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门下弟子号称三千人,这三千人“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仅仅77人而已。子路,名列“政事”之科,他的年龄只比孔子年轻九岁,是孔门大弟子,并深得孔子信任。
儒之纯者
《论语》中关于子路言行的记载多达二十余则,其音容笑貌逼真生动,呼之欲出。子路是典型的性情中人,是个性鲜明、有棱有角的生动人物。为什么子路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儒之纯者”?
对自己的老师 —— 孔夫子,子路尊重而不迷信,敢于对孔子所作所为直言不讳,表示不同意。
孔子去鲁国,国君夫人南子以“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邀请孔子见面。
南子夫人名声不好,孔子辞谢不成,拜访南子夫人。两人在帷幕中相见,依照历史上记载,相见时中间挂一幅珠帘,南子对孔子恭敬万分。
子路没有进去,只听到玉器碰撞的声音,子路出来时,在态度上让孔子很难堪,逼得孔子连连向天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意思是:我要是做了什么和行道无关的事,就让老天爷厌弃我吧!就让老天爷厌弃我吧!
子路一生追随孔子,“子疾病,子路请祷”,但对待同一事物的对错,如果有他不同的观点,他也马上提出来。
孔子对子路的忠心不二、讲信义的品性深有了解,曾断言:“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子路吧!”
君子死 冠不免
子路初在鲁国出仕,后来到了卫国,宰相孔悝聘他担任县长,悲剧就是那时候发生的。
西元前480年,孔悝的舅舅蒯聩,想要抢回儿子的王位,他控制了孔悝,胁迫他,但是孔悝并不同意父子二人“互掐”。蒯聩是鲁国人,这是发生在鲁国的事,然而孔悝只是王亲国戚。
但是子路太重情义,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在宰相府外的高台上,恰恰看见蒯聩挟持孔悝,他就对著蒯聩破口大骂。本来蒯聩还想招降,但被骂得恼羞成怒,下令两名武士杀了子路。
武士挥戈击落子路冠缨,而帽子也歪倒一边。子路道:“君子死,冠不免。”大丈夫就算要死,也要把帽子戴得端正。系好帽缨的过程中,武士们趁机一下子就把子路刺死了。
子路在还没有拜孔子为师以前,他的穿著打扮总是这样的:头上戴的是插鸡毛的帽子,脖子上戴的是野猪牙齿,而腰间再佩挂著公猪皮装饰的宝剑,认为这样才算是够勇敢。
在他遇到孔子的时候,子路跟孔子坦白说他对读书一点儿兴趣也没有,子路认为:“我啊!就像一根笔直的竹子,都已经是可以做利箭的好材料了,我还需要读书做什么呢?”
可是孔子告诉子路:“读了书,就有了知识,好比是在箭的尾巴上再装了羽毛,在头上再安装了锋利的金属箭头,这样子会使箭的威力更加强大啊!”子路认为孔子的话很有道理,就决定跟随孔子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