两侧,各铸五个豆瓣纹(见图一)。
带状环围以下,鼎体开始向下环收。 收尾处铸三道环状突起,接着便略向外环张,直至形成图之托盘状插阶(见图一)。
鼎腹部由两条突出的环带将腹面隔成三个环面:最上层的风貌与胸部环带处大致相同,只是纹样组合“团队”向上环收,中环向上环收,下环向下环收,两环面的纹样风貌与鼎盖大致相同。
釶鼎的三足根部铸有美丽的卷云纹、卷环纹,期间密布细腻的卷线纹(见图一)。
釶鼎腹下铸有十二字铭文,自铭“釶鼎”、“考烈王”、“酓肯”(见图二)。
图二
此鼎完全辉映了楚王重器的精美、生动、神奇的风韵!是楚器完全突破了西周文化的庄严、肃穆风格之约束的实物写照!
楚器,特别是楚王室青铜器工艺水平之高妙,纹样装饰之精绝,造型艺术之理念的“天马行空”、莫测变幻,在列国中堪称先进、高端!其工艺技术造诣已真正达至炉火纯青之境地。
野史有云:“曾、楚重器四得一;洛都泼珠鬼见愁!”曾、楚,尤其是楚王室重器做工太过繁缛、精绝,故从制模到浇铸,有一星半点之憾便即报废,废品率奇高!预做四套模具,经浇铸之可能事故,以及模具之丝毫破损,最后有一尊成功大机率,也不是能够确定的!这也正是偌大的世界,偌大的青铜器、唐炸珠袖珍金器载量,而楚王室青铜器及唐皇室御用炸珠袖珍金器至今凤毛麟角的真正原因(见图三)。
图三
此楚考烈王“熊元”(酓肯)之釶鼎 ,乃楚国青铜艺术至今唯一的“样品”--也是绝品!是楚国青铜艺术不朽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