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军事评论家 陈孝威的神准预言
2018-07-02

文︱沧海

二战期间,前中将旅长陈孝威曾经准确预言德国对苏联开战,也曾预测日本将南进发动太平洋战争等重大事件。陈孝威获得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等人的高度评价。陈被誉为“神奇的中国军事预言家”。

陈孝威(1893~1974年),
本名增荣,后改名向元,福建福州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著名军事分析评论家、预言家。

抗战爆发后,他投枪从文,以其丰富的军事经验和独到的眼光,撰写大量军事观察分析和评论文章,在国际上的能见度极高,也为国民政府争取国际支援贡献良多。1947年荣获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题赠“功在国家”匾额。

勤政爱民
“六不将军”深谙兵法
陈孝威于1893年诞生于福州一个世代书香之家,早年曾就读福州武备学堂。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镇江起义。

1914年,陈孝威考入保定陆军学校炮科,期间反对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卖国条约,曾破指血书,发誓反日到底。毕业后任保定军校上校参谋,随驻湘西。

1926年,陈孝威晋升福建泰宁镇守使,执行地方事务,颇得民心,当地军民曾筑“捧日台”以表彰他的功劳。著名画家溥雪斋因而为他画了一张〈去思图〉,由郑孝胥作记,称其“仁心儒术,感人至深”。

为启迪民智,有志于新闻事业的陈孝威兼办远东通信社、《京津晚报》,揭发曹锟贿选案内幕,轰动当时的新闻界。
1927年北伐兰封战役中,他采用“左回旋”的战术,大败敌军,名震黄河两岸。

陈孝威深谙兵法,以“不怕死、不爱钱、不忘本、不枉法、不妒能、不畏难”六个信条严格治军,被誉为“六不将军”。
预言西安事变的发展力主首先营救领袖

1929年因故辞职。1936年经陆军大学校长杨杰举荐,在陆军大学作教员,研究对日策略。是年创办《天文台报》于香港。

1936年12月12日,在毛泽东中共策动下,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变叛乱,扣押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消息传出,举国震惊。

12月20日,陈孝威在《天文台报》发表题为“急事慢做”的文章,认为目前首先营救蒋委员长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为此应该“萃集全国英豪,另造一个环境,这环境是继续蒋委员长政治生命而造的,是为民族生命而造的,使蒋委员长生命与民族生命,不可分离”。

陈孝威预言“那么,汉卿(张学良,字汉卿)在此新环境下,急转直下,也会向蒋委员长请罪,恭恭敬敬将蒋委员长送到南京的领袖宝座上”。

结果,事态的发展果然如陈孝威预言。张学良和杨虎城等叛逆遭到全国各界的强烈谴责,自知理亏。张学良意识到自己的鲁莽行动已经犯下大错,于是亲自护送蒋介石、宋美龄安全飞返南京。

握笔抗战报效国家民族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侵占北平天津和华北。陈孝威以军事家及新闻记者的身分,抵达南京观察时局,并访晤军委会副参谋总长白崇禧上将。随后,陈孝威随白崇禧桂军参加淞沪和江浙地区的抗战。

首都南京沦陷前,陈孝威向白副总长请示今后的行止和发展方向。白崇禧勉励他发挥善写文章的特长,努力做中国的“马志尼”(宣扬民族主义的意大利作家,意大利复兴三杰之一),以完成抗战救国和复兴中国之使命。此后,陈孝威离开军界,携家迁到香港,握笔抗战,积极从事国民外交,宣传中国抗战,并寻求国际援助与支援,以此报效国家。

记录艰苦卓绝抗战荣获委员长奖勉
抗战期间,陈孝威多次亲赴大陆采访报导前线战事,撰写了大量文章,剖析国内外形势,评析探讨军事战略,报导中国军民抗日英雄事迹,激发鼓励全民奋勇保家卫国。

陈孝威洞察古今,博通中西,叙事溯源窥微,对许多军事方面问题了若指掌,分析评论常有精辟见解。《天文台报》不仅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增,而且中国许多军政高层也备至案头,作为参考。

他撰写发表的大量文章,真实记叙了上至最高统帅蒋介石、国府军政要员,下至军队普通士兵和平民百姓在抗战期间的经历事迹,记叙了一些抗战决策内幕和军事指挥作战过程,因此成为记录研究中国抗战的宝贵资料。

1940年,陈孝威荣获最高统帅蒋委员长颁电奖勉:“力赞抗战,著绩宣传,争国际之同情,褫敌奸之胆魄,理明词快,嘉慰良深。”

预言二战大事件
罗斯福、丘吉尔称赞
陈孝威凭其丰富的军事知识和独到的观察眼光,在香港《天文台》周刊上,发表时局分析评论文章,预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些重大事件。

1941年2月,陈孝威发表〈论大不列颠之战〉,指出希特勒德国征服中欧及西欧多数国家后,必然要对苏联开战,而且进攻苏联必在攻击美国之前。史达林读后却付之一笑说:“这是别有用心的说法,说不定那个作者就是中国的托洛茨基分子……”三个多月后,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和约,向苏联进行全面进攻。

1941年10月,陈孝威发表〈德、日、意对苏、美、英三国作战的前景判断〉,指出日本势必南进发动太平洋战争。美国必须迅速扩充南太平洋海军力量,增加舰队基地,以援助中国,牵制日军;而英国必须增加南太平洋地区的军力,加强与美国、中国合作。果然不出陈孝威所料,日本在这年的12月突袭珍珠港,取得成功后很快占领南太平洋。
自此,陈孝威和《天文台》成了“军事明星”。以后每一期的《天文台》一出版,就被抢购一空,各国驻香港外交官皆作为重要情报译发回国。美国总统罗斯福、陆军部长史汀生、英国首相丘吉尔都十分重视,先后亲自写信给陈孝威,表示赞同和欣赏他的观点。陈孝威被誉为“中国的神奇军事预言家”。

1942年4月,陈孝威在广西桂林发表著名之演讲〈会师东京〉,再次预言“两三年内,日本必败”和苏军进入中国东北作战。他主张盟军宜先击败日本,会师东京,而后再击败德国,世界才有和平。

1945年初夏,陈孝威写文章对美国在太平洋战场进攻日军的战略方针进行了分析和判断,后来美军的军事行动也与其分析相吻合。美国驻华大使曾受命给陈孝威写信。信中说到,美军统帅部在作战部署中曾参考过他的有关文章,特向他表示感谢。

分析总结为什么失去大陆?
1947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委任陈孝威为“宪政实施促进委员会”常务委员,并亲笔题赠给他“制宪开基”和“功在国家”两面横匾。

1964年,陈孝威在香港出版40余万言的《为什么失去大陆》一书,分析检讨认为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如下:

一、俄共和和日本处心积虑向东扩张侵略中国,中国始终受俄日两国夹攻,难于应付。

二、欧美自由世界“重欧轻亚”与“亲俄疏华”两谬误政策铸成大错,加上1945年美英苏三国首脑签订之《雅尔达协定》,损害中华民国利益,纵容中共坐大。

三、国府太过忠厚宽容,北伐和抗战期间“联俄容共”,反共方法欠周密,中共乘机坐大。

四、共产党依靠阴谋诡计,以所谓“新三民主义”和“联合政府”等欺骗宣传,博得知识青年和在野党派同情和支持。
陈孝威将军于1974年在香港病逝,享年81岁,平生留有著作《若定庐随笔》、《太平洋鼓吹集》、《为什么失去大陆》、《陈孝威国民外交三十年》、《抗战军事纪略》等。

陈孝威将军生前所发表的文章和著作已经成为记录研究中国抗战的宝贵史料,让后人窥视探究那个伟大悲壮年代的真貌实况。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诸葛亮的羽扇纶巾

    下一篇: 闭门羹是一种什么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