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是新年的传统美食,年糕与“年高”谐音,有年年高升的意思。年糕早期是在年夜用来祭祀神明及供奉祖先,其后渐渐成为一种新年食品。
吃年糕是苏州过年的传统习俗之一,当地许多老人认为,只有吃了糖年糕,才算真正过年。苏州吃年糕的历史已有二千多年,相传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将伍子胥有关。
伍子胥。(网络图片)
伍子胥以糯米糕做城墙砖
据媒体报导表示,吃年糕,对老苏州人而言,是怀念、是期待,大年初一必吃。苏州老人说:“其它的可以不吃,糖年糕一定要吃掉”,因为这是一种过年的情结,总是让人觉得新年里只有吃了糖年糕,才算真正的过年了。
苏州年糕拥有二千多年历史。相传春秋战国时,吴王夫差命令伍子胥修建苏州城,工程完毕之后,吴王亲自剪彩,举办了隆重的庆功宴。席间,大家喜气洋洋,只有伍子胥闷闷不乐,他觉得吴王过于骄奢,大搞形象工程,国家迟早要被野心勃勃的越王勾践所灭。
伍子胥于是回家对亲信叮嘱说:“我死后,如国家遭难,民饥无食,可往相门(苏州城门之一)城下掘地三尺得食。”
后来伍子胥遭伯噽诬陷身亡,吴国终亡于越。受到战火影响,苏州饿殍遍野,民不聊生,这时候那位亲信突然想到了伍子胥的遗嘱,连忙带领百姓去相门掘地,这才发现相门的城砖原来是用糯米糕做的。
苏州制作年糕的情景。(网络图片)
苏州年糕远近驰名
从此,为了纪念伍子胥,每到寒冬腊月,苏州人就会准备糯米糕,一来表示对伍子胥的纪念,二来与亲朋好友分享。因为一开始是过年时食用的,所以这种糕又被称为“年糕”。
虽然民间传说难以考证真假,但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发展,苏州人制作年糕的技术愈来愈好,做成的年糕久煮不腻,干后不裂,久藏不坏,成为远近闻名的特产。