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沉船变成献礼事件
2015-06-08

6月1日晚间的长江游轮翻沉事件,已经没有悬念。456名乘员中,只有14人生存(其中包括弃船逃跑的船长和轮机长),其中12人属于自主逃生,轰轰烈烈的救援成果只救上来2人。随着船体被吊上水面,盘点下来还有几十人失踪,也就是被江水冲走了。

沉船事件从开始一进入公众视野,就受到严厉的舆论管控,中宣部接管了本次舆情操纵事件。新华社、央视和当地党媒开始生产符合需求的宣传产品,然后输入到全大陆的媒体网络中。从结构上看,这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宣传灌输,为的是把悲剧变成献礼事件。

所谓献礼事件,就是通过灾难来歌颂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具体来说,就是歌颂共产党领导救援的决心,衬托领导人的光辉形象,肯定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就需要采用“高、大、全”的宣传手法,凸显救援,排斥灾难悲苦。

为此,沉船事件宣传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制造了不少“英雄”典型。他们包括潜水员,原因是他们“无数次游过悲伤的水域”;包括国家总理李克强吃盒饭的照片,以及在雨中被打湿的头发,莫不大力称颂;甚至将弃船逃跑的船长,也塑造成抗风自救未遂的行动派。

这种塑造英雄的手法,是一种精心编制的转移焦点方式。它试图将灾难的问责变成一个边缘性的问题,而我们知道,此次沉船有过很大的改装,对船体的重心有过大的改变。另外,同样气候下、同样江域有其他游轮采取了正确的处理方式,人船无虞。

通过大力强调救援的艰巨和优越性,在宣传中将人们的视线转到“感动中国”的模式上。为了实现这个分支目的,中宣部属下的网评员——俗称的五毛——对构成文宣威胁的社交媒体进行了轮番“灌水”,用一致的口径冲刷质疑声,以实现舆论上的一律。

吊诡的是,在这样的文宣氛围中,遇难者及其家属在媒体上“消失”了。这部分的信息呈现基本上只能靠港台媒体和外国媒体呈现——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李克强批准外媒进入救援现场?这是需要详细阐释的问题。总的回答是,中国文宣已经不在乎外媒,它专注在国内洗脑。

从稀少的信息可以看到,遇难者家属——本次沉船事件中有能力冲击文宣防御的人群——已经被纳入了严密的人盯人网格化维稳中。他们的声音被消音,成为发生在陆上的又一次“沉船事件”。只有控制住这部分人,才能确保“献礼事件”按照既定的剧本走下去。

在这样的文宣状态下,一切被视作挑衅的报道方式都被压制。有调查记者发现轮船公司在销毁文件,但是记者迅即被警方控制,并且加之以寻衅滋事的名目,实际上就是防止真相从可疑的轮船公司这里被撕破。为了确保沉船“献礼”,当局已经是无所不用其极。

最凄惨的是442名老人、妇女和儿童,从80多岁到3岁,他们的死亡原因已经被预设为龙卷风的天灾,必定也被埋葬。别看遗体出水时受到鞠躬对待,只不过是形式上的东西,只要灾难本身未有严肃、全面的追责,沉船作为献礼事件的动机和操作就不会被更改。



来源:东网,作者:傅桓
    责编: Lisa

    上一篇: 黑幕才刚撕破 曾庆红儿媳搅动官场(图)

    下一篇: 薄熙来金主徐明将获释 媒体删稿藏蹊跷(图)


    相关新闻

    一周点击排行
    过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