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此语出自明朝陈继儒所汇编的《小窗幽记》,又名《醉古堂剑扫》。大意是人的善念一出,便会有好事,有正神保护,一切皆安;若是恶念一出,便会有厉鬼跟随,得到的都是灾祸麻烦。
人生在世,在不同的际遇中,能否终坚守善念,也只有在事情过去之后才明白所得所失。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也是此理吧,一个人曾经有恩于你,哪怕是很小的恩泽,但却是他/她当时的善念所至,无论日后如何,总是应该感念他/她当初的善念与善行。
在不同的境遇中,一个人的善念,往往是拯救自己灵魂的良方!
饿鬼的自救之道
清代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这么一段故事:景州人李晴嶙说:有位刘先生在一所古寺中教儿童读书。一天夜里月色微明,两个饿鬼请求赐一些残羹冷饭,以解饥渴之苦。刘说:“佛门中经常举行经忏法事,这种功德足以救济阴间的饿鬼。你们为什么不向寺里的和尚乞求超度?”
饿鬼回答说:“鬼辈能够得遇超度,也得靠前世种有善因。像我们俩上辈子忙忙碌碌钻营于仕宦之途,看谁权势大,我们就去巴结、依附他。若是这人势败了,我们就翻脸不认人,视同陌路。当我们得意的时候,从未做过一些扶穷济困的好事。前生既没有积下善因,如今落入饿鬼道中,又如何能遇到超度的善缘呢?所幸的是,当初我们得到的不义之财,并没有过分的贪婪吝惜。亲朋故旧之中有饥寒孤寡的也能稍加赒济。所以如今还能不时地得到些小的矜怜,吃上一口残羹剩饭。不然的话非要落得像目犍连的母亲那样,被关进大地狱中。纵有食物送到嘴边,也会化成猛火焦炭。纵然有佛菩萨的大神通力,也奈何不了本身的业力啊!”刘先生听了心生怜悯,便答应他们的请求。饿鬼感激不已,呜咽悲泣而去。从此,刘先生每每把残羹剩酒,洒向墙外。那饿鬼也像有感应似的前来受享,但见不到任何行迹,也听不见说话。
过了一年多,一天夜里忽然听见墙外呼唤道:“刘先生!承蒙您长期款待,今天来向你告别了!”
刘先生惊问:“你们要去哪里?”鬼说:“我们俩没有别的法子求得超脱,只能做点儿力所能及的好事,以求自拔。这片树林里野生鸟类很多,有人要来射击它们,我们就事先惊吓它们,令其远走高飞。有人下网捕捞湖中的游鱼,我俩就事先驱赶它们,使其逃之夭夭,不致入网。就因为这一念善心,感动了神明,遂赦免我俩的罪业。今得以脱离鬼域,要去转世托生了。”
刘先生常把这段故事讲给别人听,并且说:“那些遭受沉沦的饿鬼尚能以其微弱的力量救济动物;而人们对于许多善事,为什么总是借故推托,说自己力所不能呢?”
蜘蛛丝的故事
记得小时候还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散步于极乐净土莲花池畔的佛祖释迦牟尼,忽然发现了堕入十八层地狱血池中的大强盗犍陀多。念及他曾放过蜘蛛一命的善念善行,这时,恰好有一条明亮的蜘蛛丝挂在莲叶上,佛祖即顺势将它垂向地狱深处,让它作为通天之梯帮助犍陀多脱离地狱。犍陀多抓住蜘蛛丝拼命向上爬去,渐渐远离刀山剑树。就在此刻,他发现,成千成百的罪人们,正在从漆黑的血池底成群结队缓缓爬出,在微微发光的蜘蛛丝上排成一列拼命往上爬来。他想到:只有自己一个人也快要断掉的这个细微的蜘蛛丝,怎么可能撑得住那么多人的重量呢?于是故态复萌,大声呵斥驱赶那些人,企图独占蛛丝。谁知,蛛丝在此时断开,犍陀多又坠回地狱。
犍陀多因曾经的善念获得得救的希望,又因只想自己一个人从地狱脱逃的无慈悲的心,而遭受跟其心思相当的惩罚掉落回到原来的地狱。
佛家讲:“佛性一出,震动十方世界”。屠夫虽恶,一念可立地成佛!佛性是善念的升华,当然也就具有了更大的力量。摒除恶念,一个人的善念多了,自然会成为一个好人。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善念是可贵的,而守持善念则更是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