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有七善而成上善,善在有静
2015-12-24

中国人常说上善若水,其实在老子的笔下,水有七善,因为同时兼有七善,才最终成其上善。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就是水所具有的7善。其中,前两善偏重于内在的心态,可以视为是水形成柔而不争的品质的内在原因,后4善偏重于外在的行为,可以说是水的柔而不争的品质,带来的价值,或者表现。中间的“予善天”介于二者之间,是过度。

我们重点的说其中的几个问题。

首先,“居善地”中的“居”是针对具体的形体而言的,“地”有两重含义,首先地是平静而卑下的,所以“居善地”,首先就是说其外在的形容是静而卑下的。

同时,“地”又是水应当安处的地方,因此“地”又有恰当的地位的意思。所以“居善地”又可以解释为,是善于安处和自己身份相称的位置上,善于居处于自身本然的位置上。因为只有这样才是最稳定的,也是最安全的,最不可战胜的。

这就兵法中说的,“先为不可胜”,使“不可胜在己”的道理。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不可胜”的基础,人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敢于不争,而别人也才会不能与之争,才可以理性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才能“知常”,才能拥有“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的那份悠然与超脱。

“心善渊”的“渊”本意是指深而不流的水,能够包纳百川,混而同之。所以,“心善渊”就是说要有深沉而包容的心态。

“予善天”这一句,非常重要,但是在世传本中通常被写作“与善仁”,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因为老子前面已经明确的讲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对于一个顺应于大道,“袭常”而行的人来说,“仁”——刻意的关爱,就是有为,就是一种行为上的虚伪和包袱。所以不可能后面再以“与善仁”来赞美水。

好在后来的帛书(1974年初马王堆3号墓)出土,可以让我们看到老子的原意。“予善天”就是顺天而予的意思。在古人看来,水(雨)是从天而降,滋润万物。天当予则予之,不当予则不予,一切因应于天意,既不会因私爱而多,也不会因私怨而少。也即其行为取舍之标准,是以天道为参照的。

这就是最本质的无为,是以大道的为参照物的无为,所以这种无为里面饱含着真正的坚强,因此只“善天”而“不仁”。在此基础上,才有后面的“事善能”,“动善时”。

“事善能”——事而有成曰能,无成则不能叫能。世间万物无非道也,世间万事无悖道也,所以凡是能成的,都必然是顺于道的。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存在即必然”。

因此,所谓“善能”,就是善于顺道而成的意思。这正是水有形却内有定形,能够随物而定其形的特性。所以,严遵说“去己任因,莫过于水”。

对于人而言,无所执着,才能临事“终不为大”而“能成大”。这一点在现实之中可谓意义重大,简单的说就是,人要认清才与能的不同。

在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所谓怀才不遇的人。我们除去所谓的机遇问题以外,我们还必须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才和能是两件事。打个比方说,“才”仅仅是一种具备一定功用的原材料,是成事的必要条件。“能”则是把这些原材料以一种恰当的方式装起来,让它们发挥作用的能力。

所以,为什么在现实中,有才无才之人的人生境遇往往迥异不同?原因就在于,无才或者才华较为平常的人,会早早选择顺应时代的变化;而那些有才华的人,往往持才傲物,将自己与人与物放在对立面上,不能混同其中。其实就是不能,或者不舍得放下自己的架子,舍弃自己的一部才华,不能顺应时势的变化,选择恰当的方式,而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思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做事,所以,反而因为不能“无之”而变得没有用了。

所以,正确的思维方式应当是,首先考虑如何能把某件事做成,也就是想“能”的问题,然后才是去考虑自己的问题,也就是“才”的问题。

这就是一个人是否能够无我无为,是否能够知常袭常的起点。

水的可贵恰恰就在于能够既无我无为,同时又不失基本的方向与原则。

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始终不改的仅仅是自上而下的趋势,但是具体的路径,则是因时因势而变的,所以水总能找到最恰当的路径,奔向自己的目标,这就是“事善能”。

最后,“动善时”。所谓“善能”在于顺天应道,合于变易,而“变通者趣时者也”(《易·系辞传》),所以,所谓顺天应道,归根到底在于顺时而动,时当动则动,当止则止,不争于先,也不落于后,与时无争,与物无争,与人无争。

水正是因为拥有了这些内在与外在的特征,才能“不争”。不跟别人争,也不跟自己争,而这一切,这7善的根源,则在于“水善利万物而有静”中的“有静”二字。

这两个字,在世传本中通常被写作“不争”,但是经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不争”更多的是一种结果和表现。至少不是最根本的,最内在的原因。如果这就写着“不争”,那么从逻辑上说,就变成了,因为不争而有了7善,又因为有了7善,而不争。这岂不成了循环论证,自己证明自己了吗? 

而帛书的出现,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帛书中这个位置是“有静”而不是“不争”。

“静”是一种内在的心态,甚至是先天的性格特征,所以可以作为一切行为特征的基础。

所谓“有静”形象的说,就是人能安于其分,甘于寂寞,圣人则更进一步能“后其身”,“外其身”以绝利欲之诱,外物之扰。

而普通人之所以有私,有为,本质上都是起于内心的不静。不静则自生事端,自起纷争,自致祸殃。

那么什么叫静,静不是静止不同,而是与道偕行,与道同步,所以从“道”的角度来观察,虽动也静。

所以,从发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有静”是一种人生的功夫,是一种修养的结果。从行为方式上来看,就是因应于大道,柔而不争,就像水虽然能够“善利万物”,但是它的“善”是“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事实上都是对大道的因应,没有任何的主观意愿与目的在其中。

所以,水“有静”才能“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人有静才能为之下。领导者有静才能“治大国若烹小鲜”,才能“以无事取天下”。

因为,这个世界上总有强势弱势之分,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不同的事件中,也会处于不同的状态之下。

通常来说,人在身处弱势的时候,往往会被动的生出敬畏之心来,会被动的表现出柔的一面。但是,一旦由弱变强了,或者干脆就处在一种强势的状态之中,就难免不生出骄纵有为之心,难免不会走上弃柔而刚的道路,走上虽然“知常”却不能“袭常”的道路。

所以,我个人认为,老子五千言可以概括为一个“无”字,而老子的治术可以汇流于“有静”这一词。

    来源: 网络 责编: Kitt

    上一篇: 你不是直率,你只是太自私

    下一篇: 【名句人生】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