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看纽约
大纽约
白纸运动一周年 夹缝中的呐喊 绝望中的觉醒
【看中国综合报导】
引言:
随著时间的流逝,我们迎来了白纸运动一周年,这是一场汹涌的潮流,是年轻一代为 白紙運動一週年 夾縫中的吶喊 絕望中的覺醒 、为真相而奋起的声音。去年的这个时候,中国大地上涌动著抗议的浪潮,一群年轻的声音在夹缝中崛起,呼唤著自由的阳光,却也承受著风雨的洗礼。去年11月24日,乌鲁木齐居民小区发生大火,因封控导致救援延误造成10人死亡,将人民的不满群情推至高点;11月26日,南京传媒学院学生李康梦在校园举起白纸﹐悼念遇难者并抗议疫情封控政策,随后中国多地爆发反封控示威,白纸运动最终促使中共政府让步,2022年12月7日发布「新十条」,不再强调「动态清零」。
运动的力量:
白纸运动规模浩大,如同激流般穿越中国的21个省份、24个城市,覆盖了207所高校。年轻的抗议者们通过集会、游行、示威,手持白纸表达对过度防疫政策的不满。这是一场顽强的反抗,是对中共专制的反击,更是对自由的渴望。运动的具体形式包括集会、游行、示威、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罢工、市民帮助、呐喊、唱歌、涂鸦、白纸抗议、静坐、网路行动、突破网路审查、公民不服从等。其间北京、上海等地抗议民众喊出「不要核酸要自由」、「不要封控要自由」、「自由民主法治」、「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独裁、不要个人崇拜」、「习近平下台」、「共产党下台」、「平反六四」等政治口号,白纸运动被视为1989年的六四民主运动后最大的中国示威运动,也是促成当局叫停动态清零政策的导火索。国外在纽约曼哈顿也见证了数百人在华盛顿广场公园悼念火灾逝者的场景,最后演变成超过500人在哥伦比亚大学集会,以及上千人在中共驻纽约领事馆外高声要求共产党下台的盛况。
代价与选择:
然而,这场运动并非一帆风顺。这场「沉默」革命遭中共当局铁拳打压,多名参与者事后失踪、被捕,秋后算帐长达数月,新疆大火、白纸、乌鲁木齐中路等字眼也成为敏感词。抗议者们面对被捕、问话,不得不在压力下做出艰难的选择,按专门追踪内地维权案件的公民网路「维权网」统计,整场运动中至少超过有一百人被捕,当中能确认名字的有32人;许多抗议者锒铛入狱,其中有不少年轻女性,如网传南京传媒学院学生李康梦、26岁的北京出版社编辑曹芷馨和25岁的广州公益活动人士杨紫荆。部分人已经获释,有人则要取保候审,而尚有不少人仍然失联。目前有的人选择坚守内地,有的人选择走向海外,将呐喊延伸到全球。他们的选择,是对信念的坚守。
国际的关注:
白纸运动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国土之内,国际社会也关注著这些年轻的抗议者,关心白纸运动示威者的遭遇。去年12月欧洲议会通过决议,强烈谴责北京应对示威的手段、对和平示威者的迫害,且进一步呼吁成员国妥善保障境内中国难民安全,避免他们被抓或被「劝回」、引诱至可被遣返中国的非欧盟国。国际议会的决议是对中国声音的共鸣,是对人权的坚定支持。今年11月25日纽约市政府公园旁的英雄峡谷(Canyon of Heroes),纽约华人们举行了一场纪念活动,以接力形式继续白纸运动,他们用传单、明信片,高喊「打倒共产党」、「自由中国」的口号,呼应著远方的自由之声。
白纸背后的故事:
白纸运动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乌鲁木齐的大火,这一火灾因封控导致救援延误,不仅导致10人死亡、9人受伤。这场悲剧让人们觉醒,让不同族群的人走到了一起。今年他们在海外的集会中,用白纸追忆火灾的遇难者,更是在呐喊中表达对中共政权的不满。维吾尔族律师说,白纸运动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让不同族群的人团结起来,共同呼唤自由。
反思与希望:
这一系列的抗议活动,揭示了中国年轻一代从被动到主动的觉醒过程。他们不仅仅是反抗,更是为中国人的自由而发声。白纸运动的纪念活动不仅是对火灾遇难者的悼念,更是对中共政权的抗争和对人权自由的呼唤。在这份呼声中,他们成为了自由的使者,希望这场运动的影响能够持续深远,为中国社会带来积极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