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莲
(Fotolia)
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不仅是记载山川风土的地理风俗志,更是荟萃方外珍奇、阐发要道妙论的博物之书。但两千多年来,书中的记载都被认为是神话传说或是古人的奇思异想。
古本《山海经》已无从考证,现今能看到的是西汉刘向父子整理的删减本。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涉及了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历史、医药、民俗及民族各个方面的内容。记载了100多个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信息。其中对于动物的记载,就有277种之多,怪异之物更是闻所未闻,以致于近代以来有很多中国人认为,《山海经》不过是古人奇幻瑰丽的想像,荒诞不经不可信。
美国学者证《山海经》不是神话
而有一位美国女学者亨利艾特.墨茨(Henriette Mertz),却对中国的这部奇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研究了《山经·东山经》中记载的四条山系后,默茨根据四条山脉的距离里数(3里折合1英里),以及书中记叙的相关物产,严格与北美洲地图的诸山峰一一对照,发现两者有著非常准确的对应关系。这位学者由此认定,这里所描述的应该是美洲大陆,具体就是美国中部和西部的洛矶山脉、内华达山脉、喀斯喀特山脉、海岸山脉的太平洋沿岸。
为了验证书中所述,墨茨决定要像中国古代旅行者一样,亲自用双脚去丈量勘测。她按照《东山经》中中国古人所写的方位、距离开始勘验。书中写向东三百里,她就向东走三百里,书中写这里是什么样子的,她就仔细对照察看是否如实。
就这样一英里一英里地依经上记过的山系走向,河流所出和流向,山与山间的距离考察,结果她彻底震惊了:洛矶山脉、内华达山脉、喀斯喀特山脉、海岸山脉的太平洋沿岸,与《东山经》记载的四条山系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动植物、山与山的距离完全吻合!
第一列山脉,起自今美国怀俄明州,至得克萨斯的格兰德河止,共12座山。将古华里换算为英里,与《东山经》中第一列山的距离完全相符。
第二列山脉,起于加拿大的曼尼托巴的温尼泊,止于墨西哥的马萨特兰,共17座山。距离与《东山经》第二列山脉相合。
第三列山脉是沿海岸山脉的太平洋沿岸,完全走太平洋海岸航行,起于阿拉斯加的怀尔沃德山,至加州的圣巴巴拉,共9座山。距离也与《东山经》所列第三条山脉相符。
第四列山脉,起于华盛顿州的雷尼尔火山,经俄勒冈州到内华达州北部,共8座山,距离与《东山经》第四列山相合。
通过实地勘察,默茨认为:“过去二千多年一向被中国人认为是神话的《山海经》,不是神话,而是真实的文字纪录。珍藏在书库中的这部文献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表明,早在西元前二千多年中国人便已到达美洲探险,而这些材料迄今为止一向是很缺乏的。”默茨将她的勘察过程写成了书《PALE INK》(译名《淡淡的墨痕》或《几近褪色的记录》),该书于1953年初版,1972年修订再版。中国海洋出版社1993年7月出版了该书的中文版《几近褪色的记录——关于中国人到美洲探险的两份古代文献》。
中国古人探索世界的纪实文献
现代中国学者研究认为,《山海经》是西汉末年才通行于世的,山经大约是战国后期写成的,海经和大荒经都是后人增补的。而默茨根据自己亲自勘察的结果,在《几近褪色的记录》一书的第二部分得出结论,《山海经》中的《东山经》、《海外东经》和《大荒东经》三章,是4200年前大禹派人考察美洲大陆山川物产后的考察报告,历史非常古老。
默茨没有读过《山海经》全文,因为没有人把《山海经》全文都翻译成英文,但默茨女士相信《山海经》是帝禹时期的产物,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孔子家语》记载,孔门弟子子夏曰:“商(西元前1765-1123年)闻《山》书。”《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载:“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万)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竖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
晋代郭璞解释“竖亥”为健行人,清代郝懿行解释“竖亥右手把算”,算就是筭。《说文》云:“筭长六寸,计历数者”。
我们仿佛看到,4200年前,华夏已是文明之邦,对天文地理的研究也非常成熟,而中土以外的世界大部分还处于荒蛮。一个徒步测量大地的中国健行人,右手拿著计测工具,左手指著前行的方向,从地球的东极走到西极,在日月升起和降落的地方,行进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一路记录下山川地理,所见所闻。对于中国人早在4200年前就来到美洲进行地理考察并绘制成地图的伟大壮举,默茨由衷的感叹。她在书中写道: “对于那些早在四千年前就为白雪皑皑的峻峭山峰绘制地图的刚毅无畏的中国人,我们只有低头,顶礼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