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让徐州〉是言菊朋的传统剧目,取材于《三国演义》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这出戏的历史背景是汉朝末年建安时,献帝皇权力衰,群雄崛起,相互兼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强迁献帝于许都。
剧情是:徐州太守陶谦,字恭祖,为人温厚,最初他想交结曹操,恰逢曹操在兖州招贤纳士,曹操派人将他的父亲曹嵩接到兖州团聚,当曹嵩及其随从一行路过徐州时,陶谦礼迎款待,临行陶谦派都尉张闿护送。因张闿原系黄巾余党,盗习未改,半路将曹嵩全家及随从屠杀,掠财而逃窜落草。曹操闻讯甚怒,以为是陶谦指使,于是发兵欲攻徐州,誓言屠城,为父报仇。陶谦命人前往北海太守孔融和青州刺史田楷处求援,孔融令刘备兄弟三人前往徐州。陶谦见刘备气宇轩昂、风度宽厚,又是汉室皇亲,欲取徐州印授予刘备,刘备不受。刘备为解徐州之危,特致书予曹操求和,此时恰逢吕布乘机袭取兖州,曹操急欲回兵,因此送了刘备一个人情,从徐州外撤兵。陶谦设宴庆功,复欲以官印让予刘备,刘备仍不受。陶谦为挽留刘备,让刘备在徐州近邻的小沛屯军。不久陶谦病危,谋士糜竺献策,趁机再将徐州印授予刘备。陶谦派人送信到小沛,邀刘备至署,陶谦在病榻讲了天下形势,为保徐州黎民百姓不受战争涂炭,恳请刘备接印,遂将牌印亲手交予刘备,刘备不便再推辞而受印,就在此时陶谦气绝,刘备遂摄行徐州事,抚辑军民。
为解题意,在此说说什么是“义”?义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古人的道德之一。义的意思是天下合宜之理,何为合宜?即正直、正义、适合、适当,通俗的说就是应当。如我们常说的正义,就是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古人做人讲情义、信义、道义。春秋时期,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说,一个正派的人是明白讲义气的,而小人是唯利是图的。管仲曾讲“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的这话讲的道德就更广泛了,意义也就更令人深思了,他讲的四维就是指礼、义、廉、耻,他说一个国家如果不提倡礼、义、廉、耻,这会导致国家灭亡。儒家讲五德,即仁、义、礼、智、信,到西汉时,董仲舒将五德称为五常之道。所以我说义是中国的伦理道德传统。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让徐州〉这出戏。现在流传下来的剧本是马连良演出剧本,我们就以此剧本来看剧情。全戏一共六场,在第一场戏中,陶谦有一段念白将徐州因何被曹操围困,刘备致书曹操,曹操撤兵,陶谦一让徐州,交代的一清二楚。
《三国演义》中,陶谦一让徐州时是这样说的:现天下大乱,王纲不振,公乃汉室宗亲,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公勿推辞。刘备说:“我来徐州出于大义,……”双方再三推让,糜竺上前说:“现在兵临城下,且商议退敌之策。”于是刘备写信劝曹操退兵。
第一场戏中,陶谦与糜竺商议让印之事,陶谦有一段西皮原板:“刘玄德他生来仪表英俊,抱经纶、仗仁义果有才能。倘若是他能够执掌此郡,满城中黎民定受厚恩。我也曾让过了徐州牌印,怎奈何他再三的不肯承担。为此事我焦愁烦闷,这件事叫我无计可行。”这段唱腔,是余叔岩的精彩唱段之一,从这唱段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陶谦让徐州不只是报刘备为徐州解除危难之恩,而且有更高的思想境界,他是为民著想让贤,由此可以看出陶谦是个心地善良、忠实厚道的人。
京剧〈让徐州〉第三场戏就是演陶谦第二次让徐州。曹操退兵解除了对徐州的围困,陶谦借庆功宴,当著田楷、孔融的面,再次提让徐州之事。陶谦表示:“老夫年迈,精力衰败,徐州地广人稠,又当要冲之地,诸事皆没整顿。老夫虽有二子,学浅才庸,不能胜国家之重任。使君才高德重,又是帝王之胄,堪胜此任。老夫情愿将徐州奉敬,千万不可推辞。”刘备回答:“备蒙孔文举(孔融)招我来救徐州,此乃义也,今无端据徐州为己物,天下之人必道刘备无义矣!此事断断不敢从命。”孔融在一旁劝说:“今日陶府君以此郡让予贤弟,此乃是天意,若天与而不取,后悔无及矣!”关羽和张飞也在一旁劝说,刘备仍然推却,陶谦退其次而求之,请刘备在小沛屯军以保护徐州百姓,刘备应允。
第六场是此戏的最后一场戏,这是陶谦第三次让徐州。陶谦在病危时,把刘备再次请到病榻前,再提让印之事。陶谦有一段二黄慢板:“汉高祖开基业江山独创,传留了四百年锦绣家邦。到如今气衰四方扰攘,恨曹操专国政君弱臣强。还有那黄巾贼各处掠抢,众诸侯分疆土,他们各霸一方。怎奈何我徐州城兵微地广,怕的是那曹操他嫉恨前仇,兴人马那时节民受灾殃。望使君领此郡切莫谦让,我纵死九泉也受恩光。”糜竺接唱:“劝使君切莫再谦让,为国报效理所应当。”陶谦唱:“我的儿将印牌速速献上,望使君莫推辞一体承当。”刘备接唱:“陶恭祖只哭得两泪淋淋,他一心让徐州为国为民,无奈何接过了徐州牌印,我刘备倒做了无义之人。”
言菊朋在这一大段二黄慢板唱腔中,唱得非常委婉动听,吐字清楚,唱结合表演,就像二人在推心置腹的谈话,说到动情的地方伤心落泪。可惜当年没有录像机,就是言菊朋的唱腔也是靠留声机唱片保留下来的,我们可以从留声机唱片的录音,听出言派唱腔的精巧细腻、婉约跌宕,朴素中见华丽,轻巧中见坚定。
由这出戏我们看到,陶谦让印和刘备一再推辞,双方都是出自于义,最后刘备接了徐州,也是为国为民的善举。
这戏中孔融、张飞、关羽等都是配角,他们的戏份虽不多,但也起到烘托作用。对于孔融这个人物,观众家喻户晓,他是孔子后代,第20世孙,《三字经》里有句“融四岁,能让梨”,故事出自《世说新语浅疏》,说的就是他。他在〈让徐州〉这出戏中,劝说刘备一句“此乃是天意”,就是劝刘备遵循历史规律,不要再推辞。孔融的结局很惨,就是他太骄矜,不趋炎附势而疾恶如仇,因揭曹操之短,被小人告密,因而得罪了曹操,全家被曹操杀害。他年幼的儿子临死前,也给我们留下一句名言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见《世说新语》)。〈让徐州〉这戏中糜竺也是配角,他劝刘备接印,一句“为国报效理所应当”唱说的就是,为国为民是大义。至于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也是观众都知晓的义举。这些都是古人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