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信号?龙头党媒:舆论漩涡中的“电力一姐”李小琳
2015-06-28
又一次,李小琳被卷入了舆论风暴的中心。

据环球人物杂志报道,2015年6月18日,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下称“中电国际”)举办“三严三实”专题党课,李小琳以党组书记、董事长的身份作了题为《践行“三严三实”助力“光明事业”》的专题讲话。这是她被爆未进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下称“国电投”)领导班子名单近半个月后的首次亮相。
当时,她的“出局”一度让不少人大跌眼镜。

因为身居中国电力行业高位,加之来自家庭的耀眼光环,李小琳一直就是焦点人物。从高档的穿着到低调的丈夫,从“涉保险交易”到“圈地”传闻,围绕她的话题从未间断,有关她的每一个细节,总能牵动公众的神经。

曾是国电投副总热门人选

5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家核电”)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下称“中电投”)重组成立了国电投。当天,国家核电与中电投官方网站同时贴出公告,确认了合并事宜,并记录了合并后领导层的变化:当天下午召开的国电投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上,中组部副部长王京清宣布,由原国家核电董事长王炳华出任国电投董事长,原中电投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孟振平任国电投总经理。

考虑到李小琳已在能源行业工作数十年,加之其特殊的家庭背景,业内人士曾普遍认为,她会在此次重组中占据先天的优势,成为总经理职务的有力竞争者。“退一步说,即使总经理没当上,继续当新集团的副总,也不奇怪。”当时在业内流传甚广的人事安排版本中,李小琳是“仅次于孟振平的副总,也就是集团的‘三号人物’”。

但事情接下来的发展,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

6月2日,国电投党组召开了第一次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据《财经》杂志透露,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国资委副主任刘强“口头宣布”了李小琳的去向——前往大唐集团担任副总经理。有媒体援引一位消息人士的说法称:“此次人事变动在宣布之前被严格保密,李小琳本人也是直到开会宣布之前才被告知人事变动结果。”

随后,《环球人物》记者从中电投官网了解到,6月5日,国电投召开第一次领导班子会议,王炳华、孟振平及其他8位党组成员尽数亮相。他们分别是中电投原副总经理余德辉、余剑锋、夏忠,原纪检组长邓文奎,以及国家核电原副总经理马璐、时家林、魏锁,原总会计师王益华。8日,中电投召开2015年6月份月度工作例会,孟振平、余德辉、余剑锋、夏忠、邓文奎参加会议。接连两次,李小琳的名字都没有出现在官方新闻稿中,这也被外界解读为其“出局”国电投领导班子的明确信号。

9日一早,有媒体致电大唐集团,求证李小琳职务调动一事,得到否定答复。但有消息人士称,此事并非空穴来风。“上周主管部门就和大唐集团打过招呼了,但李小琳本人至今未到大唐报到。”这位消息人士对媒体表示,由于任命文件尚未正式下发,因此并不排除后续有变化的可能性。但也有另一种说法:按照央企领导任命的惯例,新的任命虽尚处于个人征求意见阶段,但一般来说最终还是“要服从组织安排”,往往没有太多个人情感可言。

曾有消息称,李小琳调任大唐出于组织对新公司的定位考虑:“重组后的国电投将主要继承两个集团的核电资产,更凸显其核电业务属性,而非中电投的五大发电集团属性。李小琳的工作经验在于火电和新能源。考虑到战略布局和李小琳所擅长的领域,去大唐集团也是各得其所。”但一位电力行业资深人士却表示,作为大型综合性的能源企业,火电和新能源仍然是国电投的重要组成板块,这个说法在逻辑上经不起推敲。

“电力一姐”炼成记

因为家庭的关系,“电力”二字在李小琳生活中早早就出现了。她的父亲李鹏,在成为国务院总理前,曾任中国电力工业部部长,母亲朱琳曾任华北电力局外事处负责人、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驻北京办事处主任。

按照李小琳自己的说法,她自小就是父亲的“跟班”,十几岁起就跟着父亲去很多电站考察。“当时中国较大的水电站、火电站我都看过,非常熟悉。”看着父亲头戴安全帽指挥工程技术人员施工,她萌生了一个念头:“长大后也要像父亲那样,头戴安全帽下一线,指挥千军万马。”

关于早年的经历,李小琳曾在接受采访时笼统提及:在电力技术学院当过老师,在华北电力公司当过调度员、技术员、工程师,之后又调入了能源部。1984年,李小琳在23岁那年从华北电管局调入能源部任国际司经贸处副处长。

1988年,李小琳获得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后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学习管理,为期两年。斯隆商学院的名气和影响力,一度超过了哈佛商学院,克林顿担任美国总统期间所倚靠的经管智囊团成员,多半出自这里。

学成归国不久,李小琳调任电力部国际司经贸处处长。她发现,境外有人想利用中国电力行业的概念做基金,便给部长写了一个报告,表示“国家发展需要电力先行,但资金缺口至少2000个亿,建议在境外成立一个受法律保护的规范的公司,即成立‘正规军’,把国际上大的基金、财团吸引到我们这里,参与中国的电力建设。”这个建议,得到了领导的肯定。

1994年,为了建立统一的对外融资平台,李小琳被电力部抽调到香港参与筹建中电国际。公司成立后,她担任中电国际总经理助理,后升任副总经理。此后,李小琳的升迁之路,几乎与电力行业的大动作神同步——

2002年,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原有的国家电力公司按“厂网分开”的原则,被拆分为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即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电、华电、华能、大唐和中电投。次年,李小琳始任中电投副总经理,及任中电国际总经理。

2004年10月15日,由中电国际控股的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力”)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五大发电集团中第一家红筹股上市公司,市值近百亿,李小琳担任首席执行官。她由此成为香港H股、红筹股上市公司中唯一女性CEO,被称为“电力一姐”。

2008年元旦,原中国电力董事长王炳华离任,李小琳接任,成为中国电力的女掌门人。

时尚还是奢侈

同样是在2008年,“电力一姐”李小琳还多了另一个身份标签:全国政协委员。以此为开端,她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横跨政商两界的焦点人物。

2008年3月3日,李小琳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甫一亮相,她就因为一条法国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V)的粉红色围巾成为全场焦点。那条围巾上缀满LV品牌标识,高调彰显着它的奢侈品身份。

有媒体调侃说,李小琳“满脖子LV”。也有媒体翻出几年前《名仕》杂志对李小琳的专访文章,指着其中那句“对于李来说,美丽的重要性几乎与事业等同”,大呼李小琳果然“爱美丽”。那篇文章中还有一个细节:“在镜头前,一套高贵的蓝宝钻石项链、耳环,配上蓝白色绢质衬衫和同质外套,这典型的‘小琳风格’,已为金融圈的专业人士所津津乐道。准备正式拍照时,她先是穿上黑色长裤和黑色高跟鞋,然后很细心地问记者:‘配衬白色裙子会好看一点吗?’”

自此,李小琳凭借极其讲究和张扬的着装风格,牢牢占据着时尚媒体的显着位置。“李小琳穿什么”成了热议的话题。

2012年3月5日,李小琳以一件粉色西装搭配长款珍珠项链,亮相当年全国人大开幕式。某时尚媒体分析,这件西装来自意大利顶尖品牌璞琪,官方售价约1.4万元人民币;项链来自香奈儿,市场售价为6000至8000元人民币。

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李小琳选择了白色连衣裙搭配同色外套,看似低调,却被内行人一眼看出,这身行头出自法国著名高端定制品牌阿瑟丁·阿拉亚。该品牌以出色的剪裁和材质闻名,价格不菲,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时尚达人维多利亚·贝克汉姆等都是该品牌客户。

最具争议的一次亮相,是在同年10月28日中国妇女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当李小琳身着一件“皮草”步入会场的照片通过网络流传开来,顷刻引发网友们关于“保护动物,抵制皮草”的抗议。但大家很快发现,这件衣服既不是“皮”也不是“草”,而是来自意大利著名设计师罗伯特·卡沃利的2013秋冬系列纯棉印花外套,售价4120欧元,折合人民币3万多元。

几乎每一次公开亮相,李小琳都将自己对奢侈品牌的钟爱演绎得淋漓尽致,风格也从青春粉嫩到干练商务各不相同,以至于有媒体送给她两顶形象的“帽子”:政治界的蔡依林、土豪中的滨崎步。

或许是感受到了外界探究的目光,以及对她“阔绰装扮”的议论,从2014年起,李小琳转变风格。当年两会的报道中,有关她的仅一篇,题为《李小琳低调现身两会,未穿名牌手拿环保袋》。到了2015年,她还是提着同一个环保袋,以一身看不出品牌的黑色西服搭配白色衬衫亮相。

传闻中的利益纠葛

从1994年受命创业,到2004年中国电力上市,再到如今,20多年中,李小琳带领中电投的旗舰企业取得了一番成绩。

在中国电力的官网上,有一份李小琳今年3月18日以董事局主席的身份致各位股东的报告,报告显示,“本集团(中国电力)去年的年度售电量及净利润分别达589.57亿千瓦时及人民币36.42532亿元,两者均创历史最高”。

李小琳还一直着力新能源的建设。2006年,中电国际旗下中电新能源成立,并在香港上市。几年后,中电新能源在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拥有了包括垃圾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五大领域共百亿资产。在全国政协会上,李小琳每年都有关于新能源的提案,比如加大科研、加大自主创新,加大新能源与智能电网的研究,帮助新能源走到千家万户,等等。

但在另外两个传闻中,李小琳却因为与公共利益的纠葛备受质疑。

2013年10月,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李小琳曾协助苏黎世保险公司获得新华人寿的股权,涉嫌收取好处费。而当时,“距离外国公司与中国开展合法的投资保险产业尚有4年时间”。

这篇报道称,1995年,在瑞士联邦主席访问中国期间举办的国宴上,“李小琳介绍苏黎世保险集团高管与中国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赵竑(音同宏)、张宏伟、关国亮三人认识,这三人在新华人寿拥有控股权”。此后,苏黎世保险向位于巴哈马群岛上的一个瑞士信贷账户打入1690万美元,并完成购入新华人寿将近1/4股份的交易。这笔钱被用于以“零花钱”的形式“行贿多位中国官员”。但报道并没有指出李小琳具体参与交易或者从中受益的证据。

2011年,张宏伟在美国一家法院对赵竑提起诉讼,其中一条指控,就是其倾吞了苏黎世保险支付的部分资金。在两人的法庭纠纷中,赵竑解释了公司获得这笔资金以及处置资金的来龙去脉。而李小琳的特殊身份,成了一支强力催化剂,使这起普通的民事诉讼案在国内备受关注。

面对接踵而来的质疑,张宏伟很快发表声明,称“李姓女士”从未参与相关企业的任何商业行为,并指出国外媒体报道所提及的公司向多名领导人贿赂事宜,“纯属造谣,系造谣者为掩盖自己侵占公司资产采取的嫁祸行为”。

2013年10月11日晚间,中电国际发布官方微博,称受公司董事长李小琳的委托发布一份声明:“1.李小琳未与任何保险公司有个人往来,也不认识什么保险公司的人;2.网上关于其涉及什么保险交易的谣言,纯属恶意卑劣的中伤;3.其本人保留追究造谣者、传谣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14年2月底,香港《亚洲周刊》刊登文章,称李小琳曾通过3个月的运作拿到5个博鳌土地项目的经营开发权。报道指出,从2013年1月任海南省副省长至2014年2月被调查,冀文林在1年时间里,从分管的海南博鳌项目中拨出近千亩、总价值过百亿元人民币的土地,批给一家在海南注册仅几个月、注册资本仅1万港元(约7900元人民币)的港资公司,而这家公司的投资方是李小琳任董事的港资私人公司。

“电力一姐转战房地产”的消息传开后,人们一度以为,李小琳会仿照此前的处理方式,由公司官微出面澄清了事。但4月4日,李小琳到香港出差,借接受香港《文汇报》采访的机会,对传闻作出回应。采访过程中,她措辞坚定地表示,自己从大学毕业就进入电力系统工作,30年来没有一天离开过公职,“做的事业肯定只和电力系统有关系”,中国电力旗下所有企业均未从事房地产业务,“绝对没有!现在不会有,以后也不会有。”

针对《亚洲周刊》中提到的“李小琳任董事的港资私人公司”,她表示,上市公司有很多投资分布在世界各地,因此会有不同的结构安排,但以个人层面而言,“我自己没有离岸公司”。李小琳还指出,有关报道“把公职和私人混在一起,是混淆视听”。

采访过程中,李小琳多次明确表态,称此前的报道充斥“不实之词”,是有人以“不干净的心理写出了不干净的文章”。当被问及是否会求助于法律时,李小琳表示“一定会保留对此进行法律诉讼的权利”,但随后又笑笑:“谣言就是谣言,经不得时间,也经不得阳光,我要做这么多事情,让它自生自灭吧。”

屡受质疑的背后

李小琳之所以屡受质疑,与她所在行业的特殊性不无关系。

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电力行业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各行各业的生产建设乃至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因此,我国电力行业一度由国家垄断经营,后经过电力体制改革,逐渐引入竞争。

李小琳进入电力行业的这么多年,正是中国电力工业高速发展的阶段。有权威数据显示,到2014年,我国凭借55459亿千瓦时的总发电量,以及13.6亿千瓦的发电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小琳作为“涉电央企巨无霸”的掌门人,一举一动自然会被放到聚光灯下,并很容易引发一连串的连锁效应。

行业背景之外,耀眼的家庭光环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有些人觉得,领导干部的子女受到提拔,大多“不是靠自己的真本事”。李小琳曾在接受《环球人物》采访时感慨,一个人的出身是难以选择的:“一个人出生在比较好的家庭,如果没有自己的努力,只靠父辈的影响,即使给了你这个位置,你也是扶不起的阿斗!”她还强调说,对自己而言,“能力之外的资本都等于零”。

相比之下,李小琳的丈夫和女儿就“神秘”许多。在多次接受采访时,李小琳都提到:“我非常庆幸自己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有一个兄长般的先生和一个朋友般的女儿。”她甚至会进一步描述和丈夫的相处:“我是个喜山乐水的人,我先生会因为我的爱好而喜欢摄影,每次我们出去旅游,他就会从专业摄影师的审美角度,为我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每次,李小琳会把丈夫拍的相片整理起来,每张照片还配上诗句、散文。“到目前为止,我和家人的照片能装满整整一个大立柜。”对于先生的姓名、职务,她却从未透露更多。

媒体2012年5月刊登的一个专访稿件中,有这样一句话:“她和先生是青梅竹马,在两个家庭之间,更是有着三代人的交情。”一年后,某门户网站女人频道以《“电力一姐”李小琳:与丈夫青梅竹马》为题,对这一说法进行了补充报道,并首次点出李小琳先生的名字,刘智源。

按照某门户网站女人频道的说法,刘智源的爷爷刘伯坚和李小琳的爷爷李硕勋都是四川人,又都是中共早期牺牲的烈士。刘智源的父亲刘虎生,是1956年全国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也是那个年代全国知名的“刘虎生车刀工程师”。他曾担任中国兵器工业部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智源本人生于1958年。

谜样的家庭、谜样的争议。这一次,在简单亮相后,李小琳面对新一轮的舆论漩涡,选择了沉默、不解释的态度。至于她的下一站,则依旧是个谜。


来源:人民日报之环球人物杂志
    来源: 人民日报之环球人物杂志 责编: Lisa

    上一篇: 金钟:一头白发 两个四人帮

    下一篇: 南方电网副总利用内幕炒股 8年稳赚不赔(图)


    相关新闻

    一周点击排行
    过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