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大银行都缺钱 意味著甚么?
2017-04-02

(Fotolia)



新闻背景:国内金融机构都料到了资金面会紧张,但没有想到会这么紧。北京时间3月20日16:30之后,依然有金融机构交易员在“跪求”资金:“只要是资金,不管期限,不管价格全都收。”一名农商行交易员自述,从早借到晚,一直借到了下午5点多。相关财经记者从市场多名交易员处获悉,最严重的是,以往都是小型银行融入资金,大行拆出资金,大行不差钱。而本次截然不同,包括中行、建行、交行和邮储在内的大行也在借钱……


国内的银行怎么了?大银行又怎么了?


以前,一般都是大银行拆出资金,小银行再融入资金,借以盘活流动性,弥补资金头寸的不足;但现在,国内大银行的资金也倏然之间变得吃紧了,唯一能依靠的还是央行这个源头。很显然,这就需要央行继续不断地投放基础货币,增大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是,就会一步步地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看似这条路已成按部就班的态势,逻辑性似乎也充分,但问题是:路径会不会真的如此简单呢?


这就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核心问题——央行的印钞机中印出来的到底是甚么?是货币吗?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做出肯定的回答。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央行印出的其实就是纸张——当然,人们都会说这是“纸币”。


那么,这些纸币是如何变成具有真实购买力的货币呢?焦点就在:商业银行!


当纸币经过商业银行贷出,并投入到经济生活当中之后,就会不断产生社会财富的增加。社会财富增加、增值了,这些纸币就具有了对应的购买力,于是就摇身一变成为了市场上的流通货币。

现在再回到原来的问题上:大银行融出的是甚么?就是货币。因为流动性充足,就可以融出,他融出的是货币。因为资金经过这般融出融入的运营之后就会产生利润。由于大银行的盈利相对较多,流动性也充足,这种操作方式意味著刺激了信用创造,意味著生产会发展,意味著物资也丰富,意味著通胀可以受到物资丰富的制约。所以,小银行融入资金,大银行融出资金,几乎都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常规经济活动和既成事实。


可现在的情形是,国内的大银行竟也缺钱并开始借钱了,这意味著甚么呢?


大银行开始缺钱,意味著经济活动正在大幅萎缩,由此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


第一,大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了影响,出现了问题。资金没有了流动性,无法再刺激信用,不能再创造出社会财富、衍生货币。那么,想通过丰富的物资来压制通胀的经济原理就难以发挥效应。


第二,如果央行出手,“资”助、拯救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实际上就是通过没有对应物质财富的人造纸币来应对危机。那么,向市场投放的是纸张,毫无疑问,也会自然而然地同时带来恶性通胀。这其实就是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机制。

第三,商业银行都是有杠杆的。如果央行投放一张纸,商业银行经过杠杆放大之后,就会使这些纸张乱飞乱舞。这会导致甚么样的直接后果呢?货币空心化、并且加速贬值。


大银行融出资金和央行融出纸币,差别就是如此的不同,数量的差别仅仅是矛盾的一方面,本质上的区别才是要害所在。所以,现在不断有人说,中国经济的未来是通货紧缩,而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经济恶化的实质在于:恶性通胀!
   
其实,纸币就是纸张,和冥币的不同之处在于:纸张的质量、图案的设计和防伪技术的具体应用。当然,我们在这里分析的这些经济学原理,天朝的教科书上永远都不会明说的。在他们看来,多一点经济学上的白丁,对他们的愚民统治难道不是更有利吗?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中国资本市场出现“黑洞”

    下一篇: 万家文化被“弃壳” 股价大跌套牢散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