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中国新闻
习近平“双强战略”霸气登场,超毛追马?
星期五,新华社发表了万字长文,一口气给习近平送上了八个头衔、八顶帽子。星期一是19大以后中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第1次会议,一口气就通过了16个文件,审议了一个文件。所以真说的上是新政策、新思想、新头衔、新帽子大批发。
今天主要想说新华社给习近平安的那八个头衔,除了标题里面所说的新时代领路人之外,在文章中还提到的另外七个开创性的领导人、伟大斗争中形成的党的核心、有担当的国家改革发展战略家、重塑军队和国防的统帅等等、等等。今天我也没有时间把这八个头衔一一拿出来点评,所以咱们赶紧进入正题。
我今天想说的是新华社给习近平送上国家改革发展战略家这顶帽子的同时提到的一句话,说习近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大家不要小看这句话啊,我刚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虽然不敢说把眼睛给亮瞎了,但是还是很缓了我好几下,所以我使劲揉了两下眼睛又多看了两遍确保我没有看错。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说他就是指习近平,力图使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最终都能超越资本主义,这体现在他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上。
这个理论上的话咱们不用过多去解释,因为多数读者可能对这个理论名称不敏感。但是我得强调这句话了不得呀,你仅仅从这句话来看,说习近平想比肩毛邓,那实在是小看了他的宏图大志。要知道政治经济学是共产党的基础学说之一,共产党的经济世界观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注意啊是马克思的名字来命名的。马、恩是创立了学说,赋予了共产党灵魂和思想;列宁是创建布尔什维克党,赋予了党本身他的身体和肌肉。再往后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谁都没敢说创立了政治经济学。他说破大天去也只能是运用、发展和中国的什么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现在说习近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那就不只是比肩毛、邓了,简直是要直追马、恩了,所以这个话题我们今后确实很值得用很多期节目从不同角度来说。
今天的我想拣最关键的说,就是目前我认为最关键的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个提法从2016年开始就有了。国家行政学院为此还专门出了一本书,但是他现在还只是处于相当雏形阶段的学说。体制内的学者在给他初步做添砖加瓦的工作,在世界范围内他还不是被当做一种学说来认真对待和探讨。因为他所针对的那些问题,就是这种所谓新的政治经济学要解决的那些实际问题,现在还看不出来这种学说是怎么运用的,成效是什么。
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中,我觉得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信条,就是关于市场和政府在中国是什么的关系。他说自由市场经济是主张强市场弱政府,计划经济的是反过来了主张强政府弱市场,好像市场和政府这两种力量总是一削一长、一强一弱的关系。于是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张是我们主张强市场强政府,两个都强。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啊,很有开创性,颇有点与众不同、独步天下的感觉。
咱们不讲理论,说它的实际应用。强政府强市场,这个双强原则在实践中体现为什么呢?我们之前不是说吗,习近平的经济政策他是跟著问题走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习近平面临的一大难题,所以双强原则,强市场强政府原则在这个问题上体现出来的政策就是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造。在农村的这个脱贫和解放农村人口城市化,这个问题也是习近平面临的一大挑战,所以强政府强市场的双强原则在农村问题上体现出来的就是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这个混合所有制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都是政府推动的、政府主导的、政府控制的,他当然都是强政府的体现。但目的呢,那他又是想增强市场在这个国有企业改革和农村土地经营这个过程当中了发挥更多作用。你像民营企业让他入股国企事吧,变成混合所有制的组成部分。它带进了新的资本也带进一些新的经验,那是不是可以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呀。所以这是强市场的体现。
农村土地是把他的经营权和承包权分开,事实上农民就可以当二房东了,就是转租土地给别人,或者它是以自己承包的土地经营权入股,大家合作经营分享经营的利润。那这个土地作为一种资本是不是就可以盘活了就可以流通了,他是不是就是你市场的力量推动这个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就不再是简单像以前以家庭为单位的这种小规模经营了呢。而且他不用像50年代以政府的力量强行搞人民公社,那么这是不是政府和市场两者都发挥了自己的长处,都成了一个强势的力量,两全其美了呢。
但说到这些结果呢可能会比较让人激动,这个设想是不是很天才。不过先别激动,咱们把混合所有制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这两个事拆开来详细的说一说。稍微拿一个不那么大倍数的放大镜来看一看他。先说这个国企改革的混合所有制,把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混在一起,这个设想最初的动机,他其实是想给低效的国有企业解决融资的问题,所以咱们得把这个来龙去脉简单梳理一遍。
就是国有企业长期经营不善,然后他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就是从国有银行贷款。你老让国企从国有银行贷款,他借了钱又还不上又继续贷款,这不是两头亏吗。国有企业这头亏,同时也拖累了银行对吧,把它也弄亏了,最后怎么办呢?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非得放一头,政府他肯定是先保银行。这个事它事关全局稳定,关乎政权的稳定。可是你说国有企业政府能愿意把它扔出去私有化拍卖了吗,那党肯定是不甘心嘛。
所以国有银行不能够再无限制的给国有企业贷款了。但是要找一个替代渠道,首先想到的是利用股市给这些低效的国企直接融资,他或者把国企的某些业务单独剥离出来,IPO发行新股上市。或者已经上市的国企再配发新股,扩大资产规模。总之这个国有企业姓党,证监会也姓党,自家人不能够照顾自家人,盖章这个是应该不算太难。
但是2015年股灾相当于给股市这口锅凿了个窟窿,给这个方案以及大打击。就是用股市换银行给国企输血的这个方案的可行度他就降低了,再那之后才是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迫切性才上升了。就是国有企业等钱啊,就得赶紧的,民营企业老板你们来入股啊,从你们兜里掏钱。也就是说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逻辑脉络是先让国有银行来填国企的窟窿,好这招不行了,找股市全体股民出钱来填。股市再玩砸了就把眼光投向了民企的老板们,你们来当接盘侠吧。
但也有人说这个民企入股也没什么不好嘛,入了股可以分红,也是有钱赚的,有投资收益的吧。但是我们得先琢磨一下这个事的由来,你说要是投资国企前景看好,那国有银行你继续接盘就好了,你干嘛扔给股民的。好,股民当接盘侠也砸了,再扔给民营企业老板。那咱就先不说短线炒作,咱就说抱定一棵当股东的心,请问您有吗?如果你没有的话,那么中国的民企老板们个个都是人精,你觉得他们会相信吗,你觉得他们会觉得当这种股东有多么好的收益吗。这是一方面啊,再有一方面。强政府,就是混合所有制以后国企是姓国还是姓民?那他当然还是姓国的,就是他还得保证是政府控制的。那民营资本的股东的股份加起来也不能够达到控股的程度,那你就相当于是让民营企业老板们出钱,当个没有办法影响决策的股东,他只负责出钱不管事,那请问你觉得他们有积极性吗?
我担心的事还有另外一个,就是国有企业要引进资本,可是同时他又要限制民营企业的股份的比例。比如说你现在只能在目前股本基础上增发一个20%的新股,那你引进半天你也引进不了多少资金啊,不见得能填上你国企现在需要的资金窟窿。
所以我担心的是政府有无限的权力修改规则。像今年9月份的联通混改,他发行前的新股占发行前股本的42%,就远远超过了20%的规定了。但是证监会说这是特例,可以不受规定的限制,规则可以不算数。有权利背景的企业想怎么干,堂而皇之的就可以怎么干,反而是监管机构要配合他。这个很令人惊呆是吧。
好,既然这都可以,那我就再开一个脑洞。今后他也不直接说破例了,因为破例这事情毕竟很招人恨吧,可以多转一个弯。就是还是按原有股本的20%这个上限来增发新股,但是你只增发20%捞不了多少钱嘛。好,他现在发行新股的价格他可以自己定价,他比原来那个老股份的流通价格高两倍、三倍、四倍。他就横眉冷眼说,现在混改有利好消息、刺激市场,我的新股就值这么多钱,市场就认可。那你上哪说理去?总之他也是摊派给你们这些民营企业去买的,这叫定向增发,不买不行。他背后是国资委,你敢不听啊,那你还想不想混了。
也可以两个办法混搭,就是一方面可以扩大这些国企增发新股的比例,把这个20%的限制取消了,只要保证混改以后国资仍然是控股,要发行多少新股你们自己定。同时这个新股的发行价还可以高的离谱。就是你民企不来当股东不行,你来当股东就得狠狠敲你一笔,敲你一笔以后,你还不能当控股股东说了算。怎么样?狠吧。那你民企咋办呢?第一招就是跑路,把资产转移出去。但是现在把门关上了,关门打狗也不准你转移资产,怎么办?那总之就是你自己去想办法了。你怎么胡吃海塞把他消费掉、把它糟践掉,总之等政府来找你当那个冤大头股东的时候,你就可以两手一摊,你们来晚了,我没有钱了。
这么做的结果只能是百业凋敝,反正赚了钱你也是被打秋风了,那你就没有挣钱的积极性,没有集聚和增长财富的积极性了嘛。地位的格局是确定的,就是市场的参与者他们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政府既是规定的制定者,又是监管者,他又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不管你把国有企业的资产价值高估还是低估,最终结果都是有利于国企的嘛。民营企业再怎么算也算不过你们,在市场上他是二等公民,这个的位置确定的。你吃肉,他只能喝汤;你喝汤,他只能跟著闻闻香味。
这个地位的格局不改变,他怎么可能是强市场呢?它只可能是一强一弱嘛。
再说这个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当然听起来也很美好啊,农民伯伯现在可以当二船手、二房东的吗。农民过去以家庭为单位承包的土地,他自己不耕种,它可以全部或者一部分转租给别人了,他也可以以这个经营入股,交给别人来经营。就是除了他自己在地里种农作物出售之外,这个土的他现在还可以给农民带来资本性的收入。他不仅仅只是一种生产要素了,他成为一种资本要素了。这是不是很令人激动啊?但是且慢,你不是要强政府嘛,强政府那你得保障政府对中国广大农村的控制。所以土地所有权是不能改变的,农村土地仍然是归国有或者集体所有。请问谁行使所有权呢?当然就是充当土地承包合同里面发包方那个位置的人,一般是村委会。
土地不是归农民自己私有的,这个前提咱们一定要明确。问题来了,土地不是归他私有的,农民相当于当二房东。二房东对房子不心疼这是全世界的通病啊。比如说我是个农民,今年70岁,我把我自己承包的土地转租给别人10年。那我就打个小算盘,10年的收益算一算我基本上也够用了,就是10年以后我80岁了,只要我能活到那一天,那我就搬到县城里去住,有这笔小钱养老就够了。那在这10年当中,从我手里租了土地的那个人他怎么用农药,怎么用除草剂,怎么用化肥糟蹋这个土地,我也不管。10年以后这个土地是不是还适合于耕种,我也不管。只要他在这10年之内把该给我的钱一分钱不少给我就行了,我有这笔小钱养老就够了,我就可以住到县城里去了。
但有人说这样也不怕,出现这种情况,转租土地的人他还要给村委会签一个合同。可是村委会主任的身分和那个国有企业的经理是一样的,它只是国有或者集体财产的一个保管者,那个财产也不归他,他也没有积极性来维护啊。村委会主任一想,10年以后我在哪?我很可能早就不干这个村委会主任了,这土地10年以后的质量是什么样跟我有什么关系呀?我管他那个干什么,只要你多给我点好处,我睁只眼、闭只眼,你怎么糟践这土地,我也就放过去了,我就不管了。
但是我们反过来看,如果农村土地是私有的,这个农民他是可以让自己的家人来继承这块土地的,那他肯定就能上心了,对不对?从你手里租土地的人他瞎糟践这个土地,你肯定就不会不管了,对不对?所以在土地所有者缺位的情况下,目前是国有或者集体所有。你紧紧让这个经营权流转,那农民伯伯们干劲十足的当二房东,他会带来许许多多的问题。
说到这就不断有人质疑我说,你提问题提了那么多你有什么解决方案?这还不是明摆的吗,还要什么解决方案?有序的实现土地私有化。那对国有企业,那就是有序的拍卖国有资产,实现国企的私有化啊。
解决方案从来都不复杂,就是当事、掌权的人你想不想做,愿不愿意做的问题。总有人说中国政府做什么你都反对,人家改革你也反对,不改革你也反对。不是这样的。如果中国政府的改革目标是私有化,那我肯定不反对呀,我肯定赞成啊。要是中国政府今天纠正历史冤案,认可普世价值,保护人权,给那些被镇压迫害过的民众昭雪,追究有罪责的人,给受害者国家赔偿。那我肯定不反对呀,我肯定赞成啊。所以啥叫中国政府干啥事你都反对,那是好多得人心的事他们没有做,也不愿意做。
说回到私有化。搞私有化改造,那最起码没有理论上的难度的,总比你创建一套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省脑筋。所以说白了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句话就可以总结,这叫两头都想占。所有市场经济的好处都想要,同时共产党的权力一点不能放松,就这么一句话就这么结了。关于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今天先聊到这,我们以后还有很多机会会说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