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长歌
“只为人谋,不为己谋,成功是成功,失败亦是成功,圣贤是也。为人谋,亦为己谋,成功是成功,失败是失败,豪杰是也。只为己谋,不为人谋,失败是失败,成功亦是失败,糊涂人也。吾辈当勉做前者,忌做后者。”
(接722期)
辛亥太原起义成功后,28岁的阎锡山讲了这番话勉励文武僚属。
负重忍辱 保守基地
清末,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六镇新军,除第一镇为旗人,第六镇为统制(师长)吴禄贞所部,其余四镇皆为袁世凯私人。1911年10月底,太原起义成功后,山西成立军政府,阎锡山为都督。吴禄贞秘密与阎锡山联络,认为革命的主要阻力是袁世凯,吴、阎定计组成燕晋联军,合力阻止袁世凯北上。
不料,消息泄露,清廷用重金买通吴禄贞部下,将吴刺杀。此一祸变,使阎、吴阻袁世凯入京之谋化为泡影。
12月,袁世凯精锐第三镇新军从娘子关进攻山西,此镇如曹锟、吴佩孚、卢永祥等人皆为北洋军阀之要员。为保存革命力量,以图再举,阎锡山率军从太原分向南北撤守,转战绥远。正在沿途风餐露宿,回攻太原途中,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共和了”的消息从民间传来,阎锡山遂得以率部和平重返太原。
当年2月,清帝鉴于大势逊位,孙中山为民国前途熟计,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荐袁世凯自代。8月,为赞助袁大总统谋国利民政策,调和南北感情,融合党见,孙中山赴北京,往返途中,各地热烈相邀。
9月,孙中山应邀莅晋,对阎锡山及诸同志太原起义之壮举,给与极高的赞扬和鼓励嘉勉。离晋前,孙中山意味深长的叮嘱阎锡山:“北方环境与南方不同,你要想尽方法,保守山西这一块革命基地”。
1913年,宋教仁遇刺案及袁世凯未经国会向五国银行借款事件,导致南京、上海、江西、广东、安徽、福建、四川、湖南等地纷纷独立,联合讨袁,史称二次革命。当时北方情势,除山西、陕西外,其余皆为北洋势力。
孙中山深知山西处于北洋势力包围之中,特派人秘告阎锡山:“沉默勿言,保持北方革命据点,待南军北上,再与陕西会合,攻入北京。”陕西都督张凤翙(音“慧”)按孙中山指示,与阎锡山联名发电反对江西都督李烈钧等人的行动。李烈钧是阎锡山留学时的室友,两人交情甚笃,对此番通电甚为意外,后经阎锡山复电解释,才知其中安排。但二次革命终因讨袁军部署未周,双方实力悬殊,不一月时间即告失败。
袁世凯获胜后,于1914年修改约法,成为终身总统,后又推行帝制。阎锡山则始终一本孙中山所示,以保持北方革命据点为重为原则,故1915年9月,段芝贵领衔电请袁世凯登帝位的电文中,列有阎锡山的名字,阎锡山未予反对;12月,袁世凯封阎锡山为一等侯,阎锡山亦未曾辞爵。但阎锡山也明告来访袁氏官员:“世界各国均向民主途径转变,为大势所趋。”
1916年3月,袁世凯改元不到3个月即告失败。帝制运动末期,金勇向袁世凯上奏折称,北方最不满袁政者为山西,若不将阎锡山撤职,无以为济。此奏折到袁世凯手中时,袁已病笃,未及处理,便一病不起,于当年6月病逝。随后,北洋系分化,虽有力者,皆谋夺取山西,但阎锡山恒能以独立不惧态度保境安民。
复兴三晋 军政焕然
三晋,是战国时期赵、魏、韩三国的合称,后成为山西省之别称。1912年,革命成功,民国肇建,内力日竭,外患日逼,为改变局势,必要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方能使国势不摇。当年孙中山莅晋,“见山西煤铁甲于天下”,提出:“方今为钢铁世界,有铁有钢可自制武器,即能称雄于世界。兄弟拟于山西设一大炼钢厂,制造最新武器,以供全国扩张武备之用,要求军界诸君赞成。”
阎锡山性喜建设,他执掌三晋,兴建炼钢、兵工等轻重工业工厂,如西北炼钢厂、太原兵工厂均在全国享有盛名。阎锡山掌军,部队精练,不务虚华,而武力雄厚。
1917年,阎锡山兼理省政,以“民德民智民财”为施政大纲,每每亲为下属、民众讲解其中要义,山西政治修明,人民安乐。教育方面,尤可称道,晋省国民教育普及,职业教育建立,1921年时,国民学校有近2万所,学生72万余人,学龄儿童就学量比6年前增加10倍。三晋军政一体,精诚团结,被中外共誉为模范省。
襄助北伐 促成统一
1924年9月,因“观于袁世凯之称帝,张勋之复辟,冯国璋、徐世昌之毁法,曹锟、吴佩孚之窃位盗国,十三年来连续不绝,可知其分子虽有新陈代谢,而其传统思想始终如一”,孙大元帅于广州誓师北伐,号令滇、桂、湘、豫、赣、山、陕各军,阎锡山率部奉令遥为策应。1925年3月,国父孙中山壮志未酬,留下“求中国之自由平等”诸国事遗嘱于北京仙逝。
为实现国父遗愿,完成北伐统一中国大业,1926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蒋中正率领国民革命军国兵起广州,挥师北伐。该年3月,阎锡山所部称晋绥军,阎锡山任总司令。北伐战争,阎锡山领导华北实行国民革命,襄助蒋中正完成北伐,促成全国统一。
北伐期间,阎锡山屡次拒绝北洋军阀与汪精卫政府,并深患赤祸流毒华夏。
1926年12月,张作霖在北京自任安国军总司令,派其日籍顾问土肥原邀阎锡山任副总司令,被阎锡山严峻拒绝。1927年4月12日,因中共听从共产国际指示,打著响应北伐革命军的旗号,用暴动、潜伏等多种手段制造混乱,试图篡夺蒋中正国民党的领导权,蒋中正下令清党。几天后,蒋中正组建南京(简称宁)国民政府,与以武汉汪精卫为首的容共势力正式分裂,史称宁汉分裂。
宁汉分裂后,阎锡山对于两个政府的态度迥然不同,两个政府都发出委任状,阎锡山则于1927年6月6日就任南京国民政府革命军北方总司令。6月17日,武汉政府代表孔庚持任命状入晋,委任阎锡山为国民革命军华北总司令。
阎锡山对孔庚历数武汉的赤祸危害,如政治方面为第三国际鲍罗廷把持,军事方面由加伦操纵共产党把持;抬孔子塑像游街侮辱,妇女裸体游街,毁灭中华传统文化;没收人民土地实施斗争清算等暴政,对其明言曰:“南京是国民党的政府,蒋总司令是总理的信徒,是革命的。武汉是共产党政府。山西人已害怕,已决定约蒋总司令动员北伐,拒受汉口政府之命令。”
9月29日,阎锡山通电誓师北伐。左路军商震、傅存怀任正、副总指挥,张荫梧任前敌总指挥,出京绥路;右路军徐永昌、杨爱源任正、副总指挥,孙楚任前敌总指挥,由正太路出京汉路;左右两路各配航空队一个队,军容甚盛,与张作霖奉军鏖战。阎锡山同时命傅作义领兵奇袭涿县(现河北涿州),予敌重创。惟不幸8~9月间,为促使国民党团结,完成北伐大业,蒋总司令下野,东渡日本考察。阎锡山孤军苦撑,牺牲奋斗,达数月之久。
蒋中正下野后,北伐军事陷入困顿,阎锡山等军政要员纷纷电请蒋总司令复职,重任艰巨。1928年1月,蒋中正复任总司令,继续领导北伐。2~5月,蒋总司令将100万兵力的北伐各军重组为四大集团军,蒋中正、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分任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其中,阎锡山于2月就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
4月,阎锡山审度情势,认为非倾全力出击不足以解京汉线危机,竟革命之功,于是亲至阳泉指挥。当时,阎锡山所掌军队在石家庄以南者有11个师,而张作霖奉军在京汉线兵力达40余师,寡众悬殊的情势下,阎锡山深筹密计,战略得宜,将士忠勇受命,竟出奇制胜,摧败强敌。
6月,北伐军收复北平、天津,阎锡山出任平津卫戍总司令。11月,张学良通电东北四省易帜,北伐告成,自民国建元以来分裂之局面,终于统一于国民政府之下。1929年7月9日,阎锡山陪同蒋中正到山西碧云寺国父灵前祭奠,各告国父面嘱重托。
外膺疆寄 内赞枢衡
百公对时代、世界、国家的贡献更在于其老成谋国,实负国家柱石之重任。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到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寇患日深,日军进军占领热河省,并开始在华北地区游说诱迫,意图分裂中国。阎锡山坐镇华北,以坚定的决心,深妙的运用,力使国家不致分裂。1931年,阎锡山讲到忍辱谋国的道理:“宁为玉碎,勿为瓦全,是烈士的精神,非谋国的道理。弱国非忍辱不足以图存也。”
1934年,蒋委员长莅并(太原简称),与阎锡山商讨国是。阎锡山认为日本受明治维新以来之教育以及世界经济恐慌之威胁,侵略中国将势不可遏。苏俄与日本世仇,虽表面可助我,但其共产主义之颠覆渗透实需阻塞,否则即是前门拒狼,后门进虎。阎锡山谈及,抗击日本侵略,为军事问题;阻塞苏俄颠覆,必须在社会、经济各方面有合理措施,思想上揭穿共产主义错误,方能抗日而不为苏俄所乘。蒋委员长深以为然。
1935年,阎锡山晋升陆军一级上将,就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1936年,就在国军剿共8年,已将中共最后最高势力合围于陕西,为抗日战前做最重要的去蠹收尾攻坚时,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委员长,震惊中外。阎锡山急派赵丕廉、傅作义、赵戴文分飞西安设法营救蒋委员长,又以十万火急手电致张、杨曰:
“来电均诵悉。环读再三,惊痛无以。弟有四个问题,质诸兄等:第一、兄等,将何以善其后?第二、兄等此举,增加抗战力量乎?减少抗战力量乎?第三、移内战为对外战争乎?抑移对外战争为内战乎?第四、兄等能保不演成国内之极端残杀乎?”
西安事变之变,终致共匪未能剿灭,而日本侵华日迫,蒋中正,阎锡山等人所预见的,所担心的狂涛赤浪,卷著迫不及待的凶险,即将到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