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白凤
(Fotolia)
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
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
惟有幽人自来去。
---- 孟浩然
孟浩然(西元689~740),字皓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回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交谊甚笃,他和王维一起合称“王孟”,是唐代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他的诗风格清淡、自然而又韵味深长。孟浩然年轻时曾游历四方,故后人称他“孟鹿门”、“鹿门处士”,著有《孟浩然集》。
这是一首写“夜归鹿门”的诗,首二句写黄昏时江行见闻,一方面是悠扬的钟声从山间古寺中传出,回荡在山林间的梵音提醒人们世间还有返本归真的修炼之路;另一方面是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令人想起尘世间的争争斗斗和无尽烦恼。一边是常人踏著沙岸回世俗之家,另一边是隐者乘著渡船回返归真之路,两相对照,唤起读者的联想。
三、四句写世人回家,诗人却离家去鹿门山,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他的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恬淡超脱的心态。五、六句写诗人夜晚攀登山路,独享山中美景,不知不觉中回到了鹿门山,原来庞德公因拒绝作官,携家进山“采药不返”,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间领悟遁世的乐趣和真谛。
末二句写归隐圣地的月下风光,飘然有仙气,虽然岩石上的门和松林间的幽径,在一般人看来会给人“寂寥”的感觉,但在“幽人”自己的体验中则是恬然而超脱、闲逸而自适的。此诗如同画家随笔素描一则山水小记,有一股清高飘逸的情怀和出尘脱俗的画趣,洋溢在字里行间,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