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纵谈:请忘记和忘不了
2016-03-28
我国古代有一位画家,名叫锺隐。他作画喜欢别出心裁,另辟蹊径,落墨挥毫,常能大异于人。传说有一回,他到某收藏家那里去作客,从收藏家的画柜中见到几位前代画家所绘《雀鹰图》,有的把雀鹰画得怒目圆睁,凌空扑下;有的画雀鹰正在追捕它要猎取的对象。锺隐很是喜爱。
收藏家就说:“你如果另画一幅雀鹰图,不落前人窠臼,又能与前人比美,我就把这几幅古画奉送给你。”
锺隐求画心切,便闭门精思,终于想出一个高招儿:他“所作鹞子(注:即雀鹰),坐枯枝上,貌甚闲暇,注目草中之鹌。所谓鸷鸟之击,必匿其形,使人想见其霜拳老足,定无虚下也!”(引自明代彭大翼《山堂肆考》)画成之后,那个收藏家一看大惊,但又舍不得把自己的画白送给锺隐,便说:“你的雀鹰图画得不好。” 锺隐听了,并不辩解,就空着手走了。临走时,他只对收藏家说了一句话:“这件事,就请忘记了吧!”
那位收藏家,自从看了锺隐的画以后,脑子里总是觉得有一只雀鹰待着,它那注目而视的神情,乘机欲击的姿态,历历如在目前。半个月来,怎么也驱赶不散。他意识到:锺隐的画使人一看难忘,不仅能与古画比美,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艺术功力确实深厚,自己许下的诺言也应践约。否则,自己的良心过不去!于是,他便把答应赠送的古画派人给锺隐送去。并赠诗一首:
先生画鹰意悠闲,胜它猛状有万千。入眼半月未能忘,果然技艺媲前贤!
锺隐的画,使收藏家一见难忘,那是因为他在绘画中,以静示动,表现雀鹰出击前的片刻沉静,着力描写在高潮到来之前的瞬间情态。激发人们看后,自己去想像将要发生的事情。这就能显示事物的发展趋向,产生一种流动的、而非静止的美。
莱辛说:“魅惑力就是美在‘流动’中。”米勒说:“一个倚锄或倚铲而立的人,较之一个做着锄地或挖地动作的人,就表现劳动来说,是更典型的。他表示出他刚劳动过,而且倦了一一这就是说,他正在休息,而且接着还要劳动。”仔细分析一下:一 个画家描写正在锄地的动作,只能使人看到他在锄地,“一态显示一意”而已,含蕴是单一的。然而描写倚锄休息的动作,则能使人看出;一、他已经劳动过;二、他干得很累,现正在休息;三,等一会儿,他还要继续劳动。“一态显示多意”,含蕴十分丰富。据此,我们就能深刻理解锺隐所画雀鹰图的妙处,在于它做到了“一态多意”,能给人留有丰富的、想像的余地。
美国一位戏剧理论家说:“高潮固然要写好。但高潮到来之前的那一部分内容,尤其重要。”有经验的作家,总是倾心尽力,着意于此。我国古代有位戏曲家也说:“‘ 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楼’,此写美人之最佳时也一一盖欲见、未见,更令人想像其貌若仙姝;一旦人下楼来,窥见其人,反不若想像中之殊丽矣!”
锺隐的雀鹰图,可谓深得艺术的三昧。所以,他“请”那个收藏家“忘记”,但收藏家却偏偏“忘不了”。
(笔者写到这里,忽然想起苏东坡的〈江城子〉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诗人想控制感情,但不能自禁,很想忘,却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聊附此词,以供品味。)
收藏家就说:“你如果另画一幅雀鹰图,不落前人窠臼,又能与前人比美,我就把这几幅古画奉送给你。”
锺隐求画心切,便闭门精思,终于想出一个高招儿:他“所作鹞子(注:即雀鹰),坐枯枝上,貌甚闲暇,注目草中之鹌。所谓鸷鸟之击,必匿其形,使人想见其霜拳老足,定无虚下也!”(引自明代彭大翼《山堂肆考》)画成之后,那个收藏家一看大惊,但又舍不得把自己的画白送给锺隐,便说:“你的雀鹰图画得不好。” 锺隐听了,并不辩解,就空着手走了。临走时,他只对收藏家说了一句话:“这件事,就请忘记了吧!”
那位收藏家,自从看了锺隐的画以后,脑子里总是觉得有一只雀鹰待着,它那注目而视的神情,乘机欲击的姿态,历历如在目前。半个月来,怎么也驱赶不散。他意识到:锺隐的画使人一看难忘,不仅能与古画比美,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艺术功力确实深厚,自己许下的诺言也应践约。否则,自己的良心过不去!于是,他便把答应赠送的古画派人给锺隐送去。并赠诗一首:
先生画鹰意悠闲,胜它猛状有万千。入眼半月未能忘,果然技艺媲前贤!
锺隐的画,使收藏家一见难忘,那是因为他在绘画中,以静示动,表现雀鹰出击前的片刻沉静,着力描写在高潮到来之前的瞬间情态。激发人们看后,自己去想像将要发生的事情。这就能显示事物的发展趋向,产生一种流动的、而非静止的美。
莱辛说:“魅惑力就是美在‘流动’中。”米勒说:“一个倚锄或倚铲而立的人,较之一个做着锄地或挖地动作的人,就表现劳动来说,是更典型的。他表示出他刚劳动过,而且倦了一一这就是说,他正在休息,而且接着还要劳动。”仔细分析一下:一 个画家描写正在锄地的动作,只能使人看到他在锄地,“一态显示一意”而已,含蕴是单一的。然而描写倚锄休息的动作,则能使人看出;一、他已经劳动过;二、他干得很累,现正在休息;三,等一会儿,他还要继续劳动。“一态显示多意”,含蕴十分丰富。据此,我们就能深刻理解锺隐所画雀鹰图的妙处,在于它做到了“一态多意”,能给人留有丰富的、想像的余地。
美国一位戏剧理论家说:“高潮固然要写好。但高潮到来之前的那一部分内容,尤其重要。”有经验的作家,总是倾心尽力,着意于此。我国古代有位戏曲家也说:“‘ 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楼’,此写美人之最佳时也一一盖欲见、未见,更令人想像其貌若仙姝;一旦人下楼来,窥见其人,反不若想像中之殊丽矣!”
锺隐的雀鹰图,可谓深得艺术的三昧。所以,他“请”那个收藏家“忘记”,但收藏家却偏偏“忘不了”。
(笔者写到这里,忽然想起苏东坡的〈江城子〉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诗人想控制感情,但不能自禁,很想忘,却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聊附此词,以供品味。)
来源: 庄敬 责编: Sar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