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皇室御用袖珍炸珠“十二生肖”金器
2016-03-20


这是一套鎏金、掐丝、微粒泼珠(俗称炸珠)的“十二生肖”金器。从此套“十二生肖”可以看到唐代“生肖”金器的形象和规范。有唐一代“十二生肖”的龙、蛇造型,有别于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朝代!至今尚未见此“十二生肖”中龙、蛇的形态在任何文献或各种器物的纹样上面试!(见图一、二)。

此“十二生肖”属银“胎体”;炸珠、掐丝等工艺完成后反复鎏金三次,除所呈现的“生肖”造型外,(唐· “皇室御用”造型,官民不得擅用)均著立领、半圆领尖、阔袖、掩足朝服。朝服腰系金腰带、臀下系束身带、束身带前缘露三叠卷尾掐丝纹饰,通体匀布卷草纹掐丝,掐丝造型优美、高雅、极具弹性,所有生肖均足蹬半梅形护履、裸露朝服底摆外,各尊生肖“天神”均双手持笏于胸前,作临朝状。所有生肖之神均立于一方形金板上,呈现一派稳重、庄严、肃穆、华丽的“天神”风采。

野史载(大意是):“大唐至肃宗李亭以前,唐皇均会在新降生的皇子、皇孙或公主肖岁时,存藏一尊与该新生皇子、皇孙、公主匹配的袖珍炸珠生肖金器。”随着时光的流逝,由于皇子、皇孙、公主们数量的增加,唐皇所存藏的“十二生肖”金器也不断的丰富!但每位唐皇大都存藏了许多雷同者,想把“十二生肖”分别凑齐,诚非易事!有唐一代真正将“十二生肖”凑齐的,只有高宗李治一帝!此一祥兆被官民颂之为“福满金庭”。

纵观唐史,李治虽凑齐了“十二生肖”袖珍炸珠金器,并被誉为“福满金庭”的唐皇,但那些享肖的皇子、皇孙、公主们却命运坎坷,甚至死于非命!乃至有的慨叹:“缘何生于帝王家!”究其原委,并非如他们的祖先那样“兄弟相残”,竟是他们共同有个母后——武周女皇!

根据野史,凭据此套完整、齐全的袖珍炸珠金器,可以大胆地推断:“此套十二生肖袖珍炸珠金器或为高宗李治与武后“媚娘”所有,不无可能!

此“十二生肖”,乃盛唐登峰造极的工艺科技,也是中华金、银器微型艺术制品之绝响——微粒泼珠(俗称“炸珠”)袖珍金器的珍稀遗留!此工艺操作难度极大,成功率极低,废品率又奇高!野史有云:“曾楚重器四得一;洛郡泼珠‘鬼见愁’”。大意是: “战国早期之隋国的曾侯以及楚王,所拥有的青铜器由于太过繁巧、精美,故从制作模具到浇铸铜液的各个阶段,废品率都极高!乃至四套模具的运作,有时最后只有一件成功!而唐庭,在洛阳为皇室所制定的袖珍泼珠金器(彼时被民间称作‘泼金’),在制作过程中,废品率居高不下的困扰,鬼见了都愁”。即使如此,盛唐还是为我们后人留下来些许无比宝贵都炸珠袖珍艺术绝品!

除废品率奇高外,炸珠工匠大都短寿!野史载:“族人多中、壮夭亡,乃至渐无薪火以继。”除安史之乱外,此令人同情和惋惜的状况,应也是泼珠工艺没落的重要原因。所谓“炸珠”,可知必是高温作业。在高温下,银胎体中的高含量“铅”被释放出来;又因朝廷封册为“绝技”,为严防外人偷窥,偷技,其工作环境必然封闭。这便令家族工艺巨匠们呈长期、持续、挥之不去的被铅毒夺命之状态!巨匠家族的成员们,又如何能不夭寿?这挥之不去的铅中毒,又何尝不是“鬼见愁”!

如前所述,唐“皇室御用”炸珠袖珍金器(微粒泼珠工艺圣品)是工艺巨匠们拿“命”换来的!弥足珍贵!

目前,全世界不超过二十套(每套数件不等)!除介绍的仅此一套“十二生肖”外,收藏家(极少数)手中、或许也会有寥寥散乱、不全的生肖。有幸得到散乱、不全生肖者,千万不要轻视、“慢怠”它们,亦应以三珍“圣物”之礼待之-珍惜!珍爱!珍藏!

安史之乱后,炸珠工艺也日渐衰落,最后几乎凋落殆尽。后世也不时有仿制、创制,然均不可与初唐比肩,与盛唐更不可同日而语!水平相差甚巨;更无真正可堪与盛唐袖珍炸珠金器媲美者!泼珠工艺技术,特别是袖珍微粒泼珠工艺,几成绝响。

袖珍泼珠“十二生肖”金器等高在12厘米,4 3/8英寸左右。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唐· “贞观”皇室御用鎏金凤纹手提熏炉

    下一篇:   良渚玉勒(73)


    相关新闻

    一周点击排行
    过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