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界永远的宠儿 Denim
2016-06-30

利惠公司(Levi Strauss & Co.,简称Levi's)是美国一间跨国服饰公司。创立者为李维‧史特劳斯。在1850年左右的旧金山,将原本用来制作帐幕的粗糙帆布替当时的采矿工人制作了第一条Levi's牛仔裤,因为牛仔裤的耐用迅速的获得了采矿工人的欢迎。

美国内战之后,一位名叫Levi Strauss的巴伐利亚移民在三藩市开店,专卖布料和工作服。来自内华达州里诺市的Jacob Davis,是个有创业头脑的裁缝,他用在Levi Strauss店里买的牛仔布给工人做裤子,为了防止接缝撕裂,还特意加了铆钉。Davis给Strauss拿了两条铆钉裤当样品,两人从此共用这项创新的专利。之后不久,Davis就到了三藩市,和Strauss一起监督新工厂的生产。1890年,Strauss用生产编号,给这款铆钉牛仔中腰直筒裤命名为「501」。他的耐用迅速的获得了采矿工人的欢迎,自此,这款人类历史上最畅销的牛仔裤诞生了。

牛仔裤象征西部牛仔精神


最开始,牛仔裤只是美国西部无产者的工作服;后来,富有的东部人去西部寻找粗犷牛仔精神,也随之发掘这种布料。1928年,《Vogue》杂志的一位编辑从怀俄明州观光牧场归来,并带回了一张自己的照片,并附言:「身着这样的牛仔裤,足以让人露出整个曼哈顿都无法媲美的微笑。」1935年7月,这家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像哥们儿一样着装〉(Dude Dressing)〉。现在看来,这篇文章可能是最早教读者如何DIY做旧牛仔裤的文章了。文中写道:「她(指作者本人)赶紧到商店买了条牛仔裤,把它整晚浸在浴盆里——牛仔裤越洗越值钱,特别是缩水缩到了『高水位线』的那种。另一个刚刚出炉的创新,就是故意在牛仔裤后面弄几个裂口。当然,也许没人好意思在光天化日下这么做,都是半夜在家自己偷偷剪的。」

这时候,牛仔裤已经成为了美国西部边境风情的象征,尤其在当时风情日渐消失之时,它更是充满怀旧色彩的纪念品。到了30年代,大部分印第安原住民被迁到保留地居住;而西部的农户们也开始在一度广阔的土地上竖起栅栏,圈出属于自己的农场。以至于到最后,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都买不到Levi's的产品。这样一来,反倒使牛仔裤成了典型的加利福尼亚品牌。在这个好莱坞大本营里,牛仔裤随着John Wayne、Will Rogers、Gene Autry和William S. Hart等电影明星代言,成为了光鲜亮丽的时尚单品。

当南方的佃农逐渐消失,牛仔裤又有了层不同的内涵。1941年《LIFE》杂志有一篇时尚彩页,主角全部是黑人女性,她们穿着露脐吊带、花裙子,戴着头巾,与穿着类似衣服的白人女性照片并列放置。

文字部分写道:「据这位艺术家说,这些生活在底层的黑人们精通色彩,对比例有独特的理念,她们非常聪明,而且在旧物改造方面独具匠心。」在其中一对图片里,主角就将褪色的工装裤改造成了七分的喇叭裤。这篇彩页充分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正如布鲁斯音乐对摇滚乐的巨大影响一样,美国的牛仔裤时尚也是从黑人文化中拿来的——确切的说,是偷来的。

二战时期,海外的美国军人在闲暇时间也会穿牛仔裤。正如美国输出西方民主概念一样,大兵们也输出着他们对时尚的喜好。自此,牛仔裤传播到了全球。例如,牛仔裤在1953年的东德工人起义中就随处可见。

牛仔裤与反权威者   悄悄挂勾

在战后的美国,牛仔裤也代表了一种类似的反叛精神,但对牛仔裤品牌来说,他们似乎还未做好让其产品与飞车党和马龙‧白兰度这些反权威者挂勾的准备。他们认为,这种转变是对传统电影中穿着整洁的牛仔的亵渎。飞车党的形象,取材于加州真实的摩托车暴动,批判他们的文章在当时的报纸上屡见不鲜;因此,牛仔裤在高中校园里被明令禁止。与此同时,牛仔裤制造商们也不想让这些坏小子为自己代言,它们试图用「好青年都穿牛仔裤」和「牛仔裤同样适合校园」这样的小清新口号洗白自己;甚至组建了一个「丹宁委员会」,专门举办「牛仔裤女王」选美比赛,并为肯尼迪政府的和平队志愿者们提供服装。但这些全是徒劳。
60年代末,Steve McQueen、Paul Newman和Dennis Hopper凭《铁窗喋血》和《逍遥骑士》这些电影活跃于银幕。与此同时,反传统文化也逐渐成为主流,青少年随之成为了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历史学家Niall Ferguson在他2011年出版的《文明:东西方文明PK》中写到:「大众消费主义,尽管有既定的规范,仍可以和氾滥的个人主义和解。这就是西方文明上演的最漂亮的把戏。」

性感是牛仔裤最大的卖点

70年代,牛仔裤开始进入高级时装领域。量体剪裁尤为重要。美国设计师Ralph Lauren、Oscardela Renta、Geoffrey Beene和Calvin Klein把牛仔裤变为了一种重要的商品,并敏锐洞察到了其中的手工价值,赚到了一大笔钱。Calvin Klein尤其了解紧身牛仔裤中暗含的性感卖点。1976年,在第一次尝试失败后,他开始调整修身程度,把裤裆提高,突显胯部的魅力,同时更提升了背缝,以突出臀部的曲线。仅仅三年,CK就占据了百分之二十的设计师品牌市场。

1980年,Calvin Klein找了当时年仅15岁的波姬‧小丝担任他们的平面和电视广告模特,那句臭名昭著的「你想知道我的CK里面装了甚么吗?」也流传开来。凭借这些,CK的资产迅速从两千五百万美元扩大到了一亿八千万美元。由于弹性牛仔布料尚未问世,所以当时的牛仔裤不仅腰线很高,很紧身,还特别厚和粗糙。由于裤子又紧又僵硬,以至于女人们在穿裤子时不得不平躺着用钳子拉上拉链。穿这种牛仔裤一定很痛苦,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牛仔裤已不仅是普通的衣服,因为时尚本就与舒适度无关。

如果说「性感紧身」是70年代和80年代的主题,那么牛仔文化的下个阶段就是各种「处理」了。在处理过程中,一般会用到这些工具:石头、漂白剂和酸性洗液、剪刀和别针。这种处理方式也许起源于街头,但没过多久Vivienne Westwood、Dolce Gabbana等设计师就开始把这种朋克风格的牛仔服饰推上T台。

1998年,《Vogue》的新主编Anna Wintour选择了一个穿着Guess磨白牛仔裤的模特,作为她上任首期的封面。

90年代中期,牛仔已不可置疑的成为高级时装的主流。Tom Ford为Gucci设计了一款刺绣、串珠、还饰有羽毛的牛仔裤。裤子破破烂烂的,有些宽松,挂在模特的胯部,最终卖出了三千美元的高价。「在店里售卖之前,第一批货就已经被预定一空,」《纽约时报》报导「薇诺娜‧赖德,玛丽亚‧凯莉和海伦‧亨特都订购了短裙;格温妮斯‧派特洛和凯特‧布兰切特订了长裤。Lil'Kim、珍妮‧杰克逊,和麦当娜这些歌手则预定了全套产品。」

Diesel是第一个把高端的、带有艺术感设计的牛仔裤介绍给美国中产消费者的品牌,它标价100美元的喇叭裤和whiskers牛仔也成为了日后的经典。为了贴身效果,Seven for All Mankind、Habitual、Citizens of Humanity、Paper Denim Cloth、True Religion、Chip Pepper、Earl、Yanuk、FrankieB.和许多其它品牌都在牛仔布中添加了弹力纱,以求做出更贴合曲线的低腰腰身。

现在,大萧条时期的复古牛仔裤又有了市场。我们回到了原地──褪成浅蓝的的工作衫、工装裤、粗布蓝色的牛仔布,加上磨旧、毛边、破洞的设计。如同二、三十年代的牛仔裤一样,「回潮」蕴含着人们这个国家旧日荣光的伤感怀念,不同的是,现在的裤子走合身性感路线。

事实上,这种打扮可以在日本的《Free&Easy》杂志中找到。日本是复古牛仔的另一个起源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大批量生产廉价的牛仔产品,日本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们与一线设计师合作,使用传统的梭织机和易短的纱线,做成颇受牛仔迷们追捧的织边(布料边缘的窄边)。这样的做旧方式,比近几十年的那种过度水洗的牛仔裤更有质感,也催生出一群新的时尚博主,整日记录著自己牛仔裤的做旧过程,并详细记录品牌、年份、水洗次数和磨损。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来纽约 必须买 -最实在的购物向导,精心挑选最适合华人的美国系列产品,让您在琳瑯满目的商业街前,不再徬徨。

    下一篇: 困在自己世界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